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简介 >> 教师节,有ldquo礼rdquo
在这个教师节里,我们就应景的说一下中国的尊师“礼”。
乱世礼崩乐坏,治世礼乐盛名,皆因“礼”是文明古国流传至今的人文信仰,是民族繁荣的象征。
首位“天朝总理”李斯的大一统政策,为后世画出轨迹,毁誉参半。但他的老师荀子,则是首位精妙概括“礼”的大儒,被民间推崇至今。
荀子有云:“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
可见“天地君亲师”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成因——万物生于自然、血脉袭于家国、精神育于明师。因为“礼”的重要,“师”的地位自古尊崇,比如孔圣人便是古代学子的共同老师,学前必拜。
中国字常是一字多义,当代“教师”节的主角不仅有“师”,还有“教”导自己的一切人事。
因此,自年起,中国的教师节不再是孔子的生辰,而是定在学生的开学季,指引当代受益者要主动为教师们庆贺。
每一年的今天,我们或许会沉思着:是否辜负了他们的希望,是否学以致用并青出于蓝?
不论是在家庭、校园、还是社会,人们都会从各处学习,会在时刻收获。
也许黑板上的符号,令你开眼看世;
也许晨光里的米粥,令你家为己任;
也许同事间的话语,令你反省成熟;
也许风雨中的蝶衣,令你敬畏生命;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你在感恩谁,谁又在感谢你?
也许这个节日最好的礼物,就是你的“礼”日渐成长,不负于人、也为人所用。
而后面向来路,说一句:
教师节快乐,学生有“礼”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