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以荀子ldquo性恶rdquo

发布时间:2020/10/20 15:53:42   点击数:
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m.39.net/pf/a_7157873.html

周冠华.荀子字义疏正.国立编译馆馆刊第16卷第2期().PDF

读胡老师提供的周冠华该文,知以荀子“性恶”?为性质粗恶不美之意并极力调和“性恶—材朴”二论,不仅有清儒曾钊、康有为等,还有周冠华先生也,此皆可为周启荣老师“性wu”论注脚也,然惜乎荀子千真万确之“性”、“恶”概念界定庐山真面、已入云雾矣。

林桂榛真是先得我心!周冠华解读“性恶”为性粗恶,调和荀子有关性朴的言辞,与我所见大同小异!不同的在于他没有扣紧荀子的社会论来分析。人性如果不以群居和一为衡量的标准,也无所为粗恶,被厌恶的问题!

周启荣你们几人可以构成一派,胡老师不转发此文,还真不知周冠华先生此论,估计还有前贤如此。就如说《性恶》篇有伪及性恶实情恶之意,实多有前贤发论过一样。

林桂榛连你也不知周冠华的研究,可见学界并不意识到“性恶w”说比”性恶e”论更能调和荀子有关“资朴”、“性”与“恶”的各个章节的涵义!

这个群提供专家交流辩论的平台,发掘、分享资料、论著,新旧观点,对研究荀子与先秦思想帮助甚大,林老师功德无量!

荀子学园仰仗全体学人思想锐利、精神宽容、史料扎实,是荀子研究学人的纯学术乐园,若有助大家扩大见闻、辩白文本、澄清问题则幸甚至哉,功靠大家,德凭诸位。

(荀子学园.09.02)

林桂榛据你所见,有关荀子人性论,学者不同解读的大概可以份几派?

补:

周启荣至少有纯性恶派,有纯性朴派,有调和性恶性朴派(还有调和性恶性朴性善的),各派内部又有分流,很复杂。

性恶即性粗恶,粗恶即朴,是我《荀子性朴论新诠》那篇拙文的主要观点。

曹景年?我给周老师专门介绍过你文。

林桂榛最早提出“性恶w”的是清代的曾钊、康有为吗?

周启荣按发论时间排列:曾钊、康有为、周冠华、曹景年、周期荣……当有遗漏者,孤陋寡闻,常态。

解释荀子人性论已驳杂不堪,一锅乱粥;“性朴论”把荀子人性论搞乱了,如今一塌糊涂,各自自雄,量多数非荀子意,荀子不可能那么多见解,“性恶—性善—资朴—粗陋—情恶—情不美”等话语皆统一于荀子大脑必错了。孟子人性论解释也已驳杂不堪,一锅乱粥,世情如此。

曹景年曹老师论文可以发到群里吗?

荀子性朴论新诠——以“性朴”与“性璞”的区分为视角.PDF

请周老师和各位老师指教。

不赞成曾康周曹周诸公之论。依荀书定义及概念逻辑,“恶”为偏险悖乱(犯分乱理),“性恶”命题即性是偏险悖乱的;《荀子》明论材性资朴中有美恶良莠(如木有曲直),荀子“性恶”判断实非材性恶莠意,亦非材性美良意(套性粗立论亦可得性美性良论并创荀子性善论)。孟荀论性,性概念形式义(天生本有)是一样的(性内容或异),且皆就社会正向礼义而言善,皆就悖逆社会正向礼义而言恶,此善恶常理,万古不倒。荀子以人性有礼义方谓性善,以人性无礼义则曰性不善,并称人性乃材性资朴(本始材朴也)及善恶在伪在离资朴本貌初样,从资朴正向伪积伦德则向礼义,从资朴负向伪积伦德则向悖于礼义……莫被《性恶》篇正文20见“性恶”一词及“善—恶”对言定义(刘向亦惑于此句)而瞒天过海并镣里跳舞。

林桂榛荀子言性与恶之间的关系,当有不同层次的意涵。其论性恶并驳斥孟子性善说,理论意涵似乎不在“人性是恶的”这个价值评判上。这个理解性恶的思路,一开始就不对,包括孟子讲性善,要表达的意思,首先也不是“人性是善的”。

所以,各种有关人性是善的,恶的,朴的,种种争论,不可能有结果,荀子真的用心讨论过这种常识性的话题吗?好像没有。

廖晓炜我所说多依文本而宣而推。晓炜老师对孟荀论性有全新、通盘的解读,学习。

林桂榛不敢当,我只是在反复阅读孟荀,并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xw/16205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