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复旦哲学院长在德国授课遭质疑讲中国哲学还

发布时间:2020/9/10 18:06:48   点击数:

作者:孙向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院长;李念,文汇报记者

采访手记:这是一篇迟发了70天的采访稿

采访于1月中旬,待刊发时,新冠汹汹,武汉封城。此后国内举国上下万众一心,经过艰苦的“人民战争”,刚有积极成果,又逢全球防疫“遭遇战”。西方国家错过中国争取来的“窗口期”令人扼腕叹息,背后既有对病毒的认识过程,也有对中国经验的迟疑和不信任。

而本篇关于中国哲学如何被西方认识与接受的访谈背后,也涉及相关的论题,在地球村的时代,如何真正尊重各个文明体的特点。在全球化时代,这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论题。

一、在柏林自由大学“中国哲学”课堂上的争论

1月上旬,在柏林自由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的课堂上。

一位德国女博士生激动地站起来,向执教的老师发难:儒家学说中充斥了圣人、君子、小人等等级性观念,在《孝经》中也满是这些思想,显示了巨大的保守性,把这些与西方哲学传统相比较有意义吗?在现代世界再来讲授这些内容还有意义吗?

一同听课的二十多名同学们都显得有些诧异,这似乎已不是简单的提问和讨论了,而是直接向讲课老师提出挑战。

事实上,诸如此类的质疑比比皆是,比如如何定义“卦”?“卦象”为什么能解释我们周围的世界?为什么会有“否”与“泰”之间的变化,为什么不是一种直线的变化?没有规范性的解释似乎什么都能解释?只是这位女同学的表达比较情绪化,在课堂上显示了某种紧张的气氛。

这门课程名为《中国哲学的现代阐释》,课号,是-年冬季学期,柏林自由大学哲学系的讨论课程,授课的老师是来自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的孙向晨教授。

本文由公号哲学之路编辑发布

孙向晨教授与情绪激动提出质疑的女博士在课后合影,留下有意味的记忆一刻

柏林自由大学哲学系为了倡导“全球哲学”的理念,颇有前瞻地引进了这门“中国哲学”的课程。第一次的课程是由美国夏威夷大学荣休教授、北京大学讲席教授安乐哲执掌,在孙向晨教授之后,将由香港中文大学教授、Dao:Ajournalof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xw/161657.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