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干货福利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考人物总结汇总

发布时间:2017/11/4 15:10:54   点击数:

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有些人物是必考的人物,因为他们,教育的方向在不断的进步。明白并记住每一个人是谁、提出什么样的教学理论,有这怎样的成效是必关重要的。这些在考试中会考到的,以及高频考到的,让自己多了解一点知识吧!

斯金纳(B.F.Skinner.-)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奠基者。他创制了研究动物学习活动的仪器――斯金纳箱。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年获美国总统颁发的最高科学荣誉――国家科学奖。

关于斯金纳,常考知识点有:

1、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斯金纳用自己发明的斯金纳箱做了小白鼠按压杠杆获取食物的实验,并得出了自己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种: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因而条件作用分为经典性条件作用和操作性条件作用。并提出了正强化(激励)、负强化(惩罚)、呈现性惩罚和取消性惩罚的概念。这些概念在选择题中经常考查,要注意区分。

2、程序教学

基于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和积极强化原理设计的教学模式“程序教学与机器教学”风靡全球,成为了20世纪第一次世界性的教学改革运动。

程序教学的基本做法是:将教材分成若干小步子,学生可以自定步调,循序渐进,依次进行学习,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积极反应,给予及时强化和反馈,使学生的错误率降低。

3、行为塑造

所谓塑造,就是通过小步反馈帮助学生达到目标。斯金纳认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如何通过强化去塑造行为,斯金纳采用连续接近(successiveappoximation)的方法,对趋向于所要塑造的反应的方向不断地给予强化,直到引出所需要的新行为。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奥地利医生兼心理学家、哲学家、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年5月6日出生于摩拉维亚,4岁时举家迁居维也纳。他在中学时代就显示出非凡的智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7岁考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年到年在著名生理学家艾内斯特?布吕克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年开始私人开业,担任临床神经专科医生

弗洛伊德对精神分析的兴趣是在年与J.布洛伊尔合作期间产生的,他们合作治疗一名叫安娜.欧的21岁癔症患者,他先从布洛伊尔那里学了宣泄疗法,后又师从J.沙可学习催眠术,继而他提出了自由联想疗法,年创立了自我分析法。

关于弗洛伊德的常考知识有:

1、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将人的意识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并用冰山作比喻,因此他的理论被称为“冰山理论”。并将人的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用他的理论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及精神病的成因。

2、儿童性心理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的顺序,依次分为五个时期

(1)口腔期(0~1岁)

(2)肛门期(1~3岁)

(3)性器期(3~6岁)

(4)潜伏期(7岁至青春期)

(5)两性期(青春期以后)

3、遗忘的压抑说

弗洛伊德认为许多遗忘的发生既不是由于记忆的衰退也不是由于经验的干扰,而是因为个人常常压抑痛苦的记忆,如羞耻感、恐惧感、罪恶感的隐私总是被设法压抑而造成的遗忘。

孟子

1、思孟学派

孟子,名柯,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人们通常把子思和孟轲视为一派,这就是著名的思孟学派。

思孟学派研究孟子教育思想的主要资料是《孟子》一书。孟子在政治上的主要主张是劝说统治者施行“仁政”。关于思孟学派,他们提出的教学过程: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考试重点,考生要记住。

2、内发论的代表

孟子认为人性生来就是善的,有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从“性善论”出发,孟子认为人人都先天具有仁、义、礼、智四个“善端”。但是,仅有这些“善端”是不够的,必须加以扩充,使之达到完善的境地。

因此,教育的作用在于把人天赋的善端加以保持、培养、扩充、发展,或把已经丧失的善端找回来,启发人们恢复天赋的善良本性,使之成为道德上的“完人”。

“明人伦”与教育目的

孟子认为办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所谓的“人伦”就是五对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以伦理道德为基本教育内容,以“孝悌”为伦理道德基础的教育。

另外孟子还是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的代表。

教学思想

1.深造自得:孟子认为知识的学习,并非从外而来,必须经过自己主动自觉地努力钻研,才能彻底领悟。所以,学习中特别重要的是由感性学习到理性思维的转化。“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2.盈科而进:“盈科而后进”指出了学习和教学过程的循序渐进。

3.教亦多术:对不同情形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法。

4.专心致志: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社会分工与教育

分工思想是孟轲的重要经济思想,也是其教育理论中重要的基础思想。

他认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是必要的。

荀子

1、“性恶论”与教育作用

荀子认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因此他认为应该以“礼”来约束。

关于荀子的性恶论,考试中就只以性恶论的代表的形式考查,不会有其他更深入的形式。

2、外铄论

外铄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环境的压力、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教育。强调教育的价值,对教育的作用持乐观的态度,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疗效最好
白癜风山东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xw/13962.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