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随卦如何宴息从陈抟的睡功聊聊

发布时间:2025/2/7 12:03:48   点击数:
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www.xxzywj.com/m/
我们说过,《周易》的作者子思,是思孟学派的代表人物。这个学派比较奇怪,因为他们的两位代表人物,子思和孟子,一个是儒家至圣先师孔子的嫡孙,一个是儒家的亚圣,按理说形象应该我们大多数人想象中的大儒一样。然而不是的。他们更像是一些修丹炼气的神秘道士。子思所写的《周易》,便是这样一部丹经。我们在《咸》卦中已经说过,他们是通过“无心之感”来感应真气的。无心谓之虚,“虚”,是这个门派的无上心法。“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这是荀子对这个门派心法的总结。接下来,我们看看这个门派的睡功丹法。一、蛰龙眠法说到睡功,最著名的要数道士陈抟。陈抟画像陈抟,字图南,号希夷先生,又号白云先生,精于易学和丹法,经常一睡数年,被称为“睡仙”。睡仙陈抟陈抟曾经作《蛰龙法》一首,揭示其睡功之妙:诗云“龙归元海,阳潜于阴。人曰蛰龙,我却蛰心。默藏其用,息之深深。白云高卧,世无知音。”白云高卧的白云先生陈抟注曰“希夷睡里行功,原本易《象》“向晦晏息”。向晦,夜也;晏息,睡也。睡时心无物欲之想,只一念神凝炁穴,久之自然关开、窍通、息现,百脉周行,如是睡去,惺惺然妙实无谁,奈世无知音何。”也就是说,陈抟的睡功,来自于《大象》对《随》卦的注解。“《随》,君子以向晦入晏息”。我们说过,《大象》的作者也属于思孟学派,和《周易》的作者子思一样,都是一些服气炼丹的方士。《大象》所揭示的“向晦入晏息”,便是思孟学派的正宗睡功。曲肱枕之,乐在其中的睡功二、《大象》的睡功诀窍张三丰曾在《蛰龙法跋》中解释了《随》卦的睡功秘诀,在于《大象》所传的一个“入”字。“《随》之象辞曰:‘君子以向晦入宴息。’夫不曰‘向晦宴息’,而曰‘入宴息’者,其妙处正在‘入’字,入即睡法也。以神入炁穴,坐卧皆有睡功,又何必高枕石头眠哉!”张三丰为此还作《蛰龙吟》诗,赞叹睡功之妙:睡神仙,睡神仙,石根高卧忘其年。三光沉沦性儿圆。气气归玄窍,息息任天然,莫散乱,须安恬,温养得汞性儿圆,等待他铅花儿现。无走失,有防闲,真火候,运中间。行七返,不艰难,炼九还,何嗟叹,静观龙虎战场战,暗把阴阳颠倒颠。人言我是朦胧汉,我却眠兮眠未眠。学就了真卧禅,养就了真胎元,卧龙一起便升天。此蛰法,是谁传?曲肱而枕自尼山,乐在其中无人谙。五龙飞跃出深潭。天将此法传图南,图南一脉谁能继,邋遢道人张丰仙。又有《渔父词》一首,同样也是描述蛰龙睡功之妙:蛰法无声且有声,声声说与内心听,神默默,炁冥冥,蛰龙虽睡睡还醒。张三丰苏东坡亦知晓《随》卦“晏息”之法,他在《养生论》中说“视鼻端白,数出入息,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数至数百,此心寂然,此身兀然,与虚空等,不烦禁制,自然不动;数至数千,或不能数,则有一法,其名曰《随》,与息俱出,复与俱入;或觉此息,从毛窍中,八万四千,云蒸雾散。无始以来,诸病自除,诸障渐灭,自然明悟;譬如盲人,忽然有眼,此时何用,求人指路”。苏东坡养生论的宴息之法三、《周易.随》卦解析前面说过,陈抟的蛰龙睡功来自于《大象》的一句“向晦入宴息”,而《大象》则是完全按照《周易》的本意来解释的。细观《周易》的《随》卦之象,正包含了陈抟的蛰龙睡功诀窍。《随》的卦象,上卦兑居西方,有西宫白虎之象;下卦震居东方,有东宫青龙之象。东宫青龙在下,西宫白虎在上,龙为阳,虎为阴,阴阳颠倒,正是张三丰诗中所说的“细观龙虎战场战,暗把阴阳颠倒颠”。《随》卦有龙虎之象下卦震为龙,自古丹家皆以龙喻心和元神(详见《乾》卦解析),陈抟诗中所说的“龙归元海,阳潜于阴”,指的就是《随》的卦象中,震卦之龙位于卦体下方,上卦兑为泽,龙藏泽下,故有蛰龙之象。《彖》云“《随》,刚来而下柔”,即“阳潜于阴”也。据说是陈抟所传的无极图子思将龙在泽下的卦象命名为《随》,寓意着蛰心以随顺。管子《白心》云:“上之随天,其次随人。人不倡不和,天不始不随。”也是强调心法中“随”的重要,君子蛰心晏息,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故《彖》曰“天下随时”。“随”的精义在于凝神入炁穴,神炁相依,心息相随,似睡非睡,故名曰“随”,即思孟学派的睡功心法也。本文为“也说《参同契》”系列之不知道第N集,欲知前事后事如何,且听上回下回分解。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jj/16972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