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金玉良言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

发布时间:2019/4/17 18:52:53   点击数:
医院订阅哦!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出自荀子《荀子·荣辱》,这句话大意是:跟人有礼貌的说话,比较尊敬的讲话,让人感觉比布帛还要温暖。跟别人讲话尖酸刻薄,恶语伤人,会给对方的心理带来很大的伤害,比用长矛利戟刺人还要严重。

赏析

  言语可以给人带来愉悦,也可以给人带来痛苦。这几句以善言暖于布帛,恶言深于矛戟作比,形象准确地说明了这种感觉意识。这种以物质喻精神的方法可以学习;也可直接用"与人善言,暖于布帛"表达关心、爱护的语言给人们带来的温暖,用"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表达恶言恶语给人们带来的巨大伤害,告诫人们切不可恶语伤人。

  荀子(约公元前年-公元前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山西安泽人,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被后世尊称为“后圣”。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亦因为他的两名弟子为法家代表人物,使历代有部分学者怀疑荀子是否属于儒家学者,荀子也因其弟子而在中国历史上受到许多学者猛烈抨击。   

  荀子也是第一个使用赋的名称和用问答体写赋的人,同屈原一起被称为“辞赋之祖”。

《荀子·荣辱》

  《荀子·荣辱》阐述了恭俭的作用、荣辱的根区别和安顾利害的基本状态。以及通过对一些现象的分析,指出小人肆意妄行,争强斗狠,虽欲求荣,实际所获得的却是莫大耻辱,这是由于他们不自知、不知命的缘故。君子和小人的先天因素没有不同,只是由于环境、修持内容的不同,才使彼此分道扬镳。人们不应放纵欲望、要有长远打算的道理。最后说明是礼义让人各安其守、杜绝非分之想的有力武器。    

  荀子是中国历史第一个最早比较系统阐述荣辱观的人,荀子的荣辱观主要分荣辱观的本质论、本源论、价值论、结构论、实践论、修养论六个方面,并且他在修养论里还提出如何建设荣辱观,他主张遵循礼法、尊重师教、树立表率、重视社会环境、注重理论学习、注重实践等六个方面。荀子把荣与辱各分为两个方面:义荣、势荣;义辱、势辱。

  仔细思量,多少的怨恨、争斗皆是因为恶语伤人而引发,一点小干戈可能因为一句伤人恶语而演变成大灾祸。其实,伤人恶语除了制造怨恨和伤害外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相反,出言以善我们能广结善缘,在我们遇到困难时才会有人伸出援助之手。人人出言以善,则能使社会变得更加安定祥和。

来源:江西文明网

本栏目编辑:汪增泽

责任编辑:李芳

赞赏

长按







































浙江白癜风医院
看白癜风的医院哪个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jj/17351.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