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述评丨杨德春陈尚君汉唐文学与文献论考

发布时间:2018/1/23 17:22:15   点击数:

陈尚君《汉唐文学与文献论考》指瑕

作者简介丨杨德春,文学博士,邯郸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先秦两汉文学与文献研究。

原文载丨《长治学院学报》期刊,年6月第3期。

摘要

陈尚君《汉唐文学与文献论考》存在一些明显错误。别集应当定义为“别集是收录一人作品的集子”,总集应当定义为“总集是收录多人作品的集子”。其中之作品既可是文学作品也可是非文学作品。选集是收录一人部分作品的集子,而全集是收录一人全部作品的集子,选集和全集属于别集,选集和全集与总集无关。

一、别集与总集均兼收文学与非文学作品

陈尚君《断代文学全集编纂的回顾与展望》:“将一代文学作品总汇于一书的断代文学全集的纂辑,肇始于明末,至清代因《全唐诗》、《全唐文》等书的问世,引起学界广泛重视。陈尚君以总集为仅收文学作品之论大可商榷。

其一,既然言一代文学作品总汇于一书,则《全唐诗》可与之相适应,以诗确属文学作品。《全唐文》所收既有文学作品,也有非文学作品,若以一代文学作品总汇于一书为条件或标准,《全唐文》是否可与《全唐诗》同归于一类?

其二,所言断代文学全集,《全唐文》所收既有文学作品,也有非文学作品,是否可归入此类?陈尚君《断代文学全集的学术评价—全宋诗成就得失之我见》也存在同样问题,陈尚君《断代文学全集的学术评价—全宋诗成就得失之我见》云:“不加选择地将一代文学作品总汇于一书,肇始于明中期,……至清代因《全唐诗》、《全唐文》等书的问世,引起学界广泛重视。《全唐文》所收既有文学作品,也有非文学作品,是否可归入此类?此点关系到总集是否仅收文学作品?

长孙无忌等《隋书·志第三十·经籍四》云:“《后魏诏集》十六卷”《后魏诏集》十六卷截取后魏一代而收录后魏所有皇帝之诏书,此书为断代全本式总集,或曰断代全录式总集。诏书为非文学作品,总集也收非文学作品。

长孙无忌等《隋书·志第三十·经籍四》云:“楚兰陵令《荀况集》一卷残缺。梁二卷。长孙无忌等《隋书·志第二十九·经籍三》云:“《孙卿子》十二卷楚兰陵令荀况撰。梁有王孙子一卷,亡。”《孙卿子》十二卷三十二篇,再加上刘向叙录,平均一卷三篇。荀子之文学作品只有《成相》、《赋》两篇,编为一卷而成《荀况集》明显单薄,而梁二卷,则可证楚兰陵令《荀况集》所收荀子作品必多于《成相》、《赋》两篇之数,楚兰陵令《荀况集》必为荀子作品之选集,另外,楚兰陵令《荀况集》所收荀子作品必不仅包括荀子全部之文学作品《成相》、《赋》两篇,而且选录了部分荀子之非文学作品。总而言之,长孙无忌等《隋书·志第三十·经籍四》所载之楚兰陵令《荀况集》之集含有选集之意,且楚兰陵令《荀况集》所集之作品有文学作品也有非文学作品。

长孙无忌等《隋书·志第三十·经籍四》云:“汉胶西相《董仲舒集》一卷梁二卷。”长孙无忌等《隋书·志第二十七·经籍一》云:“《春秋繁露》十七卷汉胶西相董仲舒撰。”董仲舒之文学作品只有《士不遇赋》一篇,不能形成一卷或二卷之规模。另外,既然题名为《董仲舒集》,一篇《士不遇赋》不可能曰集,一篇以上方可曰集。由此可见,首先,长孙无忌等《隋书·志第三十·经籍四》所载之《董仲舒集》一卷梁二卷所收之董仲舒作品必不止《士不遇赋》一篇文学作品,必还收有董仲舒之部分非文学作品。其次,长孙无忌等《隋书·志第三十·经籍四》所载之《董仲舒集》一卷梁二卷绝不能收录董仲舒之全部作品,由此可见,长孙无忌等《隋书·志第三十·经籍四》所载之《董仲舒集》必为选集,而绝非全集。总而言之,长孙无忌等《隋书·志第三十·经籍四》所载之《董仲舒集》之集含有选集之意,且《董仲舒集》所集之作品有文学作品也有非文学作品。

长孙无忌等《隋书·志第三十·经籍四》云:“总集者,以建安之后,辞赋转繁,众家之集,日以滋广,晋代挚虞,苦览者之劳倦,于是采摘孔翠,蔓剪繁芜,自诗赋下,各为条贯,合而编之,谓为《流别》。是后文集总钞,作者继轨,属辞之士,以为覃奥,而取则焉。今次其前后,并解释评论,总于此篇。”长孙无忌等《隋书·志第三十·经籍四》明确记载继《文章流别集》之后,文集总钞,作者继轨,属辞之士,以为覃奥,而取则焉。所谓文集总钞,即是既不采摘精华,也不蔓剪繁芜,而是将各种文集钞录汇总在一起,显然,此种总集是全本式总集,或曰全录式总集。若将集有文学作品与非文学作品之《荀况集》和《董仲舒集》收入文集总钞,即收入总集,则总集之所收入必兼有文学作品与非文学作品。

根据上文对长孙无忌等《隋书·经籍志》集部之解读,总集并非仅收文学作品。以总集为仅收文学作品是对《隋书·经籍志》集部之典型误读,以总集为仅收文学作品之说也自然不能成立。

二、全集与总集无关

陈尚君《断代文学全集编纂的回顾与展望》:“将一代文学作品总汇于一书的断代文学全集的纂辑,肇始于明末,至清代因《全唐诗》、《全唐文》等书的问世,引起学界广泛重视。”陈尚君以全集为总集之论大可商榷。

陈尚君认为将一代文学作品总汇于一书是断代文学全集,《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全集”之解释为:“一个作者(有时是两个或几个关系密切的作都的全部著作编在一起的书(多用于书名):《列宁全集》、《鲁迅全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全集”之解释与此全同一代文学作品总汇于一书,其作者何其多也,关系不密切或绝不相关者居绝大多数,既然如此,则一代文学作品总汇于一书是否是全集?

鲁迅《集外集·选本》云:“凡选本,往往能比所选各家的全集或选家自己的文集更流行,更有作用。”鲁迅认为选本选各家之作,自然是属于总集。鲁迅认为选本往往能比所选各家的全集或选家自己的文集更流行,细按鲁迅此言,既然言所选各家的全集,则全集属于别集,即全集是收录一人全部作品的集子,亦即全集属于别集而全集与总集无关。与全集相对的是选集,亦即全集和选集同属于别集,亦即别集包括全集和选集两大类,全集和选集与总集无关。

从上面所引《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和第6版对“全集”的解释中,我们可知,全集就是指收录一人全部作品的集子。全集有时是两个或几个关系密切的作者的全部著作编在一起的书,实际上是全集是收录一人全部作品的集子,在现代汉语实际使用中之变种,即由一人适当宽松至两个或几个关系密切的人,但究其本质,全集仍然是收录一人或个别人全部作品的集子,属于别集范畴,与收录多人或所有作者作品之总集有本质之区别。即全集是收录一人全部作品的集子,亦即全集属于别集而全集与总集无关。与全集相对的是选集,亦即全集和选集同属于别集,亦即别集包括全集和选集两大类,全集和选集与总集无关。

现代汉语却有将选本式总集与别集中之选集混淆之趋势。《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选集”之解释为:“选录一个人或若干人的著作而成的集子(多用于书名):《老舍选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选集”之解释与此全同《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选本”之解释为:“从一个人或若干人的著作中选出部分篇章编辑成的书。”《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选本”之解释与此全同。这实际上混淆了选本式总集与选集之区别,选集与选本完全等同了。《现代汉语词典》过分强调和







































白殿风能治好吗
白癜风怎么会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xw/14820.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