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新闻 >> 学而有道如何学习针刺一
明师指导很重要
中医和武术学习没有师承不行,许多年轻大夫很聪明也很勤奋,所欠缺的就是明师指导。大家都知道宋代医家窦材很牛,但许多人不知道他曾受过高人指点,《扁鹊心书》中写到:“余初学医,尽博六子之书,以为是之理尽矣。然调治小病,百发百中,临大病百无二三,每怅已术之不精也。后遇关中老医,叩余所学,笑曰:汝学非是岐黄正派,特小技尔。只能调小,挨其自愈,岂能起大病哉!余即从而师之,三年,师以法授我,反复参详,遂与《内经》合旨,由兹问世,百发百中,再观六子书,真儿戏耳。”
学医如此,练习站桩和武术更是如此,如果没有明师教授,光靠自己照书很难学好。对此,《素问·征四失论篇》明确写道:“受师不卒,妄作杂术,谬言为道,更名自功,妄用砭石,后遗身咎。”跟师学习,不仅可以少走许多弯路,有时还能避开许多陷阱,这点和学习西医不太一样。
其实我自己也一样,早在北中医上大学时就拜在师父选杰夫子门下学艺,不仅全面学习大成拳功法,还和师兄张宝琛学习点穴按摩揉筋手法,不知少走了多少弯路。后来还和贺普仁老师学习三通法,贺老教授我如何将武术内功与针法相结合,尤其是如何结合临床学习《黄帝内经》,以及如何将武术内功与针刺治疗相结合,以便达到“治神”的最高境界。
为针者应修炼武术内功
修炼站桩不仅有强身健体作用,对于针刺水平及点穴按摩的提高,也大有裨益,历代著名针灸医家都有深厚的内功基础。《灵枢·九针十二原》讲“粗守形,上守神”,《灵枢·官能》亦云:“用针之要,勿忘其神”,《素问·宝命全形论》则说:“凡刺之真,必先治神”。所以“守神”也好“治神”也好,说的都是针刺治疗的最高境界,其前提就是内功修炼。
“治神”是针灸界广为引用的一个词汇,如果大家在“清华同方”等系统检索一下的话,你会找到很多很多的文章,但能够理解古人真意的却很少,一般都简单解释成“精神专一”。
“成湯監於夏桀,故主其心而慎治之,是以能長用伊尹,而身不失道,此其所以代夏王而受九有也。文王監於殷紂,故主其心而慎治之,是以能長用呂望,而身不失道,此其所以代殷王而受九牧也。”——《荀子·解蔽》
将“治神”简单地解释为“医生必须专一精神”是非常不合适的,这样就把本属于医学教育的高深内容简单地说成了临证时的精神集中状态,其结果就是忽略了“治神”与“养身”的长期刻苦训练。“治神”应该象“治宗庙”、“治军旅”、“治水”、“治人”和“治心”一样,是一项长期复杂的身心修炼内容。刚才所说的《荀子》一书中的“治心”一词与《黄帝内经》中“治神”的含义就很接近,其中“治”字的语义和用法是完全相同的。所以“治神”是指具有高深修养的身心状态。
除一般的个人修养之外,为针者还应修炼武术内功。早在《黄帝内经》一书中,就十分强调针刺过程中的治神与守神问题,并认为“粗守形,上守神”。守形是指守刺法,守神则是指重视施术者的精神状态,进而体察病人的血气运行情况,如是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
以上内容摘自胥荣东主任医师《筋柔百病消》,
欲学习具体内容请详细阅读此书。
相关文章链接
学必有师
内功针刺点穴学习指南
古时候,高明的大夫如何看病呢?
闻师之言,得养生焉。
练养身体,涵养心志。
养子养亲,养德养性。
行医习武,皆是圆融。
胥师说常养,是立身做人之本。
我们所养的,是中国人应有的精气神。
创养东书院,传承中国传统医学与武术。
养东书院医武共修
了解养东书院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里最好北京什么医院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xw/14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