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这是《荀子.劝学》中的一段名言。
注释。形:显露、表现出来。邪:音、义都与“也”同。
译文如下:
声音不能因为细小就不被人听见,行为不会因为隐蔽就不显露出来。美玉藏在山中而草木都显得滋润,深渊里生了珍珠山崖就不再干枯。人做好事不会积累得越来越多吗?怎么能不被人知道呢?
《劝学》是《荀子》一书的开篇之作,是专门讨论学习问题的一篇专论。在学习方面,荀子有不少精辟的见解,其中重视积累是一个重要观点。荀子认为,学习必须持之以恒,注重日积月累,只要锲而不舍,用心专一,一定会有所成就。
荀子的文章善用比喻,且运用得十分灵活,这样就把本来抽象的道理转化成鲜明的形象。所以,阅读荀子之文,在视觉与听觉两反面都会获得美的享受。
编辑:黄亚鹏蔡畅
欢迎投稿或提供新闻线索,请联系;;
请白癜风是怎么样引起的中科品牌影响力企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pj/160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