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名言 >> 临门一脚个人修养对外部环境的积极影响
前人启清源,后人振芳生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晋代傅玄在《太子少傅箴》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又说“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和荀子也有类似的思想,《论语》云“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荀子在《劝学》里说“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古人告诉我们,环境对个人成长很重要,但个人同样可以通过自身的修养、才能等影响他人,改变环境。
作为担当中国复兴大任的有为青年,你对此是如何认知与理解的?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字。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又说“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但是内在因素才是决定事物根本之所在。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解读]己欲立而立人,足欲达而达人”源自《论语》中《雍也》篇。自己立身修德,也要让别人立身修德。自己通达事理也要让别人通达事理。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解读]宝玉藏在山中,连山上的草木也显得滋润;珍珠产在深渊里,连涯岸也业得不干枯。学问、韬略藏于胸中,自然会行为举止不俗,气魄风格不凡。若无内才,即使有漂亮的外表,也只是个凡夫俗子
本题属于新材料作文题,带有较为明显的思辨性。傅玄的话包含两个含义,前两句强调环境对个人修养、成才的重要性,这两句广为人知。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后两句,“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这两句强调的是个人应积极主动改变环境,进而实现人生价值。《论语》中的思想和荀子的观点更印证了个人价值的真正含义。本材料的启示意义在于:“躺平”“躺成”不是当代青年该有的样子,当代青年应以天下为己任,具有宽广的襟怀,用自己的才能与人格魅力辐射周围,影响他人,影响环境,而不是被动地受环境影响,应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本次作文应重点阐述个人修养对外部环境的积极影响,突出个人主观能动性。若从环境对个人的影响,强调环境的重要性,则属于非核心立意。
前人启清源,后人振芳生
古语有言:"屈平、宋玉导清源于前,相如、贾谊振芳尘于后。英辞润金玉,高义薄云天。这句话生动地向我们诠释了良好环境对个人成长的熏陶作用。作为担当中国复兴的有为青年,你我应主动为自己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不断提升自我,然后再去影响下一代,去传承我们宝贵的时代品质。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我们要主动找到并融入一个良好的环境,汲取其中的营养。所谓“良好的环境”必不是指物质环境,而应是精神环境。孟母三迁的故事不必多说,只是感叹现代科技的发达让精神熏陶变得容易许多,尤其是立足于现如今这个时代。全民抗疫磨难重重,但众人团结一心,齐心协力;国家边防生死危机,但有人曾说"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文化保护长路漫漫,但有人甘愿枕梦黄沙守一方神....站在时代的浪潮里回顾无数个历史节点,这就是最好的时代。新一代青年在这里饱受前辈思想熏陶,在如斯环境里踔厉奋发,整装待发,强定地走向未来。
“岭深常得蛟龙在,梧高自有凤凰栖”。我们应在良好的环境中不断提升自我,才有机会实现伟大抱负,接过时代的接力棒。百年前一场五四惊雷,激荡人间。在无数革命先烈的精神熏陶下,青年们走上街头奋起反抗。-句“铁肩担道义,双手著文章”说出了陈独秀对青年的殷殿期盼,一首《青春之歌》颂出了李大钊对青年的热切希望一-事实如君所愿,这份精神环境的熏陶不光作用于当时,更至今日。留守女孩钟芳蓉,不慕"钱景",高分报考北大考古专业,愿为理想献身;大一男孩刘上,自制火箭并成功发射,愿将热爱践行为事业----还有天数个他们,无数个你我,新时代有为青年们始终没有忘记初心,在最好的环境里打磨最好的自己,勇敢地实现理想,担负起祖国复兴大任。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只有当我们提升到一定境界时,我们才有机会为下一代人提供良好的环境,影响他人。余光中先生有言:"下次你路过,人间已无我,而我的国家,依然是五岳向上,一切江河滚滚东流,向着热腾腾的太阳,跟你一-样。”诚哉斯言,只有你我为下一代人提供良好的环境供其成长,时代这艘大船才会向着明日永不停息地驶去,他们也会像你我一样扬起风帆,勇担重任,去乘风破浪。
我们深知,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前辈既已为你我营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我们自当不留余力地去提升自我,甚至去创造更好环境,再去影响他人,时代的火焰永远在燃烧,责任与品质代代相传。
文章来源:
本文由凌云语文编辑
致原创作者: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my/167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