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教育学人物大全

发布时间:2019/7/15 14:44:25   点击数:

教育学人物大全

领域

姓名

国籍

主要理论及观点

教育的起源

神话起源

朱熹

1.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有人格化的神所创造的。

2.教育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神或顺从天。

3.所有宗教都持这种观点。

生物起源

利托尔诺、

沛西能

法国

英国

1.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2.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而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的社会现象。其错误在于没有把握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

心理起源

孟禄

美国

1.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2.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劳动(社会)起源学说

米丁斯基、

凯洛夫

前苏联

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辨证统一。

教育学萌芽阶段

中国古代萌芽阶段

孔子

春秋

鲁国人

1.孔子的学说的核心是“仁”和“礼”

2.教育对象上主张“有教无类”

3.学习内容:“文、行、忠、信”,科目:诗、书、礼、易、乐、春秋,教育内容偏重社会人事、文事。

4.教学原则和方法: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学思行相结合、温故知新

5.德育:立志、克己、力行、中庸、内省、改过

《论语》:“学”“思”“习”“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为人师表(榜样示范):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巩固性教学原则

“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个别教学形式因材施教原则

《论语》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创设问题情境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孟子

战国

鲁国人

1.性善论

2.教育目的在于“明人伦”

3.内发论的代表人物,主张性善论,“万物皆有备有我”

荀子

战国末赵国

1.性恶论,化性起伪:用礼义法度等去化导人的自然本性,即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树立道德观念。

2.学习是“闻”“见”“知”“行”的过程

3.外铄论

4.片面强调学生对教师的遵从。“言而不称师,谓之畔;教而不称师,谓之倍”

韩非

战国末期

1.性恶论

2.“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乐正克

战国时鲁国人

1.《学记》是第一本教育教学专著,比西方早多年。

2.《学记》中,“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反应了教育和政治的关系

3.教育的重要性:“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4.学记的教育思想有“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豫时孙摩”、“启发诱导”、“长善救失”、“学不躐等”

墨翟

战国初期宋国人

与儒家并称“显学”

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兼士”或“贤士”,即培养为理想社会——“贤人政治”或“仁政德治”而服务的人。

施教过程中应顾及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做到“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量力性原则

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于人性形成的重要作用。他提出了著名的“素丝说”。

在教育内容方面,墨子除了主张进行政治和道德教育、文史知识教育之外,还特别重视科学技术知识教育和培养思维能力的教育。

在教育原则和方法上,墨子不赞同儒家“拱己以待”的方法,而是提倡“虽不叩必鸣”,应该积极主动地去说教。

他重视实践在教育中的作用,认为“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董仲舒

西汉

1.三大文教政策:独尊儒术,设立太学(培养人才),加强选举的严格管理

2.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内容

杨雄

西汉

学者,所以修性也

师者,人之模范也

大人之学也为道

4.君子强学而力行

王充

东汉

决定人性的因素有三方面:正性(五常:仁义礼智信,作为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标志)随性(随父母之性)遭性(强调胎教)

教育的作用在于决定人性的发展方向

教育是使人实现其天赋价值,使人成为真正人的手段

“筋骨之力,不如仁义之力荣也”教育对改造社会作用,更重视知识的力量(仁义之力就是道德和知识的力量)

培养目标:文吏-儒生-通人-文人-鸿儒

在中国教育史上,首次明确提出就应培养创造性的学术理论人才

分辨知识真伪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坚持“效验”“有证”的原则

“问难”“距师”敢于提出质疑

西方萌芽阶段

苏格拉底

古希腊

1.“美德即知识”“美德是否可教”

2.产婆术,倡导用启发智能的问答法使学生获得真理

柏拉图

古希腊

1.《理想国》——教育应当因人而异。(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2.“遗传决定论”的儿童发展观——“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

3.按照知、情、意的发展优势规划培养目标

4.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哲学王

5.重视对儿童的早期教育,主张男女教育平等

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

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政治学》

第一个提出按年龄进行教育(即第一个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

《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昆体良

古罗马

1.《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世上第一部研究系统的教学方法论著。

2.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被公认为是西方教育史上的伟大教育家,是第一位教学理论家和教学法专家。

3.最早提出分班教学的思想。班级授课制的萌芽。

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培根

英国

1.年,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的科学分类中,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了出来。

2.归纳法

教育学学科建立

夸美纽斯

捷克

1.年《大教学论》,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2.“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3.班级授课制。最先在《大教学论》中对“班级授课制”进行论述,奠定了现代班级授课制教学基本形式的基础

4.教学原则——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自觉性等

5.“教师是阳光下最神圣的职业”

6.近代资产阶级教育学的奠基人之一

7.教育适应自然

卢梭

法国

1.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

2.卢梭《爱弥尔》提出“自然教育”,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求得儿童顺其自然的发展。

康德

德国

1.最早讲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的第一人

2.教育思想体现在《康德论教育》

3.教育是对人的本性进行适当的控制,“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

4.《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

裴斯泰洛奇

瑞士

1.在《林哈德和葛笃德》中,首次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

2.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强调自然本性,希望教育按照人的本性。(卢梭、福禄贝尔)

3.师范教育奠基人

洛克

英国

1.“白板说”“教育万能论”年出版《教育漫画》“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之八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2.绅士教育,主张在家庭内实施

3.儿童发展的环境决定论;“棍棒底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

斯宾塞

英国

提倡科学教育,《教育论》

2.教育的目的是为“完满生活做准备”

3.生活准备说和知识价值论

4.《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最早提出“课程”一词

赫胥黎

英国

自然科学家和教育家

《科学与教育》

对传统教育进行批判,认为当时学校提供的教育“实在是近于完全没有教育”

倡导科学教育与自由教育

规范教育学建立

赫尔巴特

德国

1.年,《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2.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3.《教育学讲授纲要》,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一门科学,并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4.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

5主要观点

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①教师中心②课堂中心③教材中心

教育性教学原则,不承认“无教育的教学”,提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道德,即德育的教育性。

教学四阶段论: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学生席勒提出五段教学法:预备、提示、联系、统合、应用

突出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

在教学上,把哲学中的统觉观念移过来,唤起心中已有的观念

杜威

美国

1.提出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出版《民主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学生克伯屈出版《设计教学法》,提倡活动课。

2.现代教育代言人以①儿童中心②活动中心③经验中心

3.最主要的教育观点是:教育来源于生活

4.主要思想

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

教育无目的论“教育过程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自己的目的。”

从做中学,思维五步说或五步探究教学法⑴疑难⑵分析⑶假设⑷检验和评价⑸结论

福禄贝尔

德国

1.“幼儿园教育之父”,年建立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

2.教育四原则

统一原则

教育顺应自然

发展原则

创造原则

3.儿童“自动”发展思想

4.作业教学和恩物教学

5.游戏理论——强调游戏的重要性

20世纪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

实验教育学

梅伊曼、

拉伊

德国

1.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2.梅伊曼《实验教育学纲要》,拉伊《实验教育学》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

文化教育学

狄尔泰、斯普兰格、利特

德国

1.又叫精神科学教育学兴起于19世纪末

2.代表著作《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教育与文化》

实用主义教育学

杜威、克伯屈

美国

1.19世纪末20世纪初

2.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设计教学法》

批判教育学

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布厄迪尔

1.20世纪70年代

代表作《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教育与权力》、《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克鲁普斯卡娅

1.《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学问题的著作。

凯洛夫

苏联

1.年主编《教育学》是世上第一本指导社会主义教育实践的理论著作,是对我国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书。世界上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2.传统教学论,偏重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3.提出“课的类型”,以传授系统知识为主要任务,将课划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加里宁

苏联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论共产主义教育》

马卡连柯

前苏联

1.“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量可能的尊重一个人”

2.建设学生集体应该从善于向学生提出要求开始

3.《论共产主义教育》《教育诗》

4.平行教育原则

5.







































北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就够了
治疗白癜风去哪家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jj/17562.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