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孟繁佳王名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社会治理思

发布时间:2020/10/25 13:42:21   点击数:

作者介绍

孟繁佳著名国学大师,孟子第七十四代玄孙,中国当代士学文化倡导者

王名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社会治理思想。为系统梳理这一思想,本文整理了王名教授(以下简称“名师”)与孟子第七十四代玄孙、当代士学文化倡导者孟繁佳先生(以下简称“孟师”),在年秋季学期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设的“社会治理创新”课上进行的专题对话。在这堂别开生面的对话课上,两位老师先简要梳理了“传统”的界定,然后分别从礼、君子、仁、儒、善、孝、法以及亲情、道德等诸多方面,深入探究蕴含在传统文化中博大精深的社会治理思想。

传统文化;社会治理;君子;礼

名师:孟师堪称国学大师,在国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是当代士学文化的倡导者,几十年来一直在推动士学文化。今天的主题是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社会治理思想,采取对话的形式,我主问,请孟师主答,有些问题我们也一起讨论。

一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其源头在哪里?

名师:我先问第一个问题,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如何界定?

孟师:现在都讲传统文化,但好像没有搞清传统文化中的“传统”究竟指的是什么,到底“统”在哪里,“传”的又是什么。所以我先简要解释一下这个问题。通常所谓传统,指的是“夏商周”。到底有没有夏?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今天我们不讨论这个问题,但至少要说明对此的认识不一致。

在夏商周中,目前没有争议的是商和周。但对商朝的考证并不久远,是在民国时期经考古确证其存在的。而周的存在则是长期以来非常明确的共识。为什么?因为有大量的典籍和文字史料足以证实。所以我们今天说到传统文化,一个基本共识就是源于周朝,认为周所代表的是汉民族与多民族融合的中华文化,周是中国人文化思想起源的历史时期。因此,我们今天说中华传统文化,传的就是周统以来的文化。这一点很重要,周以前主要是神话。大家想一想,其实世界上所有民族的文化根脉,都源于神话,是神话造就了各民族文化的起源,然后才有各自的文化、哲学、思想以及历史发展。因此今天探讨我们的传统文化,如果不回到周,都难以理清脉络、找到答案。这就如同一棵树,如果不从树根向上求索,直接到树干、枝杈上去探究,越往后就越枝繁叶茂,越无所适从。要想搞清楚,还是要回到原点。所以我在近十多年里,主要做的是先秦文化的研究,就是周朝这几百年,那正是我们传统文化中良善基因形成并成熟的关键时期。二什么是礼?礼的由来?如何理解礼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名师:您说的没错。日前我刚从浙江良渚回来,良渚文化是20世纪30年代发现的,据考证有多年的历史,但是没有文字,无法成为文化的源头。刚才孟师讲的周,有多年历史,是公认的中华文化的起源。

我来问第二个问题,关于礼。《论语》里有一段颜渊问仁的对话,孔子回答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怎么理解礼?礼在传统文化中怎么定位?您刚才讲周,孔子反复强调周礼,周礼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孟师: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上次在给博士生上的课上讲过一个图,我们的文化结构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脉络。我们最开始的那个社会,可称之为没有社会的社会,没有社会结构,那时只有道,我称之为道治;后来到三皇五帝的时代,就转向德治了。

道是什么?以我们现在所能理解的来说,道就是整个世界,自然的全部为道。所以后来老庄说,道无处不在。德是什么?德是道中的一部分,也是自然的一部分。道是看不见的。谁能看见谁有道,脑门上不写;可是德,脑门上也不写,但你能看得见。我们常说这个人有德行,通过他的言行,就能看见他是不是有德行。因此从道治到德治,已经看得见了。再往下走,到了周代就麻烦了,德又欠缺了一部分。人性欠缺了以后,就要用更能彰显的东西来补缺,这就是礼。第一,礼是规规矩矩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我们今天生活中有很多的器皿来自周礼,比如酒杯、饭碗、衣服、帽子等,都跟当年的周礼有关,所以说从物质角度来说,礼看得见摸得着。第二,礼反映一个人言行举止的各个方面,是否懂礼,一言一行都表现得出来。那么礼是怎么来的呢?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在周以前没有礼。为什么?周以前的夏商,那时候的社会整体的运行是由祭司掌管的,可称为祭祀文化。这种祭祀文化不是中国独有的,西方也有,虽然那时候还分不出什么东西方,但人类大致在那个时期都经历过一个由祭祀掌控的时代。我们今天通过考古认识到的玛雅文化,西方的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古巴比伦文化和古埃及文化等,都经历过祭祀时代,而且与中国的祭祀文化很相似。今天因为时间关系就不再往前讲了,还是回到周。大家都听过周文王的很多故事,其中最熟悉的是什么呢?就是文王演易的故事。在文王灭商之前,他被纣王囚禁在羑(yǒu)里,文王将八卦演为六十四卦,后来就有了周易。大家知道文王演易,大概还不知道这后面有一个悲惨的神话故事吧?我来告诉你们。据说纣王听说文王懂易,说他会算命,能预知未来,就想考考他,于是把文王的大公子,当时作为人质扣押的伯邑考给杀了,杀了以后做成了三个小肉丸送给文王吃。文王一看不对呀,这是用我儿子的肉做的肉丸!怎么办呢?那也得吃呀,不吃就没命了。于是就吃了下去。纣王听说文王吃了自己亲生儿子的肉丸,于是放松了警惕,把文王放回了西岐。文王等官员走后,从口里吐出三只小兔子,这就属于神话故事了。从这个故事里我们看到什么呢?文王掌握了易。在那个时期,易作为卜筮的工具,只有极少数的祭司群体才有可能掌握,而文王之所以伟大,就是他把易从术数学推演成了社会学,进行了一场伟大的推演,使我们今天能从文王易中了解到更多三千年以前的社会信息。这为理解古代的社会治理,提供了极为有益的线索。听完这个故事,如果你再说《易经》就是算命的,就是看风水的,那就不够了。《易经》中有卦象能占卜,但要知道,那主要是汉以后的汉儒,将孔子整理抛弃大量卜筮内容后的《易经》,又重新捡回来,加以个人揣测,人为做出来的东西。战国末期大肆兴起的谶纬之学,和周易混杂在一起成为易纬,风水命理占卜等这些东西就开始兴起了。但是经过文王的演易,又经过孔子的韦编三绝后的周易,已经脱胎换骨。《易经》作为当时祭司群体所掌握的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从周之初直到孔孟的时代,已成为儒家最重要的治世典籍。其中,离不开周时期一个重要的人物,他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把祭祀群体从祭祀身份彻底改造成治理社会的官僚士大夫群体。可以说他是周历史上,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祭祀大巫师,此人是谁呢?就是文王的三子周公旦。我们今天说的周公指的就是他,他是孔子唯一口称并尊崇的圣人。孔子认为,周公是真正推动了周那个时代社会变革的圣人,周公把祭祀当中的仪式仪轨转变成周的礼仪,就是后来的周礼,《周礼》成为周的宪法。今天我们说,中国的封建社会从周一直到清代,整个封建社会都是以礼治国的社会,指的就是从周开始的礼仪,一直延续到清末。除了《周礼》,还有《仪礼》和《礼记》。如果说《周礼》是周的宪法,那么《仪礼》就是公务员手册。要当官,必学《仪礼》,方知如何治理社会。《礼记》则是老百姓的生活准则,大事小情全都记得非常清楚,每年每月干什么,家里家外做什么,甚至每天早上起来干什么,每天吃东西,什么东西跟什么东西不能一起吃,《礼记》都写得很详细。甚至如何做儿媳,怎么给公公婆婆洗脸洗脚,什么时候洗,用什么洗都记得清清楚楚。《周礼》、《仪礼》和《礼记》被称为三礼。三礼确定后,祭祀群体就消失了。以前礼仪都掌握在祭司手里,这个群体属于统治阶级,整个社会都是由他们来把控。在以礼治国时代,最大的官是礼官。礼官掌握的是释宪,礼法不容随便什么人解释。这一点和天主教的神父释经有异曲同工之处。所以我们讲的礼到底是什么?就是从尧舜禹禅让的时代以后,夏商周开启了家天下时代,道德水准降低,进入了以礼治国的社会治理时期。在那之前,社会主要靠人们自我意识里的“德”来约束和规范,进入礼治社会以后情况就不同了,人们的自我约束和规范失灵,只好靠“礼”来规范。这种以礼规范社会行为的治理模式,在中国社会一直延续了三千年。清朝以后从民国到现在,礼治不足以规范人们的行为,我们只好以法治国。因此从社会治理的角度看,法治比礼治来得更晚,对人的内在约束也更缺失一些。举例来看。什么是法?今天在座各位的台面,就是法。什么东西能在台面上?什么东西能在台面下?能约束我们行为的是什么?人的行为在法这个台面上,只要不犯法就可以做。尽管不符合道德规范,但是法律没有规定我就能做。礼在什么层面?礼在台面的上面,在额头这个地方。古时候不像现在有桌子椅子,那时候就一张席,一张案几加小蒲团,盘腿往那儿一坐,腰板挺直,在额头这个位置就是礼。这就是我们一直说的举案三尺有神明,神明就在这个位置,所以礼还属于人的自我意识控制的范畴。那时候讲刑不上大夫,并非指刑法治不了官员,而是那时比刑法更重要的是多如牛毛的礼法,礼法是君子必须学习的,想当官必须接受礼法。刑不是管不了官员,官员要是不按礼来自我约束,触犯刑法,比之庶民阶层要受到更严厉的制裁。而礼不下庶人,礼是普通老百姓没学过的东西。所以孔子讲“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也是后世挞贬儒家的罪状之一,说儒家搞的是愚民政策。但是孔子讲了,庶民不习礼。对于一个没有习礼的人,非得用礼法去要求他,就是强人所难了,但是你告诉他哪个能做,哪个不能做,这是条文规定的,这样就可以了。三什么是君子?如何理解君子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名师:因此您所谓道德礼法,是四种不同高度的心智境界。这是很有意思的归纳。今天我们讲法,法治很重要,但其实并非根本。这里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即主体认知,刚才您讲到庶民。与庶民对立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君子。《论语》里非常核心的一个概念就是君子。讲礼也好,讲德也好,讲仁也好,包括讲义讲性,归根结底讲的都是君子。那么我问您一个问题:怎么理解君子?比如在您刚才讲的四个不同高度的治理体系中,君子处在怎样的位置上?

孟师:说到君子,首先表明:曾有过这一类人。现在有君子吗?恐怕大家都会摇头。但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和我们的历史上,的确有过这样一类人。

我们先来看看中国古代社会的人群是如何划分的。处在社会最顶端的是统治阶级,以前叫天子。天子是社会中的单一阶层,人数极少,少到可能是一个家庭,或者就是一个人。处在社会下面的是庶民阶层。这在中国古代社会是数量最多的阶层。在两者之间的是什么样的阶层?有人说是官僚,说是在古代社会,上面是天子,下面是百姓,官员在中间,古代社会就是由官僚阶层来治理的。你们说对吗?我说不对。为什么?官员在不当官的时候,他属于什么阶层?比如官员告老还乡了,不再当官了怎么办?还是老百姓。所以把官员定位为一个中间阶层是不对的。其实中间有一个阶层,这个阶层在中国社会非常重要。这个阶层叫什么?叫知识分子,或者叫文人阶层。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阶层呢?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层,上达天子,下至百姓。统治阶层有没有文人?有。老百姓中有没有文人?有。春秋的时候有一种人,是孔子很尊敬的,叫逸民,就是后来的隐士,逸民也属于文人。文人阶层代表了中国精神里特别重要的一个层次,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怎么理解这种作用呢?我们以中国最早的医术中医为例来说明这种作用。中医讲究什么呢?讲究精气神。中医说人有神采,是因为气足,气足是因为养精。中医强调由精养气,由气养神。这就是养生之道。反映到社会结构上,体现神采的是天子,体现养精的是普通百姓,而体现气足不足的则是文人。如果一个时代的文人没了骨气,没了节气,文人都活不下去了,会是什么样的情况?那就说明这个社会的气短了,上不能达天听,下不能养精,这样的一个状态,古人称之为气数将尽或气数已尽。因此,一个时代,能够从当时社会的文人中感应到时代的精神,包括文人的作品、文人的言语、文人的作为、文人所有的气质里,看是不是散发着中国传统的那样一条根脉传递出来的精神气息。这就是文人之正气,是国家精神的集中体现。这就回到刚才名师提到的“君子”二字上来了。作为君子,其首先要具备的一条就是要有气节,没有气节的文人成不了君子。这个气节非常重要,所反映的是社会的精神所在,就是孟子所讲的浩然正气。文人的文章,文人的言辞,都可以感应到这样一种气,这种气可以滋养整个社会,也会给统治者以难得的支撑。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都找不到,我们就要哀叹:那个社会没有君子了。春秋的时候还有君子。《论语》里有三个小故事,分别讲的是渔樵耕的隐者。孔子遇到隐者都很尊重,他一生都在教导学生成为君子。君子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并不是做官为士,而是成为有气节的贤者、隐者。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后世的历代文人,都把渔樵耕读作为一生的至高梦想,出处就在万世师表的孔子那里。《孔子家语》和《论语》里都记载了这三则故事。孔子用这样一个方式告诉世人,想要成为君子,就要向天地去学习,向自然去求教,养成君子之气。君子之气从哪里来?就来自渔樵耕,来自天地山水和大自然。所以说要看一个文人有没有君子风范,其实并不难,就看他的文章里有没有天地之气。这个天地之气,就是能让社会为之振奋的精气神。这样的文章就有了文胆有了文气。天地之气最重要的是自然。为什么当年儒和道两家一直此消彼长,或相互交织在一起?因为它们都重视天地之气对于君子精神的重要性。我们看到不管是在道家的《道德经》里,还是在孔子后学所做《易传》中,大量充斥着“君子”的教化。你能感受到当年的这些君子,如何吸收天地之气,又如何弘扬精气神并影响社会,去让社会看到希望和精神。君子在本质上,就是这样一个概念。

四什么是仁?如何理解仁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名师:钱穆先生在讲《论语》的时候,说到“君子四端”,即孔子所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其中的“志于道”和“据于德”,您刚才已经讲到了。如何理解“依于仁”的仁?

孟师:这是一个好问题。什么是“仁”?仁和义对应,孔子曰仁,孟子曰义。说到义,都好理解。但仁很难。你看这个仁字,左边一竖,右边两横。看上去简单,但实际上很模糊。为什么一竖两横就是仁呢?古人认为两横是一阴一阳。仁强调作为人,有了阴阳就够了。但这两个方面到底哪个好呢?是阴好还是阳好?好像分不清,好像没有原则性,其实不然。孔子曰仁的仁,要从更宏大的层面来理解,从道和德的角度来理解。仁前面的这一笔竖,讲的是道的观念,叫“一以贯之”。子曰“吾道一以贯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右边的这两个横表示德,德有上下,分阴德、阳德。道无阴阳,但德是区分的。对去世的祖先讲阴德,对在世的人讲阳德。古代的道字是“行”字中间有个首,表示以天为首,在地行走,是为道(衜)。古代的德字不是现在的写法,而是直心为德(惪)。现在简化了,不那么写了。有人望文生义就瞎解释。说道是“脑袋在走”。德呢?有人解释说是“两个人要顾全十四条心为一心”。这完全是臆想出来的。德,表示直心为德,德是道之器,器以载道。器是什么?就是心。其实要理解中国的文化,最基本的还是要从汉字考。现在很多人不了解汉字,因为汉字简化以后,文化的本意消失了,甚至被篡改了。我上次在课上讲有一个字,墨子讲“斱欲”的斱(加艹,应写成“”)字。在汉字简化过程中去掉了左边原有的艹,这个字现在输入法中都没有。墨子讲“斱欲”,意思是把欲望砍掉。后来有写成左边一个养字右边一个隹。现在网上的《墨子》里直接就写成了养字,变成养欲了,跟墨子原来的意思完全颠倒了。大家有兴趣可以读一读《墨子·节用》一篇,讲得很清楚。

从汉字理解仁,一定要理解道德这两个方面,要讲道和德。首先要靠头脑去行,行字中间有首,靠头脑往上走,去跟天接通。君子为仁,一定是要守中道,这一点很重要。守的是中道,用什么来守?用直心来守,所以仁里这个德表示的是直心为道场,文人要修心,就是修心里的器,要让道下来,住到心里来。人有了仁人之心,就表明修心之器已经修到家了,你能感受到道德在他身上的体现。再由人推及社会,由人的精气神放大到社会,就会理解社会是不是有道德,社会是不是在修心修器。如果社会不修,或者修的人不多,这个社会就缺乏仁,这个社会就出问题了。那样的话,社会中的道从何而来呢?五怎样理解儒?儒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治理的作用如何?

名师:仁的这个解释很有意思,有点醍醐灌顶的感觉。《论语》里好几个地方讲到“一以贯之”,说是孔子最重要的思想,有时候就一个“恕”字,怎么也理解不透。您这么一解释,说的原来是仁。令人恍然大悟!

孟师:是啊,文化和汉字是相通的。古代的童蒙养正,也都是从汉字的解字入手,讲天地,讲仁义,讲道德。所以孩子从开蒙时就知道天地仁义道德。

名师:刚才讲到儒家道家。我还要问孟师一个问题。在《论语》里,孔子对子夏说: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这里的儒指的是儒家吗?儒家和传统文化是什么关系?

孟师:讲儒要先讲儒的来历。儒,人需也,《康熙字典》对儒的解释是通天地人曰儒,人人都需要的人叫作儒。儒的来历是什么呢?民间说法,巫即儒,儒即巫,巫儒不分。另外,巫医不分,是说儒和巫、医有关。在古代,医就是儒,医是从儒而来,所有中医理论、中医思想都是儒家的,因为中医建立在儒家的阴阳五行学说之上。那么何为巫?古人用“工”这个符号,把世界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为阳间,一部分为阴间。能连接阳和阴这两部分的就是巫,就是祭祀。家有生死,都要请巫,不过是小巫,不是周公那样的大巫,请巫来举行仪式,因为巫被认为是通天地两边的。但周公以后,祭司这个群体转换了。那是后话。生死请巫,就是要办仪式。我们很多的文学作品,包括电影电视里,都会看到出殡的场景,往往浩浩荡荡。为什么?《周礼·地官》一篇写得很清楚:五族使之相葬。五族是什么概念?五户为一邻,五邻为一里,五里为一闾,四闾为一族,这一族就相当于五百户了。五族使之相葬,那就是两千多户的规模。即使是族里最穷的人家办丧事,其规模也非常之大。

周公以后实行礼治,儒把巫的各种仪式转化成礼,社会还需要巫,但是以儒的形式。今天我们所说的儒家,以为是诸子百家之一,以为先秦有很多学说,包括儒家与道家、墨家、法家,大家平起平坐、百家争鸣,这个观念其实是错误的。从周以后就有了儒,那时儒是唯一的,直到西周孔子开创了儒学,儒才成为一门高深的学问,提供给世人各种参同,于是才有了儒生的墨子,将儒的仁爱发展成兼爱,将儒的义变成侠,才有了出自儒生的法家,才有了专门研究儒学中道德学问的道家。道家以老子为创派始祖,老子是跟孔子同时代有影响力的思想家。道家把儒关于天道这样的一门学问进行了透彻的研究与分析,成为与儒家交相辉映的伟大思想。我们今天看到的《论语》等儒家经典,并不是孔子亲自写的,而是曾子及其弟子整理的孔子与其弟子的对话。孔子在《论语》中强调“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就是强调对儒家经典进行编纂整理。孔子将散乱在民间的诗、书、易、礼等儒家经典进行了系统的编撰整理。现在常有人说当年孔子问道于老子,错了。孔子是问礼于老子。为什么要问礼呢?礼,是当时的法律,周是以礼治国,而老子曾是周天子的史官,也就是国家图书馆馆长,孔子曾是鲁国的大司寇,主抓法律和教育。孔子因为缺一些经典,到老子那里去查考一下,所以才有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故事。《论语》里有个八佾的故事,说的就是礼。八佾是天子使用的舞蹈礼仪,诸侯不可用。当时鲁国的正卿季氏用了,孔子就批评他“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其实儒家讲的礼就是等级制度,有严格的级别区分。这一点也被后人批评孔儒奴才,说其效忠皇权。这其实是以偏概全的,没有全面了解儒学之礼的核心观念。正是因为有上下等级的分别,儒家文化里才有了尊卑的概念。后世许多人理解儒家尊卑概念,好像只是君子在上,民众在下,好像与自由平等的价值相违背。而且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成了帝王专制的奴仆。要我说,这是对儒家的偏见和误解,没能全面理解儒家特别是孔儒,孔儒是孔子一生的学问。对于孔儒关于尊卑的观念,一定要从《易经》《易传》里学习。在社会治理中,最重要也最难理解的就是尊卑。儒家认为尊不过天,贵不过地,天地的尊贵才是人应该效仿的。天地的尊贵在于谦。理解儒家尊卑的概念,要研究《易经》中的谦卦。地山谦卦,地下有山,自然界中什么场景是这样的呢?走着走着,突然地表下陷空了,出现了一个山谷,地下有一座大山,大山不是高高在地表上,而是在地表下,一片秀谷,景色宜人。人走到这里,心胸一下子豁亮了。山谷里藏着各种各样的珍禽异兽,长满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但是你若不走进山谷你就看不见,就感受不到它的美妙。这就是谦卦要说的。所以儒家说虚怀若谷,谦礼下人。《易经》上讲,天尊地卑并非讲一个尊贵得傲慢无礼,一个卑贱得任人宰割。老天爷尊,但他永远俯瞰大地,永远向大地躬身施礼。大地涵养万物的尊,是他永远静静地站在大地上最高的山峰上仰望着星空。所以瞬息万变的天空一直是俯瞰大地且无偿地润泽天下,而高山仰止的高山,一直是仰望太虚而缄默不语。高山就如同大地捧出的心奉献给上天,我们汉字的心字,就像一双手捧起来向上打开,所以君子效仿天地的品性,捧出一颗心来作文章,所有带心字的汉字,都跟人的品性有关系。因此儒这个概念,实际上是讲心和性的问题。讲人心的问题,也是研究人心的问题。我讲的四书五经,在书店都能买到的,你不听我讲,自己看也没问题。这是儒家的显学部分。有显就有密。儒家的隐学,就是心性学。心性学很有意思,不是心理学,讲心和性。这个性很多人不理解,因为是不在外面公开讲的,所以很多人并不太懂得心性学的原理和内容,就会猜疑和胡乱解释。儒家看事和人的方式非常重要,为什么不外传?就怕学无所成又招摇撞骗,那就害了卿卿性命。所以,儒家以向外的心去观察天地,观察社会,观察民情。性为心生,心里生的就是内观自己。所以儒家讲内圣外王,外王就是怎么去执政,怎么去治理天下。内圣就是如何让内心得到圣洁,培养自己的心性。所以心向外的时候,就是看天心看地心,天不动,地不动。谁见过天地乱动的?都没有,天地不动才能作为参照物。在高速路上开车,看着远山不动知道自己的车开得慢,旁边的树离车道很近,嗖的过去,知道车开得太快了。这就是参照物不同,引发的心里的感觉产生变化。没有人去拿同向邻车道的车去做参照物去比较,速度一样,谁会觉得自己的车在动呢?所以儒家用不动的天和地作参照,用不动的天心地心看自己的心动没动,看自己是不是遵守着自然的法则,遵守着天地道德的法则,来检省自己的心是否在动。要看自己的心是趋向名还是趋向利,还是趋向什么。以自心的动静再折射出去,去看人心。社会上人心是动的,就看得太清楚了。所以如果以天地为心去看民心,这个社会变成什么样就太清楚了,因为以不动的天地之心做社会民心治理的参照物,马上就明白民心为什么有顺逆。反过来,只要是向内看的就是性,所有民性都是依照其内在的天性和地性变化,折射出其变化的根源和过程,这个自性往往就是自身发生改变的原动力。所以我们说这人天性好,就是借由天性照见自己,越时常能往回照见,越能清楚天地赋予我们的心性到底是有什么样的预备。孟子一直提倡赤子之心,就是要回望自己孩提时代的那颗心,小孩子的心性是不分善恶的,他的心性只有喜欢和不喜欢,甚至连讨厌的概念都没有。任何东西,只要喜欢就取,不喜欢就舍。取舍之间丝毫没有名利二字,不喜欢而已。但是成人选择就有名利了,喜欢的也要屈从于名利而舍,厌恶的也遵从于名利而取。这个名利的取舍,就是墨子提到的欲。对任何事物的取舍在于喜欢不喜欢。这是天下治理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了,大道至简说起来好像很没有边际,但真要细心体会就不难发现天地取舍法则,对人对万物就是喜欢不喜欢,由此能知道天地取舍对于万事万物都是简单的,根本不用那么复杂。反过来倒是我们人类自己越来越复杂化了,社会发展夹杂了太多太多的不确定因素,这些不确定因素又用来作为参照,这才让我们越来越看不懂这个世界,而且永远看不懂,看不懂人心,看不懂人性,看不懂世间。所以当学习心性学以后,再去看这个世间,看人性,看人心,就太简单了。这是不是很玄?只有通过心性学学习和培养才能真正懂得大道至简这四个字。所以说世间的事物,其实都有其折射映射的因果关系,社会和民心也是如此。看风水的常说摆放的物件不对,就预兆着哪里出现了问题。那么反过来呢?当哪里出现了问题,一定在某一个地方出现了征兆。现在会有人说,这都是骗钱的,怎么会这样呢?但是这类说法有没有道理呢?有一定道理,看一看《易纬》就知道了,这并非空穴来风。只不过《易纬》是战国末年再次兴起,到汉武帝时又成了气候,甚至超越了前朝。当年孔子把《易经》中不合时宜的玄妙部分,去了十之八九,把易从术数学转换成了社会学。所以如果研究中国古代的社会学,就一定要去看《易经》,看《易经》就知道六十四卦所反映的社会六十四个方面的现实问题,以及面对这些问题的逐步处理解决方案。虽然汉以后谶纬之学大量兴起,《易经》中被孔子抛舍的卜筮那些内容又被重新捡回来包装上市,直到王弼出现才得以转变。然而,真正对《易经》进行研究后,才会发现《易经》蕴含的生生不息的转化就是中国社会跟随自然的法则在不停地运转,那种息息相关的充满玄妙的演变,才是中国社会发展变迁的真实写照。因此哪里还会有时间和精力再去给一个人看所谓的风水和命运,那就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能给天下号脉掌看多好,给这个社会做诊疗有多好,一个社会的发展动向被洞穿,这个印证是有大成就感的。

名师:听您这一说,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在《论语》里,孔子要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六什么是善?现代社会的公益慈善与传统的行善积德的关系

名师:关于心性学,我还有一个问题,是关于善恶的问题。后来王阳明不是也讲到致良知吗?孟子曾说过:人之初性本善。从本源上讲,到底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呢?

孟师:性本恶的说法,应该是荀子提出来的。当初荀子针对孟子的观点,针锋相对地提出本恶论。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自己觉得其实他们俩是在抬杠。孟子提出来本善的时候,荀子就从另一个角度来反对他。我们要注意这里的“本”字,孟子强调人性之本的头,荀子强调的则是人性之本的末。两个人所针对的其实是不同的“本”,我们不能说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不能这么去设置问题。所以实际上他们提出的善和恶之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端点。举个例子大家就能清楚,我们有时候会在路上遇到乞讨的人。第一眼看到乞讨者,会下意识地把手放到口袋里去摸钱,这是善;等你走到跟前的时候,手缩回来了。为什么?心里犯嘀咕:“这人看上去像是职业乞丐,说不定很有钱呢!算了,不给了。”短短几步路的距离,善恶变了。其实孟子讲人之初性本善,讲的就是在人最开始出现念头那一刹那,那是善。天底下所有的恶人,都会有这种本善,是因为天性使然。但是动念之间,照见出去的,就是经过念头改变的,才由善变成了恶。

再来看这两个汉字,善这个字,古时候写作“譱”,上面是羊,下面一个誩。这个“譱”就像是做祭祀奉献的器,奉献出最美好的羊这个举动就是善。再看恶这个字,亚字底下是什么?心。亚,丑陋的,凡是恶就是把丑陋的由心往外推出去,有一句话叫恶从胆边生,胆边不是后腰,而是心这个位置。所有的恶都是由心里生出来的。但是性本善,心里最开始的那个善,跟心没关系,是跟祭祀有关系,善上面这个羊字,是跟祭祀有关系,上面供着羊头呢。基督教也这么讲。人在基督教里要讲奉献,献祭燔祭。所以基督教里讲最初的善,就是把头生的小羊宰了,用火去烧烤,献祭给上帝,那才是最大的善。《圣经》里记载当时亚当有三个儿子,老大该隐跟老二亚伯一起给上帝献祭,该隐把收获的粮食奉献给上帝,亚伯献给上帝头生的羊羔。上帝喜欢放羊的亚伯,不喜欢辛苦种地的该隐。该隐觉得委屈和嫉妒,一气之下把亚伯给杀了。这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宗命案。人与人之间的恶,从伊甸园里知道善恶以后,第一次让人类自己尝到了行恶的苦果。讲这个故事,上帝就是要让人明白,善和恶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这个与我们中国的原始哲学思想如出一辙。我们是奉羊为善,在西方,也一样奉羊为善。亚伯说:羊是自己在草原上吃草,我不过把它献给上帝。该隐则不然,拍着胸脯说功劳全在自己。上帝不喜欢的,正是他的这种态度。但该隐忘记了,万物生长有其规律,粮食的生长,靠的是自然规律。该隐自大,缺乏谦卑,而亚伯则很谦卑,把羊的生长归因于自然。东西方的文明,在思想创始的阶段,不约而同地将谦卑当作人类的美德,这种谦卑就是最大的善。对待文明也是这样,中华文明虽然历史悠久,但我们不能妄自尊大。自大也是恶。世上原本没有你我,有的是天地。中国文化的优点在于此,我们不信唯一神,信奉的是天地,以自然为神,天地诸神。这个诸神概念,消灭了神中的唯我。如果是唯一神,神中也有人性,那个善就不能成为至善。我说这个观点,一些研究宗教的学者会表示反对,在他们看来,中国的神正是因为带有人性,才会被大多数老百姓接受。但是,我可以明确地说,这是误解。中国的神是被老百姓赋予了人性,那是因为社会底层的庶民希望借这样的方式接近神。但汉以后完成的神学被大量的谶纬之学渗透后,根本无法保持先秦时期对未知自然世界的理解,从而造成我们文化中掺杂进来人为因素太多。其结果,神变得可爱了,但也变得不可敬了。这里还要提到的一点是,先秦杨朱的唯我和神性中的独我是不一样的。对此等一会儿我们会专门讨论。

名师:主席去年在出访欧洲的时候,曾说:我将无我。这个我将无我的说法,从传统文化角度来看,该如何理解?

孟师:有一回我做了个实验。以前的文人都会有意识地在自己的言行当中消灭“我”这个字,比如说在自己的行为当中隐去我。我做这个实验,就是在一篇主题是讨论自我行为的文章里,隐去“我”字。我们在文章里会常常写到“我”。在那个实验中,我有意识地在整篇文章中不用“我”字,最后发现这篇文章写得很累。像文人的文字游戏一样,消去一个“我”字其实很烧脑。大家不妨也试一试,不要“我”字,看看能不能写出一篇文章来。

那么什么是我?孟子说过这样一句话:“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于杨,即归墨。”什么叫天下之言?儒家之言在当时可不算盈天下之言,那时候儒家只是要把治世之言推销给王者,孔子到处去推行儒家的理念,却并没有太多的诸侯能接受其主张,这才迫使孔子周游后回归而治学,最后把儒家的学问整理成儒学,儒家从治学到治国,从治国到治世的宏大学术体系才借由这样的过程展现给世人。但是我们要澄清一个概念,先秦尤其是在诸子出现之前的社会,可以说是天下皆儒。从天子诸侯,到士大夫庶民各个阶层,自周公将巫改造成儒之后,基本上都是儒。从儒的学习理念派生出各家的学问,这才有了春秋时专门研究天道的道家老子,有了战国时期的从儒家分离出去的法家,有了运用儒家基础理论阴阳学说的阴阳家和战国时期的纵横家鬼谷子,其中一些也基本随着秦统一而消失转化。最重要的是影响当时底层社会的墨子也是出于儒而反儒。诸家之中影响天下最大的两个群体,能代表天下之言,一个是代表庶民阶层的墨家,一个是代表利己主义的杨朱。墨子讲的舍我,就是去掉小我,舍我的小利换取国家与人民的大利,或者让我忍受小的伤害,来换取天下人民的大利,这是墨子的观念。杨朱与之相反,当时也代表了相当大的一群人的观点,杨朱讲唯我,天下所有无怪乎名利二字,都是我当下要享受的。然而当禽子问“去子体之一毛以济一世,汝为之乎?”,就是说取你九牛一毛就能有利于天下,你做不做?杨朱说你认为舍我这一毫就能把天下给救济了,可能吗?不可能。所以,这个说法不成立。但禽子进一步问:假济,假如你一毫就能救济天下,你做不做?杨朱听完弗言,听完也不说话,悄悄离开了。不管是假公济私还是假私济公,杨朱一概不取。说到底,我不占大家便宜,你让我哪怕拔一毛去利天下,我也不做。即使社会发展到今天,做公益的组织和个人中,也不乏墨子或杨朱这样的人。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的公与私的形态并没有太多改变。有些公益组织做了几十年依旧走在践行舍我的道路上。但是更多人在利益面前,作秀可以,做公益就没时间了。随处可见的公益慈善晚会,可以娱乐至死,也能不花银子做公益,留下一些光彩夺目可以炫耀的露脸照片,以此证明自己走在这条公益慈善的路上,实际上那不过是吆喝观景的辅路罢了。春秋以后杨墨的这两种思想,已经成为后世的标本,尽管随着六国破灭两位思想家早已消亡,但时代的变迁并没有成为湮灭其思想的墓地,相反倒成为摇篮。现在的民主选举的政治形态也是这样。今天社会治理中的角色问题,就是我们社会治理、社区管理的关键。能把无我跟唯我中消极因素隐藏,把积极的一面展开,这就能使得中国式的社会治理产生根本的变化。处理好这两种关系,我们的社会也就进了很大一步。不然的话,今天做这方面的学习和研究,意义就不大了。所以清楚认识到经典中,哪些糟粕对今天的社会改变能起到警示作用,哪些消极的能让我们反思,哪些积极的能开悟,哪些根本就不会改变,属于我们民族灵魂的精神,我们需要重新把它捡回来,擦干净,供奉在举案三尺的灵台上,这是要深刻反思的。七什么是孝?如何理解孝善文化是中国社会的根脉?

名师:还有一个字,“孝”。我们一般理解的孝,是个人的一种价值或一种行为。但在《论语》中,无论是讲仁,还是讲政,都反复强调孝。比如:“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那么在我们的文化体系中,孝跟治理是什么关系?

孟师:谈到孝,孟家有一个祖训,祖训的第一条就这一个字:孝。这一条不用解释,孝,百善孝为先。要想做到善,首要尽孝。谁来尽孝?当然是“我”。刚才我们讲到儒家与杨墨都分别对“我”进行了剖析,在大我舍我无我的精神层面,把自己推向至善。不管是纵观社会发展,还是横向对比诸子各家学说,没有一家以舍孝去孝弃孝为旨。这也是天下奉孝的中国文化根脉。若不孝,基本属于把自己放到万劫不复的境地了。孟子奉孝,《三字经》里开篇的两个故事就是讲孟母教子的。所以今天一提及中华母亲,大家都说天底下最好的母亲就是孟母。孔孟文化里,唯独孟子的文化里有母亲出现,强调孟子因为对母亲的孝,明白母亲含辛茹苦的用意,最终完成学业,成为一代圣贤。

首先我们要了解到孝到底是什么。孝这个字,从结构上看,上面是老的上半部分,下面是子。什么是孝?上有老下有小,老有所依子有所养,这就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孝养观念;讲究老人和孩子之间的孝养关系的文章,就是教育的教。所以中国人搞教育是从讲孝开始的。后来在“打倒一切”的那个年代,把孝和忠连在一起,说是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搞愚忠愚孝,禁锢人思想的封建礼教,结果砸烂了,推翻了。中国一直在讲孝,这是教育的根本。从孝本身来讲,是中国文化的根脉,这个根最重要的就是维系着家族整个的血缘关系。夏商周尤其商周以后,形成了完整的家文化,当我们有私这个概念时,孝的文化就出来了,我们就有了评判标准,夏商周私的出现,对立面是三皇五帝的公天下,以那样的社会作为标准,所以不管是周公还是孔子,一直对三皇五帝的时代推崇备至。尧舜禹的舜帝是天底下至孝之人,很多故事我们拿它当神话去讲,但在根本上,讲的还是一个至孝的人成为引领社会和天下的人。我们姑且不管它是不是神话,但那是我们文化的根源。到了孔子时提出的孝,实际上体现了从公文化转变成私文化的过程,也是从禅让制的以德治国时代变成世袭制的以礼治国时代的过程,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让孝固化在德的概念上,使文化传承到根脉上。中国是一个讲究血缘的国家,中国的政治和社会中血缘政治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断过,为什么?从孝文化里就能看得出来,皇帝是世袭的,父传子子再传孙,一代一代的皇权传下去。诸侯也是如此,诸侯的传承是世袭制度。到了小小的官员,也是如此。有人说官员是任命的,但是中国历朝历代的官基本上都是在官宦家庭之间交替的,宰相的儿子到元帅帐前听令,武官的孩子在朝里听内阁大臣使唤,而父子两代同朝为官的事就更不鲜见了。我们的官僚体系在血缘政治这样的体制下,保持着这种父传子的传承,只有这样才能维系统治。一个官仕家庭里,出现非官的孩子是很少的,大部分要出入仕途,走为官的路。当然到了没落时就沦落到庶民阶层,即便是这样因为曾经有仕途生涯的关系,也会成为买办或幕僚阶层,维系官僚体系的统治阶层和社会各阶层的关系不被轻易打破,正是在这样的一种血缘关系下,官官相护才一代代相承下来。在这样的体系中,孝文化就成为各阶层贯穿如一的文化根脉。肯定一个人就说他是孝子,若否定一个人,说这人不孝的时候就彻底将此人从社会中排除出去了。而最大的恶也比不上不孝这个恶,比如说这个人是大恶人,最后临死要砍他脑袋了,他也要求“让我见我妈一面吧”,大量的真实的记载,哪怕是罪大恶极之徒临死时,也想见到父母扑通跪倒说:“我这一辈子没有对您尽孝,以后我也尽孝不了,今天到此为止我的一生就完了,您忘了我这个不肖子孙吧。”这样的恶徒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死后才不会有人对他的家人指指点点说培养了一个不肖子孙,他才会在死后被埋进自己家的祖坟里,不会成为孤魂野鬼。所以不管是官还是民,死后能进入祖先安息的祖坟,不被抛弃成为无依无靠的无根之鬼,这才叫入土为安,才是早死早投生的期盼。所以孝就必须成为做人最高也是最低的限度,最高是无论如何也要达到至孝以至善,最低就是即便做尽恶事也不能做不孝之人。这是孝为何能成为维系整个家族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和每个家族的发展,实际上就像大树一样,生根发芽枝繁叶茂,孝亲至善就成为我们文化的基本属性,所以中国古人十分注重植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这么来的。两口子结婚盖房子,房前屋后我种树,等生了孩子以后,要给孩子盖房子,孩子长大了树也长大了,把树锯下来在我的房子旁边再盖一间给儿子,东跨院给长子,西跨院给次子,后院给女儿,然后东跨院再往东加盖院落,西跨院再连新的西跨院。中国人的家族式庄院村落就是这样连成一片的,张家村李家庄大王乡,从一家一户到千家万户就这样靠孝亲文化繁衍生息起来。不要说中国文化没有全面性,它像一座木建筑一样从古可以连到今。木文化的特点就是靠木榫连接,榫卯结构插接而成,插进去可以融为一体,拔出来又可以独立生存。这种相连就叫血脉相连,就是血缘文化的现实演变。而西方是在石头上建立它的文化。父亲给儿子几个兵丁农户,顺着大道一指,那边山下去盖你的城堡吧,三面悬崖一面放吊桥,城堡外庄户在那种田,兵丁在城堡里守着。有敌来侵犯,打得过打,打不过放下吊桥把庄户撤回自保。再生儿子,没办法,城堡是石头一块压一块盖起来的,没法有多余的房子了,长大了接着向更远的山去开辟新的领地。就这样子子孙孙土地越来越大,石头文化的特征就是开发,就是慢慢向外扩张,说到底就是以联姻或侵略的手段来构建自己的领属地。而中国的木建筑文化是靠血脉,根基汇集相通的血缘关系,枝条以同属结构关联,形成交织错综的关系,所以孝文化注重殡葬,前面讲了殡葬,五族使之相葬,就体现在不只是一个家族有血脉传承,其他家族也跟这个家族有血缘关系,这样的近支旁支远支就可以天下是一姓了,所以为什么我们都称自己是炎黄子孙,这就是追根溯源,我们都有共同的祖先。如果不讲孝,当然就是天下的共贼了,人人都可以讨伐之。我们这样的社会结构,就都看得明白了。儒家讲孝,把孝文化提纲掣领地反映在社会的方方面面,生活的方方面面。饮食、制衣、旅行、建筑、医学、艺术、教育甚至是政令、法律、战争都有非常明确的关于孝的规定。举例来说,饮食中座位排次和第一个举筷用餐的,制衣里明确了家有老人和丧老的标志,那句“父母在不远游”的祖训,家中房屋老人住哪里,怎么住,医学上更多,艺术中对生活场景的描述必有老幼,教育本来就是围绕着天地君亲师这些展开的。现在看二十四孝里有些东西不可思议,可是在当时的社会,就是实实在在发生的。所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礼记·内则》这一篇,里面甚至规定了做人家儿媳妇要怎么去给公公婆婆洗脸,米汤加热了以后给他们洗脸洗头。还有什么时候给公公婆婆洗脚洗澡。《礼记》写得这么清楚,都是因为一个孝字。中国人一直提倡孝礼文化,现在的社会我说就要提倡孝善文化,在社区做公益,就是要开展孝善文化,讲孝礼文化有人会说是封建迷信。讲孝善文化,就是讲如何对待老人,孝善文化能在当代社会提倡出来,就会让很多人接受。八什么是法?如何理解法律、亲情和道德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名师:《论语》里有一个故事,反映的就是您说的这个孝跟法发生冲突。有个叫叶公的人跟孔子说:我们村里有个年轻人很正直,父亲偷了羊,他就把父亲告了。叶公说这个人不错,很守法。孔子说:“吾党之直者异于是。”说我们这里正直的标准不同于你那里。我们叫什么?“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这里面提出了一个核心的原则,我原来也不太理解,从您讲的孝善文化的视角来看,是否可以理解为“孝大于法”?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就是说父亲要把儿子藏起来,儿子要把父亲藏起来。偷羊是犯法的事儿,但是在这个事情上孝大于法,是这个意思吗?

孟师:有一个词叫“大义灭亲”。其实这是人性的问题。当面对法律时,要怎么看待法律?怎么理解法律?法律是制度,制度是人为的,是会变的。从一个更长的历史视角看,法律一定在变。春秋的法现在早已成为历史,唐宋的法也都是历史了,连明清、民国的法也都变了,即使今天的法也在变,随着时代的需要在改变。但孝不曾改变,永远没改变。父子之间的亲情血缘是不变的。孔子其实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就是以不变应万变。

说到亲情和道德,当年淳于髡跟孟子讲,你们儒家不是讲男女授受不亲吗?你嫂子掉到河里,你救不救?结果被孟子骂了一顿。男女授受不亲只是常态下的相互之间的礼,嫂子的人命都快没有了,这跟男女之间的道德有什么关系?当然是必须要施以援手相救。你拿道德来衡量就是偷换概念。所以有时候我们看儒家有些迂腐,但是儒者的学问中有能变通的能力。非常清楚哪些事会向什么程度发展,也非常清楚如何去应对,这就是心性学培养的以心性参照天地与人心的感应方法。以人心这个变的东西去感应天地,就永远不知道天地为何物。以人心的善变来解释天地运行的常律,正是谶纬之辞的表现。儒家以天地不变的常律来衡量人心时,就理解了《道德经》上老子为什么讲“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两句话。这就是当年老庄挨骂的一个原因。所有谩骂贬低,都是因为对老庄学说的不了解,对前后文不了解。万物为天地所生,这份大生之德与好生之德,非但没有得到感恩,亲情下的道德却被人类糟改损毁得已经不成原本的样子,天地并不会以亲情来改变或降低道德标准,这里的道德标准就是天地运行的规律,对于天地的远近亲疏都是人心性改变决定的,天地又怎么会在乎所造之物的常变。圣人教化社会和民心,非但没有得到追随,所彰显的道德风范却被任意践踏,圣人并不会以民之愚钝冥顽来改变或放弃道德教化,所谓道德教化就是把真实的天地与古贤的至善放之天下,对圣人的远近亲疏一样是民之取舍决定的,圣人又怎么会在乎民之秉性或难或易的常变。有些学者对这段话的理解为什么会出现偏差,就是站在人的立场上去理解天地,就会觉得天地的变化,也是人的变化。所以产生了以人心去看待仁心,但是仁心可以是人心,人心又怎么都会是仁心呢?这就是圣心可以是人心,但是人心又怎么会是圣心?只有让天地之心进入人心,照见人心,才能在人心上投射映鉴出天心,只有接受圣心教化而虚怀若谷,才有可能懂得仁心是如何在生命里起作用的。这才是天地圣人对待人的坦诚,这种坦诚就是一种不以仁人之心看待万物的坦诚,相反对于人的敬拜和悖逆,天地与圣人又怎么会以同样的态度给予人呢?我们只知道春秋时期社会很动荡。但是如果多从其他经典和角度来理解那个社会,就会发现整个周社会其实比我们现在还要好。孔子说当年礼崩乐坏,道德沦丧,老子都因为这个跑了。但春秋时期,已经是周朝的末期了,周朝近八百年的历史,我们从《诗经》大量的诗歌中,就可以了解到那个社会也是很和谐很美的,十五国风里也有很美的生活场景描绘。我们现在有些东西是曲解的,是以我们现在的眼光、现在人的理解方式去理解。再回来谈孝和法的关系,我觉得应该本着天性,而不是本着人的自性去理解。如果你要以善变的自性去理解的话,永远分不清。今天我们认为做的有悖于亲情人性,或者反过来,我们今天认为有益于亲情人性的行为,也许在未来的某个时期,人们会提出质疑吗?我相信会的。儒家为什么从三千年前到现在一直存在?历朝历代反对儒家的都已经作古,今天儒家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这是为什么?因为儒家一直不断以天地为参照,时刻将优秀的具有时代气息的事物与自己相结合,再整理出一个完整的系统,这个不断增补删定的基因就来源于孔子,更以《易经》三义为原则,将他人之长纳入自己体系里,然后不断去更新弃旧,才使得儒家能一步步走到今天。这就是儒家一直以修身为基,反复强调至圣的心性修为,正因如此儒家才能以谦恭的心态对待天地与人,这里这个“人”就是祖先。因此儒家注重祭祀,也重视殡葬。由现世的孝,到对天地和先祖的祀祭,实际上就完成了心性与天地人祖之间的一次相互映照的过程,也借由这个过程对心性进行了一次净化。天地以其阴晴冷暖的运转,在时刻修正着人的行为的过或不及,圣人则以其喜怒哀乐的言行,也在时刻修正着人的行为的偏颇。对这些日常行为的熟视无睹,却深受其影响的人,表现在平常则是具有道德规范的敬天尊地行为和对老人的尽孝的言行。也正是这样的日常行为的积累,才能有在充满仪式感的正式祭祀享拜的时候,常常会心头涌起激动的情感。试想,没有日常对母亲的眷恋,哪有久别重逢母亲那种令人心碎的跪拜?人类的这种心性和言行举止都是在与天地交流,从其中人类体会到自性与天性之间的微妙差别,实际上尽孝和保持道德的言行,都是人在社会行为上维护公共秩序的自我约束。我们并非一味说儒家就是好的,儒家里也有很多东西是不好的,孔子当年提出的小人儒也如同寄生虫一样,伴随儒家走到今天。小人儒里的俗儒腐儒犬儒,统称为小人儒。这些在汉时淋漓尽致地全部展现出来它们的本质。今天这些人依然存在。然而,儒家的教育本质就是希望通过自我的修身来完成净化和提升。即便是在这些小人儒里,绝大多数也不敢背负不孝的骂名,也注重习礼修身的这个过程,因为修身之后才能达到齐家,这两个阶段的外在表现之一就是尽孝,这是儒家的根本。作为儒家十哲之一的宰我,曾在课堂上质疑孔子关于三年守孝的故事。宰我主张守孝不必三年,这就动了孔子的法本,也是儒家法脉的根本。孔子对宰我很生气,说他不孝不仁。但宰我后来为政时做了很多好事,被百姓拥戴,实际上是个好官。孔子后来也反省,承认当初对宰我的看法错了。总之,两千多年来,从孔子提出到如今,至孝以至善的理念还在,所以中国人的精神还在,这就是中国文化的传承根脉。有些学者讲传统文化云山雾罩,高不可攀,有时玄乎其玄,仿佛深不可识。其实传统文化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到社区里,去参与一些社区文化,参与社区治理,就能看到太多鲜活的例子,可以说比比皆是。传统文化就在我们每天生活的社区里,看到这些就会明白中国文化断不了。包括今天社会的纷杂不堪,好像城市里的生活快速紧张、毫无节律,失去生活本身的意义,但若沉下心去社区看看,真正到民间去观察就会发现,家长里短的中国文化本质依旧在,精芜并存,良莠同生。我们不管以什么样的理由离开了父母,但是心中对父母的思念和回家的念头依然存在,到节假日,到父母生日,甚至是自己的生日回到父母身边,这些都是孝文化产生的必然结果。但西方在孝这方面就浅薄了一些,所谓浅薄与他们的教义分不开,父母和子女在上帝面前统统自称是儿子,父母和子女在上帝面前都是兄弟姊妹,这就从家庭观念上混淆了作为人的传承问题。加上西方经历了文艺复兴之前的暗黑时代,对人思想的禁锢,彻底在人性方面使之归于上帝。但是回归到《圣经》里,看《诗篇》看《路加福音》,就知道西方对于孝,对于女学,对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跟我们《礼记》里记载的非常相似。所以这根本不用很奇怪,中西文化是能结合在一起的。不要说哪个是东方的,哪个是西方的,哪个是基督教的,哪个又是佛教的,哪个是儒家的。人类通过繁衍能走到今天,我们靠的就是血脉里保存太多各自祖先保留下来的善良的基因。靠的是天性,是与天地同在的天性和良知。靠天性和良知做社会治理,不用懂太多的经典,以至孝至善的天性去做事,就可以让人信服,因为我们讲的不是别人的事情,讲的是天地与我们共生共存的共性的东西。九读哪些经典,能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更好的理解?

名师:所以说文化归根结底就是人文化成。

今天剩下的时间不多了。我还有一个问题,然后请同学们提一个问题。我的问题是:请您给我们推荐几本必读的经典,从社会治理的角度看,您觉得哪几本书是必读的?

孟师:首先,我推荐大家去读一读《易经》的《易传》。

《易传》分十本,也叫十翼。十本书《系辞》上下、《文言传》读得懂的要仔细读,不可以一带而过。《象辞》上下具有明显的做人与治国理念,《彖辞》上下也是如此,这四本是古本,如果读不懂,就先暂放一边。《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能读得懂。首先要通过十翼来了解中国文化的传承法脉,《序卦传》把《易经》六十四卦怎么排序做了说明,也就是把社会中的六十四个问题排在一起,将因果关系讲明。《系辞传》应该好好读一读,讲了很多社会关系的原理性问题,所以这是《易经》理论。其次,我建议读一读《孔子家语》,跟儒相争的几家,把墨家和杨朱的读一读。与儒相争的最好读一读,因为那时能与儒相争必有所长,至少比我们当代人更了解儒。因为他能直接指出儒的不对。要了解哪些是儒家的好,哪些不好,有他不同的观点,就可以对比式去看,就能看得明白。说到对比,要看看东西方对比,我真的建议大家好好读读《圣经》。我曾经用了五年的时间,啥书都不看。年到年,我认认真真地研读《圣经》,翻看了大量西方《圣经》方面属灵的书籍,很有收获。再反过来读我们的经典,有种打通了文化的任督二脉的感觉。经典很多都是通的。最后,我建议大家读一读《黄帝内经》,这是中国的医书。如果想对自己有好处,包括对工作,对社会治理,对生活有好处,需要读《黄帝内经》。这对你很有帮助,比如与人相处,察言观色,既是儒家的功夫,也是医家的功夫。前面我们讲儒医不分,就是这个道理。我有时候常看的一本书叫《儒门事亲》,是儒生写的一本医书,很精彩。读医书算是自保,也是对传统文化进一步理解的方式。

名师:非常独到的方子,多谢孟师!

集刊简介

《中国非营利评论》由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明德公益研究中心主办,增爱公益基金会赞助,创刊于年12月,是国内第一本非营利组织、公益慈善与志愿行为研究的专门学术刊物,自年起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年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各学科领域集刊综合排名第一名,、年连续荣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年度优秀集刊奖。《中国非营利评论》采取国际通用的双向匿名评审制度,严格把握稿件质量,欢迎各界优秀来稿!

投稿邮箱:chinanporev

.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jj/162121.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