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李斯为什么敢于出卖韩非,背叛大秦

发布时间:2021/2/19 9:49:55   点击数:
长春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4439521.html

电视剧《大秦赋》正在热播,对历史人物的刻画似乎过于戏剧化、理想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李斯。李斯入秦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权力,为了飞黄腾达,而劝导秦王嬴政扳倒吕不韦、统一天下,都不过是李斯获得权力的手段。

《史记·李斯传》中记载,李斯在楚国做小吏的时候,见到厕所中的老鼠见人就跑、担惊受怕,而米仓中的老鼠又肥又大、没有威胁,于是李斯决定辞掉官职,去秦国讨生活。楚国由于贵族把控政治,平民没有晋升机会,山东六国都差不多。只有秦国因为“求贤令”的存在,客卿有才者往往也能获得高位!

为此,李斯入秦以前专门去齐国的稷下学宫“镀金”,拜当时的大儒荀子为师,学习帝王之术,荀子的主张与法家类似,李斯学成以后小有名气,随即入秦碰碰运气。其后的遭遇与电视剧情节差不多,李斯初到秦国颇为落魄,先是想尽办法做了吕不韦的舍人,但并非剧中的趾高气昂,捉弄丞相府家宰。

后来得到吕不韦的赏识,推荐为郎官,得到秦王赏识为长史。李斯献计用重金离间六国君臣,效果不错,李斯因此被封为客卿,晋升之路颇为顺利。就在李斯即将出人头地的时候,郑国修水渠的疲秦之计被识破,秦王大怒下了《逐客令》,将六国客卿通通逐出秦国,这是嬴政一生最愚蠢的决定。

因为六国客卿遍及秦国朝野与各地,全部驱逐的话,秦国要为之一空,秦王不得不大肆起用嬴姓宗室。嬴姓宗室当然是求之不得了,可是断了李斯的活路是不行的,李斯写下著名的《谏逐客书》,以百里奚、商鞅、范睢、张仪等人为例,建议秦王取消逐客令,因为秦国强大的根本就在于重用客卿。

秦王最终采纳了李斯的建议,李斯也因此步步高升,成为秦国丞相。李斯在秦灭六国的战争中是起到一定的作用的,但李斯的所作所为不过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当出现威胁自己权力的时候,李斯是毫不犹豫、痛下杀手,甚至背叛秦国。

韩非子是战国末年的法家集大成者,其才能在李斯之上,看过韩非的著作后,秦王对韩非十分赏识。秦国因此攻打韩国,迫使韩非作为使者出使秦国,韩非在秦国确实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但是吕不韦的前车之鉴历历在目,李斯正是取代了吕不韦才成为丞相,如果韩非得到重用,李斯将置于何处,李斯心里最明白!

因此李斯别无选择,下毒害死了韩非,而韩非还以为李斯会帮助自己,毕竟同事荀子的学生。当然李斯一生中最大的污点莫过于篡改遗诏,秦始皇虽然与长子扶苏意见不合,但临死前属意扶苏继位。胡亥与赵高合谋,明示如果扶苏继位必重用蒙恬、蒙毅兄弟,罢免李斯的丞相之位。李斯居然答应助纣为虐、篡改遗诏,立胡亥为帝,一失足成千古恨。李斯不仅让自己获得了车裂之刑、灭三族,也使秦朝二世灭亡。

《大秦赋》中李斯的扮演者选得好啊,李斯以老鼠的故事顿悟人生,演员扮相颇有些贼眉鼠眼、脸色发黑,似乎寓意李斯志在成为米仓中的肥硕老鼠。李斯在剧中被戏剧化,台词往往有些超前,一看就是看过剧本,或是站在上帝视角,明言秦国必将完成统一,还把拯救黎民、止戈纷乱作为统一天下的理由。

实际上更多的是完成自己的野心,战国七雄若能顾及百姓的安危,大可以相安无事,中国历史可能按照欧洲小国林立的剧本发展。但秦国有野心,秦人有野心,六国也有野心,统一天下是大势所趋,说是为了百姓那么冠冕堂皇,他们自己都不会相信。至于李斯,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不惜背叛秦朝、背叛始皇帝,完全是死不足惜!

《大秦赋》虽然以历史剧标榜,但注水、戏说成分严重,计谋、战争的时长占比,远不如戏说、宫斗,称不上历史正剧。要看真实的历史故事,还是推荐看历史书!

青史文籍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pj/162811.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