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评价 >> 十驾斋养新录一代儒宗钱大昕的读书笔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时,写读书笔记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因为它是积累资料最可靠、最有效的方法。其实,有很多著名的学术著作都是读书笔记汇辑而成的。今天为大家分享的《十驾斋养新录》这本书,就是一部读书笔记。本书作者钱大昕,江苏嘉定人,是清代著名的经学家、史学家、考据学家。他是清代第一流的学者,他博学多才,涉猎广泛,对经学、史学、文学、天文、地理、历算、音韵、金石等无不精通,简直就是一位全才、通才!因此,钱大昕被称为一代儒宗!我们先来说说书名的由来。“十架斋”是钱大昕自己的书斋名。“十驾”一词,出自《荀子·劝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他意在说明读书做学问要锲而不舍。“养新”是钱大昕祖父的书斋名,他从小就在祖父的书斋里读书长大。取名养新录,意在“不敢忘记祖训”。钱大昕早年就以诗赋闻名江南,与同时期的纪晓岚并称“南钱北纪”。钱大昕读书勤勉,每有心得,便记录下来,从未间断。到了晚年,他仿照顾炎武的《日知录》,将所有读书笔记和学问考据所得都编辑成集,在72岁高龄时编定成书《十驾斋养新录》。本书内容囊括经学、小学、史学、官制、地理、姓氏、典籍、词章、术数、儒术等诸多领域。其中有对人名、地名、官制、音韵、文字、典籍的考证,也有对史书、人物的评论。可见,这本书聚集了钱大昕毕生的学术精华。钱大昕治学勤勉,笔耕不辍,一生著书三十五种,合三百余卷。他的学术成就和治学精神对后世的学者影响巨大,王国维把他誉为清代三百年学术的三位“开创者”之一。嘉定钱氏,从钱大昕开始闻名于海内外。你知道吗,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钱穆、钱钟书……这些闻名遐迩的行业翘楚、国之栋梁,他们与钱大昕其实都来自于同一个家族——钱氏家族,只是所属分支不同。钱氏家族以诗礼传家,家族成员恪守严谨的家风家训,因此,钱氏家族能够人才辈出且永久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