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合南班3月28日课堂侧记

发布时间:2021/6/1 15:18:47   点击数:
北京白癜风治疗技术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合南班3月28日课堂侧记

课前学习

“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放勋曰:‘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圣人之忧民如此,而暇耕乎?”随着一阵郎朗的读书声,早到的孩子们已经就坐并开始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孩子们陆续到来,交完作业后立马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加入复习的队伍中。

课程开始前

课前杨老师巡查了大家的物品是否摆放整齐,坐姿是否端正,随后由班长带着大家向孔夫子和老师行礼并诵读浦江学堂学规。

抽查

课程开始后夏老师抽查了两组学员的背诵完成情况,为了表现得更优秀,孩子们背诵声音非常洪亮。不过,偶尔背诵中有遗漏或者小错误,却也逃不过下面学员的火眼金睛。

在夏老师检查了作业和回顾了上节课的内容后,正式进入了这节课的内容,继续讲解5.4剩下部分和5.5章节.

在讲到“布帛长短同、麻缕丝絮轻重同、五谷多寡同、屦大小同,则贾相若”时,夏老师提问道:大家觉得这样好吗、对吗?

同学们积极思考,最先回答的是刘子毅,他认为物品的价格不可能一直不变,接下来王彦茗、杨品奕、邹品璁、王景萱、汪恺慧等几位小朋友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有些认为不同年级的小朋友不能够穿颜色、大小一样的衣服;有些小朋友认为鞋子码数都一样没有办法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小朋友的需求,也有些小朋友认为大人和小朋友会喜欢不同款式的鞋子,款式一样大家就没有选择。小朋友们纷纷加入了讨论的大军,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此时夏老师轻轻敲击了几下桌面,大家马上又恢复到了严肃认真的状态,各个坐得笔直端正。像朱鹤皋、李乐燊、陈姝敏等几位同学快速响应得到了老师的赞扬。

接下来进入5.5章节的讲解,这部分内容也是非常的有趣,首先夏老师介绍了墨子及墨子的思想理念。

同时也告诉同学们,孟子一直不喜欢墨子,并不认同墨子的理念。

5.5原文

墨者夷之,因徐辟而求见孟子。孟子曰:“吾固愿见,今吾尚病,病愈,我且往见,夷子不来!”

他日,又求见孟子。孟子曰:“吾今则可以见矣。不直则道不见,我且直之。吾闻夷子墨者,墨之治丧也,以薄为其道也。夷子思以易天下,岂以为非是而不贵也?然而夷子葬其亲厚,则是以所贱事亲也。”徐子以告夷子。

夷子曰:“儒者之道,古之人‘若保赤子’,此言何谓也?之则以为爱无差等,施由亲始。”徐子以告孟子。

孟子曰:“夫夷子信以为人之亲其兄之子为若亲其邻之赤子乎?彼有取尔也。赤子匍匐将入井,非赤子之罪也。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而夷子二本故也。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他日过之,狐狸食之,蝇蚋姑嘬之。其颡有泚,睨而不视。夫泚也,非为人泚,中心达于面目,盖归反虆梩而掩之。掩之诚是也,则孝子仁人之掩其亲,亦必有道矣。”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怃然为间曰:“命之矣。”

译文:

墨家学派的信奉者夷之想通过孟子的学生徐辟求见孟子。孟子说:“我是很愿意见他的,但我现在正病着,等我病好了我去见他,夷子就不用来了。”

过了几天,夷子又提出想见孟子。孟子说:“我今天可以见他,不公正地对他(见面后若是不说明白的话),则道理就会不显明;我且公正地对待,因此我想直截了当地说。我听说夷子是信奉墨家学说的,墨家学说提倡办理丧事,以薄葬(节俭)为正确的道路;夷子想用这种主张移风易俗于天下,难道不是认为不这样就不可贵吗(这就是认为如果不节俭就不合理吗)?然而夷子又厚葬了他的亲人,那就是用他认为低贱的方法来侍奉亲人了。”徐辟把这些话告诉了夷子。

夷子说:“儒家学说中,古代贤明君主对待百姓‘象爱护婴儿’一样,这是说的什么意思呢?我也认为爱是没有差别等级的,只是施行的时候由亲人开始。”徐辟把这些话告诉了孟子。孟子说:“这个夷子真的认为人们爱护自己哥哥的孩子和爱护邻居的孩子是一样的吗?那是有取舍的。婴儿在地上爬着将要跌进井里时,婴儿是没有过错的,每个人都会给予帮助把他拉回来,由此他就认为博爱是没有差别的。其实天下所有的生物,只有一个根本来源,像人就只有一个父亲、母亲,人才会爱戴自己的父母;夷子认为爱无区别,就是生物有多个来源,人有多个父母了。大概上古时候曾经有不安葬自己亲人的人,他的亲人死了,就把尸体扛起来丢到山沟里。后来路过那里,看见狐狸在撕食尸体,苍蝇蚊子也聚来叮咬。他的额头上就冒出了汗,斜着眼而不敢正视不忍心看。这个汗呀,并不是为别人流的,是内心真情表现在脸上的结果,于是这人就返去拿藤蔓野草和灌木来掩埋尸体。掩埋尸体确实是对的,那么孝子和仁爱的人埋葬自己的亲人,也必然是有道理的。”徐辟把这些话告别了夷子。夷子怅然若失,停了一会才说:“命运就是这样的,这是在教育我啊。”

讲到这里的时候,夏老师也向大家介绍了汉族丧葬仪式的由来,也简单介绍部分少数民族丧葬仪式不同的地方。同时又用图片向大家展示了古时候人们农耕时使用的一些工具。

.

很快就到了最后一节课,夏老师向大家介绍了战国期诸子百家的主要学派、代表人物及中心思想。

学派

1、儒家

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论语》《孟子》《荀子》

2、法家

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春秋时期,管仲、子产即是法家的先驱。战国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开创了法家学派。至战国末期,韩非综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势”和申不害的“术”,集法家思想学说之大成。代表人物:韩非子。作品:《商君书》和《韩非子》

3、道家

道家以“道”为核心理念而得名,最早见于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当初也叫道德家。从广义上来说,主要分为老庄派、黄老派、杨朱派三派,其中老庄派以大道为根、以自然为伍、以天地为师、以天性为尊,以无为为本,主张清虚自守、无为自化、万物齐同、道法自然、远离政治、逍遥自在,政治理想是桃花源和至德之世,体现了“离用为体”的特点,因此成为了历代文人雅士远离残酷现实的精神家园。代表人物:老子、庄子。作品:《道德经》《庄子》等。

4、墨家

墨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创始人为墨翟。这一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代表人物:墨子。作品:《墨子》

5、名家

名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从事论辩名(名称、概念)实(事实、实在)为主要学术活动而被后人称为名家。当时人则称为“辩者”、“察士”或“刑(形)名家”。代表人物:惠施、公孙龙。

6、阴阳家

阴阳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事而得名。这一学派,当源于上古执掌天文历数的统治阶层。代表人物:邹衍。

7、纵横家

纵横家是中国战国时以纵横捭阖之策游说诸侯,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列为诸子百家之一。战国时南与北合为纵,西与东连为横,苏秦力主燕、赵、韩、魏、齐、楚合纵以拒秦,张仪则力破合纵,连横六国分别事秦,纵横家由此得名。他们的活动对于战国时政治、军事格局的变化有重要的影响。代表人物:苏秦、张仪。创始人:鬼谷子。主要言论见于《战国策》。

11、兵家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兵家重点在于指导战争,在不得不运用武力达到政治目的时,怎么样去使用武力。创始人是孙武,兵家又分为兵权谋家、兵形势家、兵阴阳家和兵技巧家四类。

最后夏老师以“如果你穿越到孟子的时代,你愿意加入哪个学派,如果你遇见孟子,你会对他说什么?”为题,鼓励大家写作一篇古典科幻小作文,以引导大家思考,启发丰富的想象力的方式结束了今天的课程,

您是否也和我一样期待着同学们的佳作呢,那咱们下次再见吧。

文稿:汪恺慧家长图文编辑:韩炜琪家长审稿:夏老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jj/16433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