荀子

人生修养的儒家宝典荀子解读

发布时间:2020/2/21 0:10:26   点击数:

一家只做书店的书店

魏承思博士著述的《荀子解读:人生修养的儒家宝典》终于跟广大读者见面了。这本书是根据魏老师、年“《荀子》研习班”讲课录音整理而成,并经魏老师近一年的重新审校,补充了大量课堂上来不及讲的内容,可谓字字珠玑,句句精妙,融千年经典与人生智慧于一体,是一本难得的解读传统文化的佳作。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是自孔子以来历代儒家学者的治学讲学传统,如今这一传统再次得以传承。虽然魏老师是严谨的学院派学者出身,学术功底深厚,学术著作颇丰,但自从上世纪末结缘并师从南怀瑾先生以来,魏老师秉承南老师倡导的“以经解经、经史合参”的治学方法,以“自由主义精神,守护中华文化传统”,让传统文化回归其本来面目。学术为人生,自古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关于人生的学问,不是束之高阁、供奉于学术殿堂的阳春白雪。

从、年的“太湖大学堂国学经典导读”,到年的“《资治通鉴》经史合参班”,再到年“《管子》研习班”、年“魏承思说《中庸》研习班”,、年“《荀子》研习班”,魏老师五次正式开讲国学经典。五次课程,魏老师对国学经典层层梳理,抽丝剥茧,深入浅出。

除了“《资治通鉴》经史合参”没有整理成书以外,其余几次课程都根据讲课录音,整理成书出版发行,既为国人了解传统文化精华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为专家学者深入研究相关经典提供了参考。

《荀子解读:人生修养的儒家宝典》

作者:魏承思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本书是作者魏承思的演讲录,其钻研《荀子》多年,以其一贯的风格,深入浅出,用明白通晓的语言,在逐一解读文本时结合现实事例,使历史与现实、经典与生活融会贯通,引导大众对《荀子》这部国学“研究生”级别的巨著有一个明晰而全面的理解。

我们一起试读本书的“缘起”与“绪论”部分内容。

缘起

从讲《管子》《中庸》到这次讲《荀子》,都是为了纪念南怀瑾先生。怀师五年前辞世,临走前嘱托我要继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记得他最后一次开班讲课是讲《资治通鉴》。我说:“老师,你讲,我来当你的助教。”他却执意要把我的名字和他挂在一起招生。他说:“我是给你铺一条路,搭一座桥。以后我走了,你来讲。”所以这就成了我的一项使命。我原先是有一个设计的:第一步是讲国学入门,有关国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到处做公开讲演,煽风点火,希望吸引更多的人一起来学国学。几年下来,来听的人不少,最后下决心读书的人不多,大部分是来凑热闹的。第二步是讲国学经典导论,分十二次讲一年,每次从经史子集里选一部有代表性的经典做介绍,让大家像进一个超级市场浏览货品一样,先了解一下国学一一这个老祖宗留下来的思想库里有些什么东西。最后一步就是专门讲一部经典,这就是研究班的程度了。在这个研究班里,你要坐下来自己读,我领个路而已,教你读经典的方法。

开研究班,选什么经典来讲呢?我的基本原则:第一,容易的不讲,你自己可以去看,比如《论语》,外面各种各样的讲稿读本多得很。所以我要讲就讲难的,一般人讲不了的。确实《中庸》是四书里最难的。《荀子》和《管子》一样是子部最难的。难在什么地方呢?一是内容广泛,哲学、伦理、政治、法律、经济、军事、教育、文学、逻辑各个领域的东西都有。如果知识面不广就不容易读懂。你上网查一查目录,研究《荀子》的论著也不少,但大多只是研究荀子思想的一个方面、一篇文章或者一句话,很少有人能把整部书打通了,来解读荀子完整的思想体系。这和我们现时的学术训练方法有关,只培养专家,鄙薄通才,所以就通不起来。结果就造成瞎子摸象,各说各话。

其次,古代经典都不容易读,好在大部分儒家经典都有前人的注释。如《论语》《大学》和《孟子》极为流行,你也注,我也讲,每一朝代都有十多种注释本留下来,大家就容易读。先秦的词汇难懂,但有秦汉的学者注释;秦汉的注释也看不懂了,又有唐宋的学者注释;明清的人又注释唐宋的版本。民国的人可以参考清代的,现在的人又可以看民国的。抄来抄去都可以拿着去骗学位、骗职称。《荀子》不一样,流传下来的只有唐代的注本,此后长期没有人整理过。到了清代才开始有人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最权威
如何治了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jj/16098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