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21世纪的荀子与中华经典研究

发布时间:2019/12/31 20:28:40   点击数:

[澳]李瑞智(ReginaldLittle)著

李书仓译

译者按:《21世纪的荀子与中华经典研究》(“The21stCenturyStudyofXunziandtheChineseClassics”)系澳大利亚资深外交家、国际儒联副会长、中西比较文化学者、前邦德大学教授李瑞智先生于年在山东举办的一次国际儒学研讨会上的英文发言稿(目前尚未公开发表)。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作者通过比较研究认为,两千多年前荀子生活的战国后期经秦到汉朝建立的时期与当今社会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从文化传统的角度,作者认为士人、君子、圣贤、文明的中国-东南亚模式正在兴起,理性、科学、变革以及进步的盎格鲁-美利坚模式正在衰落。同时,作者发现,与《论语》《道德经》《易经》一样同为中华经典的《荀子》研究尚未引起国内外研究者应有的重视。荀子作品具有中国古典文献中鲜有的探索性、反思性和分析性。荀子在人类面临重大挑战、各方均在寻求变革、社会发展高度不确定时期发现并明示的根本性问题具有紧密的时代关联性。

国际儒联副会长李瑞智(ReginaldLittle)

一、概述

30年来,伴随着全球变革,中国民众重拾对古典及历史文献的兴趣。而在国际上,盎格鲁—美利坚权威日渐式微,新的全球秩序正在形成,因此,将两千多年前古代中国的战国末期和当今世界的相似之处做一个比较,将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很可能中国早期的伟大思想家,比如荀子,其作品将会被研读以指导应对未来的各种问题与挑战。

亚洲之外,很少有人意识到可以用中国这种独特的传统智慧去启发当今社会。此外,西方思想中的某种危机意识使得西方列强的混乱和没落看似无法逆转。从根本上来讲,西方思想来源于抽象、理性及希腊哲学的信条。然而,近几个世纪以来它已经服从于一种肤浅的企业帝国主义金融优先权,《自由资本主义的失败和西方经济的解体》(TheFailureofLaissezFaireCapitalismandEconomicDissolutionoftheWest,)已对它的没落进行了明确而又详细的阐述。

TheFailureofLaissezFaireCapitalismandEconomicDissolutionoftheWestbyPaulCraigRoberts

不管领导的角色需要多么谨小慎微,中国不得不扮演这样的角色以平复企业帝国主义文化造成的诸多伤害,尤其是对自然环境和有机生命形式而言,更应如此。科学农业、合成药物和加工食品系统无处不在的发展已经对它们造成了伤害,各式各样的挑战终将使双方文化、教育准则以及传统方面的主要差距浮出水面。

在此背景下,荀子著作强有力的推论性、反省性和分析性等得以凸显。首先引人注意的是这些与中国古典文献有着某些共同特征的作品,比如《论语》《道德经》和《易经》。它们的风格也很独特,少了些暗示性,多了些确凿性,这对西方读者有巨大的吸引力。翻阅几章便知它们有一种独特的权威性。当中国的领导者期待用他们自己的文化去解决盎格鲁—美利坚几百年的全球秩序及其独特的企业帝国主义遗留下的棘手问题时,这些章节强调的品质可能具有特别的相关性。

基于上述思考,我选择了第1、2、16、17章进行读解,其中有两章重点讨论社会成员的养成教育,一章讨论社会集体艰困时期的现实需求,还有一章定义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的“赋予”以及人类社会所应有的对于自然的“敬畏”问题。也许有人认为其他章节更加重要,但是这几个章节与当代人类面临的诸多挑战密切相关,更何况对于那些言必称“普世价值”的西方人士来说这些又是极其陌生的。

这些特质凸显了人们在面对诸如《荀子》这样的中国古典文献的新兴角色而要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同时,这也预示了那些不能理解它们又惯于使用权威的人的失败。

二、当今世界

年,也就是31年前,我参加了由孔子基金会(TheConfuciusFoundation)组织的第一届曲阜国际儒学研讨会。这31年的时光也许更甚于中国历史上最动荡的时期——自公元前年秦朝建立到公元前年汉朝建立的15年。过去31年见证了当今全球秩序令人瞩目的转变,从一个以盎格鲁—美利坚为主导的全球秩序转变为一个以中国经济、金融和政治崛起为基础的世界格局,尽管这一崛起和优势初露端倪且小心翼翼,但这对中国的政治和文化领导者来说可能并无稀奇,因为他们对中国文化和历史有着深入的了解。

出乎任何人的预期,中国已经处于全球经济的领导地位且具有持续性的政治影响力。简单来讲,盎格鲁—美利坚金融和政治大国的权威和信用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瓦解,而这是他们自己一手造成的。与此同时,中国还有东亚及东南亚其他国家正在和平崛起。中国的和平崛起从很多方面挑战了全球秩序赖以构建的假说,同时,这也把中国领导人推向了全球“责任人”的角色,这比任何中国人可能预料或希望的时间点要早得多。其中,文化和教育领域面临的挑战最为根本和深刻。

自毛泽东开始,现代中国的领导者都熟知和精通中国古典文献,任何对他们感兴趣的人都会对此有着深刻印象。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这些古典文献在各个社会阶层中具有持续广泛的影响。现在,人们逐渐重拾对早期机械学习中国古典文献传统形式的兴趣,可能同样值得注意的事实是,日本和其他东亚社会早期经济的崛起受到了许多价值观和实践的启发,这些价值观和实践只有用中国古典教育和文化的思想方法才能解释得通。

在上述环境下,荀子的作品因以下几个独有的特点而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中国古典中鲜有的探索性、反思性和分析性;与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秩序的时代的紧密联系性;对建立这一新秩序思想上的贡献;与许多可能急需引起注意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对建立任何新的全球秩序都至关重要的学习和修身优先原则。

任何对《荀子》现代适切性的探索都会立即面临许多阻碍,包括:《荀子》并不是东西方重点大学集中或优先研究的对象;现存的主流中国古典研究并没有把《荀子》放在首位;东西方有很多人仍然在热衷于研究《论语》《道德经》和《易经》;《荀子》与许多西方思想的确定性对立和矛盾;《荀子》包含其他中国古典和历史没有涉及的知识。

以下是作为一个外国人的“他者”思考,基于中国古典的语境以及中国领导人试图运用中国传统智慧解决当今挑战的背景,他开始致力于荀子的研究。

有趣且息息相关的是,荀子提供了一个多样性、有深度和智慧的范例。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它贯穿了中国政治历史并且在最困难的形势下能够启迪思想,激发洞见,高效行动。这篇论文以下内容的目标就是辨识《荀子》思想中的此类例证。

三、劝学(第1章)

正如孔子的《论语》是以“活到老、学到老”和学以致用的乐趣开篇,《荀子》也是以标题“劝学”开篇的。第一行: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然后第一章围绕几个诗歌和文学段落进行,其目的似乎在于确立“学习”作为一种自然力量,它有益于所有人,是纠正人类性格缺陷的唯一方法。

在这一章的第八部分,首先展开讲述了如何进行“学习”这一伟事。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兮,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第九部分继续上述分析并指出:缜密备学的结果带给人们以更加温和的可靠之感。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第12部分进一步解释道: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

一般的英语读者如果对中国古典没有深入的了解是不可能被这些相关的篇章打动的,这是因为:这一类型的中文译成英文后词不达意,西方对机械学习方式根深蒂固且草率的敌对态度并对中国古典及其教学的普遍忽视于是想当然地认为西方优越性的知识壁垒的政治教导,整个西方忽视中国古典机械学习。

因此,在东西方社会,对荀子作品重拾兴趣可能多少都会呈现出对比鲜明的不同特点。荀子的观点可以加深和增强亚洲人对传统学习方式的感情,而在西方,情况可能恰恰相反。根深蒂固的偏见使荀子的价值观和优先顺序说轻易受到嘲讽。情况通常是这样的,西方人认为其“确定性”有不可挑战的权威,这种信念很可能使其处于劣势,因为它忽视了做出必要的努力去理解亚洲按自己的方式在自己的历史文化环境下的发展理念。

几乎毫无疑问的是,中国和亚洲严谨治学的传统对其和平崛起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而在西方的评论中却普遍忽视了这个因素。美国人从忙于战场上的胜利(或失败)到稍稍认识到市场或许是一个更加重要的决策战场,然而对于教室才是根本的和最终的决策场所的论述却少得可怜。在这种情形下,尽管荀子的观点具有非常高的指导性,但它可能对那些少数期望更好理解中国古典教义重要性的西方评论员和领导层形成一个新的障碍和干扰。

第一章第12部分重点强调了“智者”的重要性以及一些礼制原则,以指导和方便初学者的学习进程,这对以英语为母语的读者来说可能看起来更加容易理解,但一提到“礼仪原则”(ritualprinciples)则效果全无。还有一个常识难以回避,即荀子的语言需要在一个丰富的文化和传统的背景下才能被理解,但是这对于外国人来说绝非易事。

总而言之,荀子把学习放在优先位置的观点,并以独特的方式诠释、激励且加深了早已根深蒂固的传统和教育文化。然而,在此过程中,可能这种独一无二的中国特色的学习已经以某种方式加强了,这种方式使外国的读者理解和接受起来更加困难。

四、论修身(第2章)

《荀子》第一章里对学习的劝诫为第二章谈论修身提供了基础。他坚定且清晰的论述反映了他致力于通过修身引导他人的心愿。以下三小段分别是第二章前三部分的开篇,阐明了所







































白癜风影响力人物
白癜风诊疗规范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pj/160720.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