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评价 >> 预习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朗读
课文朗读
点击上方绿标收听音频
电子教材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知识点
百晓人生独家整理
(转发请备注来源:百晓人生)
一、交流平台
第一位同学介绍自己爱读课外书,爱读名著,阅读品味在提高;
第二位同学边读边思考,写心得,感觉好像在与作者聊天,也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
第三位同学介绍了自己写完习作认真修改,越来越喜欢写作文了;
第四位同学介绍了自己勤问勤查的好习惯。
我们可以把读书、思考、写作、勤问勤查方面的好习惯介绍给大家。还可以把认真听课,做好复习、预习,观察积累等方面的好习惯介绍给大家。
交流示例:
1、我上课的时候总是认真听讲,从不搞小动作。主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有听不懂的地方就做上记号,下课问老师。我觉得这样做进步很快。
2、我上课在专心听讲的同时,,还动笔做简单记录或记号,对重点内容、疑难问题、关键语句进行“圈、点、勾、画”,把一些关键性的词句记下来。我觉得这样做学习效果很好。
3、我喜欢朗读背诵,并且最喜欢背诵经典。我觉得朗读背诵有助于提高我的记忆力和表达能力。
二、词句段运用
1、你能借助文言文里学过的生字,推想下面词语的意思吗?
走马观花自愧弗如声泪俱下
不以为然过犹不及赴汤蹈火
走:跑。弗:不。俱:都。
然:是,对、正确。及:达到。汤:热水。
我们推想下面词语的意思是:
走马观花: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
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自愧弗如:指自感不如别人而内心惭愧。
声泪俱下:一边诉说,一边哭泣。形容极其悲苦、激动。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过犹不及: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赴汤蹈火:沸水敢蹚,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2、读下面的句子,联系课文内容体会引用的好处。你在习作中是否也有过这样的引用?和同学交流。
a.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b.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像我这样对阅读如饥似渴的少年,它的功用更是不言而喻。
好处:引用是指在说话或写作中引用现成的话,如诗句、格言、成语等,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修辞方法。议论文中引用的作用是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记叙文中引用的作用是帮助抒情,也可以起到强调的作用。
交流示例:
“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这句话出自《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引用华罗庚的话强调“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像我这样对阅读如饥似渴的少年,它的功用更是不言而喻。”出自《我的“长生果”》这篇课文,引用莎士比亚的话突出了“我”从书籍中汲取了大量的营养,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我在一篇作文中曾写到:经过苦苦思索,我终于找到了答案,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三、书写提示
赵孟的楷书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具有行书的笔意;结构严谨端庄,平正宽绰;整体上显得秀丽柔美,稳健大方。
四、日积月累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
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的发展。说明在面临不能发展的局面时,必须改变现状,进行变革和革命。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
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天天除旧更新,不间断地更新又更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青,是指靛青,即靛蓝;蓝是指蓝草,可以用于制做靛蓝染料的数种植物的统称,如菘蓝、蓼蓝、木蓝等。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淮南子》
法:效法。周:帮助。循:沿袭。如果对人民有好处,就不必一定要效法古人的制度;如果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旧的规矩。
这几个句子都说明了要发展变化才能进步的道理。
拓展积累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微课讲解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同步练习
一、交流平台
下面是六(1)班的几位同学在六年的小学生活中养成的学习习惯,在你认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后面打“√”。
1.兰兰:我现在几乎每天都要读课外书,哪天不读就不习惯。而且读的大多是名著,阅读品位也在提高。( )
2.军军:在读书时,我遇到不认识的字,我比较喜欢问爸爸妈妈。他们不在我身边,我就等着下次再问。( )
3.琳琳:我习惯边读书边思考,用旁批或笔记把心得写下来,好像在和作者聊天,同时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感觉好极了。( )
4.琴琴:在读书时,我比较 )
二、词句段运用
1.借助文言文里学过的生字,推想下面词语的意思。
(1)走马观花( )
A.行B.离去C.古代指奔跑
“走马观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愧弗如
“弗若之矣”中的“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愧弗如”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声泪俱下
“虽与之俱学”中的“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声泪俱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体会引用的作用。
(1)读句子,体会。
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引用名言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尝试运用。
妈妈对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要你坚持读书,作文水平一定会提高的。”
三、书写提示
欣赏作品,判断对错。
1.这是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的作品《三门记》。( )
2.这是一幅行书作品。( )
3.这幅字秀丽柔美,稳健大方。( )
4.这幅书法作品中的点画圆润多姿,具有行书的笔意。( )
四、日积月累
把句子补充完整。
1.穷则________,变则________,通则______。——《周易》
2.苟日新,__________,又日新。——《礼记》
3.青,取之于蓝____________。——《荀子》
4.苟利于民,不必法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淮南子》
参考答案
一、1.√ 3.√
二、1.(1)C 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
(2)不 自感不如别人而内心惭愧
(3)都 边诉说,边哭泣,形容极其悲恸
2.(1)使文章更有文采,更有说服力。
(2)示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三、1.√ 2.× 3.√4.√
四、1.变 通 久2.日日新 3.而青于蓝
4.苟周于事 不必循旧
第一单元
第1课《北京的春节》
第2课《腊八粥》
第3课《古诗三首》
第4课《藏戏》
习作《家乡的风俗》
《语文园地一》
第一单元复习
第二单元
第5课《鲁宾逊漂流记(节选)》
第6课《骑鹅旅行记(节选)》
第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
习作《写作品梗概》
《语文园地二》
快乐读书吧《漫步世界名著花园》
第二单元复习
第三单元
第8课《匆匆》
第9课《那个星期天》
《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
《习作例文》
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
第三单元复习
第四单元
第10课《古诗三首》
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
第12课《为人民服务》
第13课《金色的鱼钩》
口语交际《即兴发言》
习作《心愿》
《语文园地四》
第四单元复习
第五单元
第14课《文言文二则》
第15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第16课《表里的生物》
第17课《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口语交际《辩论》
习作《插上科学的翅膀飞》
(更多资料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pj/164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