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美德文化卧谈ldquo人伦五常rd

发布时间:2022/3/5 18:07:50   点击数:

美德文化

优秀传统

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基因,

坚定学生文化自信。

弘扬

传承

说文解字

FamousQuotes

“信”是儒家“五常”之一,历来被认为是修身之本。“信”是个会意字,“信”的简化字,左边是人,右面是言,合在一起,最初表示一个人所说的话真实可信。

“信”的异体字“訫”,左边是言,右边是心。也就是说,一个人所说的话皆是由心而出,也是言语真实的意思。言语真实便是不虚诈,不欺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诚实、诚信。这样的品质在行为上表现出来,就是讲信用。《资治通鉴》:“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人不信不立,国不信不强。《论语》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青年学生要涵养仁心、仁义,锤炼高尚品德。如《大学》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名言精选

FamousQuotes

1.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

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

3.民无信不立。

——论语

4.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孟子

5.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

——荀子

6.君子不失口于人,故言足信也。

——礼记表记

7.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礼记儒行

8.人先信而后求能。

——刘安

9.推诚而不欺,守信而不疑。

——林逋

10.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保国。

——司马光

成语精选

FamousQuotes

1.信而有征:信,确实。征,征验,证据。可靠而且有证据。出自于《左传?昭公八年》:君子之言,信而有征。

2.信赏必罚:信,真实不欺。有功劳的一定奖赏,有罪过的一定惩罚。形容赏罚严明。出自于《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信赏必罚,其足以战。

3.信守不渝:坚守信用不变。

4.信受奉行:信,信仰。奉,执行。接受教诲,虔敬奉行。比喻坚信不移,奉行不悖。出自于《仁王经?末》: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5.信以为本:信,诚实。以诚实可信作为处世的根本。指言行要遵守信用。出自于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九年》:武将信以为本,循而行之。

6.大信不约:真正讲信义,不在于订约盟誓。出自于《礼记?学记》:大道不器,大信不约。

7.笃信好学:笃信,忠实地信仰。指对道德和事业抱有坚定的信心,勤学好问。出自于《论语?泰伯》: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8.惇信明义:惇,重视。信,诚实。重视信实,明白理义。出自于《尚书?武成》:惇信明义,崇德报功。

9.言信行果: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同“言必信,行必果”。出自于梁启超《近世第一大哲康德之学说?发端及其略传》:正直谨严,言信行果。

10.抱柱之信:用以表示坚守信约。出自于《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史记?苏秦列传》:信如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柱而死。唐?李白《长干行》诗: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信”的小故事

FamousQuotes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THEEND-

素材来源:李睿扬

网络编辑:杨清平

责任编辑:王怀雨

审核:孙承俊

投稿邮箱:sthjgcfy

.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my/16657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