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非相四第天之荀子之二十二

发布时间:2020/10/16 19:13:42   点击数:

凡言不合先王,不顺礼义,谓之奸言;虽辩,君子不听。法先王,顺礼义,党学者,然而不好言,不乐言,则必非诚士也。故君子之于言也,志好之,行安之,乐言之,故君子必辩。凡人莫不好言其所善,而君子为甚。故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观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故君子之于言无厌。鄙夫反是:好其实不恤其文,是以终身不免埤污佣俗。故易曰:“括囊无咎无誉。”腐儒之谓也。

凡是说话不是按照先王那样说的,办事不是按照礼义那样要求的,这说话就是废话。就是有几分不一样的地方在里面,君子也不听。如果按照先王说的和礼义要求的去做,还找一帮子学长给站台,但是自己说不出一二三也不愿意说的,这个人就是信仰不坚定,就是不虔诚。所以说对于发表言论、说话、演讲、宣传这个事,君子的选择是,事是好事,打心眼里喜欢,行动上能够跟上,也喜欢宣传好事,遇见人有不同的意见就和他掰扯掰扯。

一般人都是喜欢和别人说他自己喜欢的东西,也就是分享自己的喜爱,或者是谋求更多的朋友,君子也是这样。君子和别人说一句话,他觉得这个值得老鼻子钱了;听见别人说话有道理,比穿新衣裳还美;听见别人说的道理动听,比挺音乐会还舒坦。所以说君子对于沟通表达是积极意见的。

但是有的人就不一样了,他们就是搞实惠的东西,不做表面文章,这样往往流于世俗,到最后惹得一身骚,还说不明白。有可能干了一辈子好事还被人骂了一辈子。所以周易上就说,做了好事要宣传,不宣传就太迂腐了。

凡说之难,以至高遇至卑,以至治接至乱。未可直至也,远举则病缪,近世则病佣。善者于是间也,亦必远举而不缪,近世而不佣,与时迁徙,与世偃仰,缓急嬴绌,府然若渠匽(音偃)檃(音隐)栝(音括)之于己也。曲得所谓焉,然而不折伤。故君子之度己则以绳,接人则用抴(曳,音叶)。度己以绳,故足以为天下法则矣;接人用抴,故能宽容,因众以成天下之大事矣。故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夫是之谓兼术。诗曰:“徐方既同,天子之功。”此之谓也。

但是为啥有的人不愿意说呢,其实也是有苦衷的,有难处的。啥难处呢?一是曲高和寡,阳春白雪的话给下里巴人听,他听不懂,而是一大牛对大熊,极端例子对极端例子,没有说服力。所以说话、宣传、沟通都不能这样。

你举例子的太遥远陌生别人就可能不相信觉得你说的是错的,举的例子太近,就觉得没啥变化,用鸡蛋说鸡蛋,用西红柿说西红柿,他不知道西红柿炒鸡蛋。所以说善于说话的人要把握这个平衡,不远不近,不大不小,不高不下。说远处的事避免空洞错误,说近处的事避免啰嗦庸俗,要与时俱进,与世俱进,立足当下,连接过去和未来。像阻拦流水的渠坝、矫正竹木的工具那样控制自己;婉转地把所要说的话都说给了对方听,但是又不挫伤对方,即讲面子又讲里子。

所以君子要求自己就是做标杆,做模范,形成法度,天下楷模;对待别人就是个小摆渡,做连接,无所不包,无所不容,众人划桨开大船。所以君子贤德能容纳不贤德的人,有知识能容纳愚笨的人,博学能容纳浅陋的人,纯粹能容纳复杂的人,这就是兼术,兼术就是厚积薄发、采众家之长、化众家之短,成大家一派。所以诗经里说,天子归化四方,徐国自然归附,就是这个道理。

为了稻粱谋,代卖乡关酒,品质推荐,亲身体验,喜欢请扫码下单。

乡关野酒是野夫亲自选做的,如果您读过野夫的《乡关何处》,曾有黯然神动,正好来一杯。(京东有卖,所有渠道价格都一样,通过下面链接买,我可以吃个肉夹馍或者鸡腿)

秋天深了,神的家中鹰在集合

神的故乡鹰在言语

秋天深了,王在写诗

在这个世界上秋天深了

该得到的尚未得到

该丧失的早已丧失

图片如侵权,留言,删。

孤鸿鸣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pj/16199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