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评价 >> 展览简介先秦文学大师荀子
荀子是战国末期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以儒家思想为内核,吸取了道、墨、名、法诸家之长,建立了自己博大的思想体系,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也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
展览荀子部分图片
荀子的文章,和其他先秦诸子的哲理散文一样,也是独具风格的。它既不像《老子》用辩证法思想贯穿始终;也不像《墨子》用形式逻辑进行推理;既不像《庄子》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也不像《孟子》具有雄辩家的特点。他是在老老实实地讲述道理,文字朴实浑厚、详尽严谨,句式整齐,常用日常事物来比喻,深入浅出,使深奥的理论变得浅显易懂,这一切构成了荀子文章的特色。有人曾将《荀子》一书概括为“学者之文”。
《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集中体现了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劝学》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章,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绝无枯燥的学究之气。这也是它传诵千年、经久不衰的原因。走进河北文学馆一楼古代文学展厅部分,就可以看到用麻绳串编而成的巨幅竹简——《劝学》。展览全文展示了这篇名作,使观众可以零距离欣赏大师卓绝的文采。
巨幅竹简《劝学》
在文学创新方面,荀子也有着开创性功绩。他是第一个使用“赋”的名称和用问答体写“赋”的人,文学史上,把荀子与屈原并列为辞赋之祖。所谓“辞赋”,就是由屈原的“楚辞”和荀子的“赋”各取一字合成的。他采用当时民歌形式写的《成相篇》是一篇可以演唱的民谣式曲艺作品,因而荀子又被看作是弹词之祖。
河北文学馆
河北文学馆免费开放。
投稿邮箱:hbwxg
sina.cn开馆时间:周三到周日上午9:00~11:30
下午14:00~17:00
周一、周二闭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