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诗经作为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值得我们去

发布时间:2024/5/8 11:00:36   点击数:

在文学史上,《诗经》原本称《诗》,汉武帝将它例入五经之后称《诗经》,这一名称一直沿用到今天,它是先秦时期的的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古典文学的起点,开创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为抒情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它的来源广泛,所以作者非一人。而关于《诗经》的主要编集者,流传着孔子删诗、王者采诗、周朝太师编定三种说法,至今尚无定论。

《诗经》的成书年代是春秋时期,包括西周初期至到春秋中期约六百年的三百零五首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称《国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桧》《齐》《魏》《唐》《秦》《豳》《陈》《曹》十五组一百六十篇,所以又称“十五国风”。这部分占的比例最大,艺术成就与艺术价值也最高,是《诗经》的核心部分。

《雅》包括《大雅》《小雅》,共计一百零五篇。是周王朝所在地王畿地区的诗歌,主要内容是祈丰年、颂祖德。《颂》包括《周颂》《鲁颂》《商颂》,共计四十篇。主要内容是歌颂周代统治者和先公先王。

从总体来看,《诗经》展现了周代六百多年的社会变化,全面展示了当时的社会面貌,风俗文化、政治制度、气候环境,以及那时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了周王朝从兴盛到衰败的过程。因此,《诗经》无论是在文学、历史、文化还是考古、风俗,甚至动植物的研究等领域都有基础性的意义。

在当时的那个年代,《国风》属于流行歌曲,带有各地的地方色彩,从内容上看,这些民歌语言质朴,通过描述劳动者春耕秋种、男欢女爱的真实生活场景,以此要求要求后妃要像黄帝的夫人嫘祖一样,不但要起到带头作用,还要懂得勤俭节约。《国风》里边有很多优秀的作品,常用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而这一手法对我国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出现了很多极其优秀的作品。

《诗经》里的语言既丰富而又多彩,先秦诸子,引用《诗经》的不在少数,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直到今天,有些词汇还在使用,这足以说明《诗经》的语言丰富精练,且对我国民族语言的发展有较大的贡献,成为研究古汉语者的必读之书。

孔子在教育他的学生时,曾经说过,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诗经》的特点的话,那就是思想纯正,没有邪念。他还说“不学诗,无以言。”孔子认为《诗经》不但容易记住,而且包含古代先贤之道,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必读书籍,同时也是一个人锻炼口才的有效书籍。

在今天,《诗经》的影响已经遍及全球。我们的邻国日本、朝鲜、越南等很早就传入汉译《诗经》。到了18世纪,陆续出现了法文、德文、英文、俄文等译本。所以,《诗经》是值得我们去阅读的一部经典。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my/16908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