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darr周启荣中学生都能判刘向

发布时间:2022/5/14 14:02:34   点击数:
脸上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pf.39.net/bdfyy/zjdy/190122/6820983.html

……(略,关于荀子是材性资朴论非性恶论)

周炽成老师和林老师的贡献是:给学界提供靶子。我往后要写荀子,真没那么多废话可说,但先驳论周老师,字有了;再驳论林博士,又字有了;再谈谈我对性朴与性恶的一致性,字就可以了,一万字成。没有他们的靶子,凑字数比较难。

林博士看周老师截图划线部分,不用拐弯,不能对刘向有罪推论。

按照荀子“性是与生具有、不事不学而然”之能力(本能)的概念定义,又按照荀子讲“善—恶”分别的概念定义,又套上荀子“性恶”断言命题以及荀子讲“材性资朴无礼义文理,背资朴作坏,基资朴作好”的章句,利用初一的数学知识(见链接),或初二的命题推理之逻辑论,思考一下“材性资朴无礼义文理”又如何材性有“偏险悖乱”自恶或作恶了?作恶是不是就等于性恶?至于“材性资朴无礼义文理”又如何材性有“正理平治”自善或作善?作善是不是就是等于性善?至于道德善状是伦值>〇,道德恶状是伦值<〇,荀子说的资朴无礼义文理是伦值=〇,且荀子反复说性伪分、性伪合,那么荀子究竟认为善恶在性还是在伪?性究竟是伦值为〇否?究竟是荀子脑残还是我们糊涂?且三百思吧。同时,也要好好考察先秦儒家就“人性有无礼义谓性善不善”以及董子以后日益变抽象“善—恶”对立之“性善—性恶”太极框子及“性善恶混(浑)”通行结论之浮出,想想为什么?动点中学数学或逻辑常识,且仔细过滤先秦秦汉细微史料,只有这样,才不会抱定年来“善—恶”之间非此即彼之语言对仗逻辑感觉良好、孟荀书籍阅读感觉畅通良好、先秦思想史具体知识感觉良好,尤其囫囵吞枣读古书及今语演绎概念感觉良好。有些问题,信不信由你,严密章句推理、义理疏通、文献查证、历史考辨,岂是匆忙翻阅检索一下资料就搞定了,岂有此易也,那就不会此案到此逾年了。此若亚里士多德落体定律,最关键处找到,稳如泰山的虚妄常识一勘即破。另外,《孔子家语》有句“善人—不善人”在刘向《说苑》改作“善人—恶人”,《周易》“积善—积不善”在《说苑》改作“积善……积恶”,贾谊《新书》“正人—不正人”在《后汉书》改作“善人—恶人”,皆是“善—不善”对说改“善—恶”对说之案例。另《说苑》非“善—不善”对言的“敢于不善人”句,此“不善人”如荀书《性恶》末段同类型的“不善人”,但未改“恶人”。这等汉儒“善不善?善恶”话语改动案例,值得参考,大家不要少见多怪、大惊小怪(见链接)。最后,荀书说“材性资朴”的章句,以前国人年若睁眼瞎视而不见(包括于美荀卿的董子言质朴未善云云),现在大家日益闻噪开眼看到了,甚至不否认了,甚至于材性资朴无礼义乃至无善恶的句子义理也不否认了……惊讶中不否认的半推半就还绕“性恶”圈圈或其他,完全否认的当然另有主张,此世间法未必与荀况有关,而是太惊人下巴与眉头,阿弥陀佛吧。——林桂榛.03.31微剧本:邯郸追风寻亲少年的风影在台儿庄汴水泗水流……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初一数学知识,有利于罗素说的概念逻辑分析,不能概念糊涂账浑水摸鱼。荀况达到了初中逻辑水平,孟轲达到了耶稣精神水平,必须正视各自领域的水平。

质疑“非性恶”之论学提纲——专致质疑者周启荣教授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my/16690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