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三皇五帝都有谁,各种说法,排序何时确定

发布时间:2025/1/19 12:16:49   点击数:
白癜风遇上节日优惠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0460513209975038&wfr=spider&for=pc

三皇五帝的传说由来已久,是中华文明悠久历史的源头,已经深深植根于我们民族的血液之中,是我们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皇五帝已经被作为我们中华儿女的人文始祖。

那么从文献和考古来看三皇五帝

商代甲骨文和西周金文均无三皇五帝的记录。

而五帝的祭祀周代就有了,不过是五位天神,给与五行五色,且有五行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黄龙相配。

在成书于春秋时期的《诗经》和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尚书》中,均无三皇五帝的说法。而《尚书》所涉及的年代始于原始社会的虞舜时代,迄至春秋前期的秦穆公时代。为时约一千四百年。诗经则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在这两部极为重要的历史和文化典籍中,最古老的华夏先祖是尧帝。

西周的金文和甲骨文里,只出现过大禹和后稷。

最早记载大禹的考古文物是西周的遂公盨,《诗经》中只提到过大禹,论语里提到了尧和舜,战国时有了五帝的说法,秦皇之后,黄帝成了中华的共祖,而伏羲和神农直到汉朝才流行起来。

上古奇书《山海经》中不仅没有记载伏羲和神农氏,就连女娲也只出现过一次。

三皇五帝的最早记载见于汉代成书的《周礼》,但并未明确其人。

《荀子》中才有五帝一词,排在三王前面,但是无人名,只是在其《议兵篇》中,称尧,舜,禹,汤为四帝。《管子》及《庄子》所屡称的三皇五帝也都未明确人名。

战国秦汉以来酝酿,汉朝末期三皇五帝的说法才明确下来。不过典籍记载各有异同,并无定论。

我们来看三皇五帝在不同文献中的不同说法:

三皇:

燧人、伏羲、神农,(《尚书大传》,《帝王世纪》)

伏羲、女娲、神农(《史记·三皇本纪》——司马贞补,《春秋运斗枢》,《春秋元命苞》)

伏羲、祝融、神农(《风俗通义》)

伏羲、神农、黄帝(《三字经》)

有巢氏、燧人氏、知生氏,(《庄子》、《纲鉴易知录》)

伏羲,神农,共工(《通鉴外记》)

五帝:

太昊(伏羲)、炎帝、黄帝、少昊、颛顼(《礼记·月令》,《吕氏春秋》,《淮南子》)

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史记·五帝本记》,《世本》,《大戴礼记》,《易传》,《礼记》,《春秋国语》

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出自《资治通鉴外纪》。

少昊,颛顼,喾,尧,舜(《尚书·序》,《白虎通义》)

黄帝,庖牺(伏羲),神农,尧,舜(《战国策》)

史学大家司马迁,父亲是太史令司马谈,家学渊源。年轻时走遍长江黄河流域,考查风俗,访问古迹,采集传说,本着“疑则存疑,盖其慎也”的治学态度,在错综复杂、莫衷一是的上古历史中,“择其言尤雅者”,审定写作了《五帝本记》。

其以黄帝为首,次颛顼,再喾,尧,舜。其后历朝历代基本以此为准。

对于三皇五帝说,完全作为信史,恐难符合历史事实,但完全否定肯定是错误的。中国古史的神话与传说中,不但包含有很多有价值的文化内涵,而且也包含了那个时代的历史事实。

山西陶寺遗址的发掘。似乎也证实了传说和文献中尧都平阳的历史事实,有可能是传说中尧舜可能所在的地点。

燧人氏的传说反映了远古先民告别了茹毛饮血的生食阶段,开始使用火来加工食品,取暖御寒。

有巢氏的传说表明了远古先民开始告别洞穴生活和逐水草而居的迁徙不定的日子,开始走上了定居的农耕生活之路。而黄帝当是传说时代一位强大的部落联盟首领,是军事民主制时期英雄时代的一位伟大人物。

三皇五帝说在中华民族中已经上升到文化信仰的层面。我们所要做的,是发掘其中的深刻的文化内涵,从文献,考古,民族学,人类学等的角度去找到其含有的历史真实性和存在的历史价值,这应该是三皇五帝研究中最令人欣慰的了。

(图片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jj/16968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