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简介 >> ldquo鼓楼区大宋中国年
正月十五吃元宵
在我国是由来已久习俗
人们在元宵节吃汤圆
实际上是思念亲人
渴望团圆的意思
元宵习俗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
今天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正月十五元宵节,我们不仅吃元宵、赏花灯、并且还要猜灯谜。
鼓楼区文化和旅游局邀请河南省民协灯谜学委员会副会长,开封市民协灯谜学委员会会长吕祥老师做客“鼓楼区大宋中国年·空中课堂”给我们讲讲灯谜知识,其中吕老师还要教大家一些猜谜小技巧。
开封灯谜
我国的猜谜文化包含有“灯谜”和“谜语”两大体系,其中开封灯谜源远流长,影响深远。
河南省民协灯谜学委员会副会长、开封市民协灯谜学委员会会长吕祥老师介绍说:“谜语”一般指的是事物谜。它是以概括事物的形态及现象的特征,通过形象风趣的描述来进行隐射,大多合辙压韵,适宜于口头传诵。战国时期荀子的《蚕赋》对后来的咏物诗和民间谜语影响很大,后人谈谜时说“荀卿《蚕赋》已兆其体”,认为它是我国事物谜的开端。
“灯谜”一般指的是文义谜。它是以利用字词的结构及音义的变化,通过曲折合理的构思来进行隐射,大多简洁精练、适宜于书面表达。
据记载,文义谜起始于东汉末年开封著名文学家蔡邕创作的“绝妙好辞”。关于这条谜的来历,南北朝刘敬叔所撰《异苑》一书这样记载:陈留蔡邕,字伯喈,避难过吴,读曹娥碑文,以为诗人之作,无诡妄也,因刻石旁作“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辤’;所谓‘绝妙好辤’也。“辤”是“辞”的异体字。
“文义谜”在宋代得到了发展。《东京梦华录》对开封民间谜事进行了记载:正月十五日元宵,……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沙书地谜,奇巧百端,日新耳目。那时在京都开封,涌现出很多精通谜艺的商谜艺人,并吸引了诸多文人、政客积极参与,催生了“灯谜”这一新颖的隐谜形式。宋代钱世昭撰《钱氏私志》记载有王安石的几条字谜:“又字谜云:目字加两点,不得作贝字猜。贝字欠两点,不得作目字猜。贺、资二字也。当然,这里的“贺”、“资”诸字都是繁体字。郎瑛(明)在《七修续稿》记载:东坡、山谷、秦少游、王安石辅以隐字唱和者甚众。杨慎(明)在《丹铅杂录》载有苏东坡制作的:“研犹有石,岘更无山,姜女既去,孟子不还。”一谜,谜底是运用离合手法拆解出的“砚盖”两字,离的明白,合的稳妥,扣合很是得体。另周密所著《武林旧事》中写到:有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浑语,戏弄行人。这里对元宵节“绢灯写谜”,谜、灯合体的记载更为具体。元宵节赏灯猜谜,灯、谜合璧,令人耳目一新,渐成习俗。“字谜”、“文义谜”,遂得以形成为“灯谜”。这些记载说明,在宋代,猜谜不仅只是风行于文人之间,民间参与的谜事活动也很普遍,而且在元宵节猜谜已为大众不可或缺的活动。
《东京梦华录》
元代杂剧作家钟嗣成在《录鬼簿》一书中介绍开封杂剧、散曲艺人陆显之:“河南独步汴梁城,隐语(隐语是灯谜的又一古称)词源阐姓名”。贾仲明《录鬼簿续编》又这样介绍钟嗣成:“善音律,能隐语”。可见钟嗣成本人也是一位热爱戏曲,擅长隐语的杂剧作家。钟嗣成、陆显之都是开封人,说明开封灯谜在元代仍旧是人们普遍喜爱的文化活动。
《录鬼簿》和《录鬼簿续篇》
明代的开封猜谜活动在《如梦录》一书也有记录::初九日以后,俱赴上方寺,携榼担酒,或在树荫,或者禅室,或在五柳亭,或塔左右,畅饮讴歌、打谜、猜枚、行令、拆牌道字、顶针续麻,丝竹管弦声盈耳。明代杂剧作家朱有燉在他的《诚斋新录》之《蜜蜂赞》云:爰有小禽,以甘为营。识君臣体,达父子情。奉长有序,事主惟诚。酝酿之美,造化莫能。采百花蕊,为五味精……。此《蜜蜂赞》与战国时荀子《蚕赋》中隐语,“冬伏而夏游,食桑而吐丝,前乱而后治。夏生而恶暑,喜湿而恶雨。蛹以为母,蛾以为父。三俯三起,事乃大已。夫是之谓蚕理。”有异曲同工之妙。
清代是我国谜文化发展的繁盛时期,开封的谜事活动仍很繁荣,当时有《妙契同岑集》,《馀香室谜选》、《梧荫楼谜集》,《拟园谜存》等不少谜书出版。清代著名文人毛际可曾撰有《灯谜》专著。威丰年间,俞樾亦曾著《隐书》一卷,收入灯谜百则。特别是清初开封文学家周亮工,也是一位挚爱谜文化的学者,他编著《字触》一书,里边记录了大量史载“字谜”资料,在我国灯谜史上影响很大。
《字触》
近代谜文化活动在开封也很活跃,如开封的陈雨门先生既是著名诗人也是一位杰出谜家,出版多种有关灯谜的著作,如《灯谜趣话》,其中介绍了汪笑侬,金茂三,关百益,刘邃真等,他们都热衷灯谜并有谜书出版。陈雨门先生列出的近代谜书有很多,如:《笑斋谜存》、《夷门谈虎社谜钞》、《二十四株桃花馆谜稿》、《邃庐谜抄》、《剑鸣谜稿》、《乳虎集》、《文虎集》等。此外张景房等成立有“夷门谈虎社”,郑剑西等成立有“剑鸣谜社”。
所以说,开封灯谜历经兴替,绵延不衰,在我国灯谜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