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评价 >> 小窗幽记集素第四节以德型范,以道游
5.30吾之一身,常有少不同壮,壮不同老;吾之身后,焉有子能肖父,孙能肖祖?如此期,必属妄想,所可尽者,惟留好样与儿孙而已。
《楞严经》中波斯匿王曾经感慨:“我昔孩孺,肤腠润泽。年至长成,血气充满。而今颓龄,迫于衰耄,形色枯悴,精神昏昧,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可谓“念念迁谢”“新新不住”,一生年华的流逝涵摄其中。身尚如此,更何况多变的脾性?好样貌遗传给子孙未必为佳,垂裕来昆,延续美德,虽世殊时异,而型范不改,这才为阀阅望族的长久之计。
绳武祖德5.31行合道义,不卜自吉;行悖道义,纵卜亦凶。人当自卜,不必问卜。
荀子说:“善为易者不占。”《太上感应篇》开篇便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二者都是在强调所作所为左右吉凶悔吝。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就已知道结果,何需问卜?不止是具体行动,甚至是“举心动念”也需合乎道义,“无益于人,戒之莫起”。世间诸多憾事,不少都是一念之间造成的。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5.32唐虞垂衣,商周秉钺,是谓治世;巢父洗耳,褒公瞠目,是谓傲世;首阳轻周,桐江重汉,是谓维世;青牛度关,白鹤翔云,是谓出世;若乃鲁儒一人,邹传七篇,始谓垂世。
圣人高士的处事方法也不尽相同。唐尧虞舜以巍巍盛德垂范于世。商汤周武顺乎天、应乎人,以礼乐铸就治世。巢父、裘公以高士峻操傲然处世。伯夷、叔齐栖隐首阳山,耻食周禄,严光拒不受官,这些是以气节和淡泊维系俗世。至于老子出关,丁令威化鹤,为御道出世。孔孟立言立德,垂范于世。圣人身行而抱道,虽然抉择不一,相同点都在于修身养性,淬炼道德品格。
身行抱道购买专栏解锁剩余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