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新闻 >> 新邯山文化研究中心荀子史话之十六荀
荀子与浮丘伯
荀子弟子,今知名者,六人也。浮丘伯,最为传奇。
清代胡元仪《荀卿别传》:“荀卿弟子,今知名者:韩非、李斯、陈嚣、毛亨、浮丘伯、张苍而已,当时甚盛也。”这六人,称之为“荀门六子”。除了最著名的韩非、李斯之外,其他弟子的故事鲜为人知,却精彩纷呈!
浮丘伯,清代人避讳孔子的名字,改“丘”为“邱”,又称浮丘公、包丘子。浮丘伯师承荀子,史有明文,确然不虚。《前汉纪?孝景皇帝纪》:“浮丘伯,荀卿门人也。”西汉桓宽《盐铁论》存有《毁学》一章,记载了汉代士人评价李斯与浮丘伯的第一手资料。士大夫与文学儒生在皇帝面前争论,李斯与浮丘伯,到底谁才是荀子最优秀的弟子?
晋代郭璞《游仙诗》插图:“左揖浮丘袖,右拍洪崖肩。”
士大夫认为:从前李斯和浮丘伯同在荀况门下学习,后来李斯到了秦国,很快当上了宰相,他掌握国家大权,治理天下,功劳可与伊尹、姜太公相比,名声比泰山还高;而浮丘伯却贫困潦倒,住在破草棚里,像天多雨水灾年的蛤蟆一样,贫贱却喜欢谈论礼义,虽然满嘴仁义道德,也是不足为贵。文学儒生则认为:当李斯做秦国的宰相时,秦始皇重用他,大臣中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他的,然而荀卿却预见到李斯将要遭到不测之祸,因而替他担心,饭也吃不下去(一说,荀子谓李斯不食秦禄)。李斯正如闸刀下的老鼠。浮丘伯虽然以粥为食,茅屋为家,住在草房中修身养性,志向好比凤凰一样。大汉皇帝亲自主持盐铁会议,辩论双方激烈异常,妙趣横生。士大夫将浮丘伯比作“潦岁之蛙”(洪灾中的蛤蟆),或因浮丘伯茅屋漏水,而作尴尬之相。文学儒生针锋相对,将浮丘伯比作凤凰,将李斯比作“悬门腐鼠”(闸刀下的老鼠),或因少年李斯曾作仓鼠之叹,而作富贵之梦。有趣的是,盐铁会议因双方“辞之鄙”(言辞粗野)几乎一度中断,后来双方约定“恶言不出于口”才将《毁学》这场辩论,勉强推进。结果是,李斯为了功名利位而自取灭亡,相比之下,浮丘伯以淡泊明志、乐而忘忧的精神境界,成为荀门之中颜回一般的弟子。二人高下,不辩自明。从此之后,浮丘伯名扬天下!秦朝焚书坑儒,荀子传经,为往圣继绝学。荀子又传《诗经》于浮丘伯。战国至秦,浮丘伯隐居修道;而于汉代,浮丘伯授徒传经。浮丘伯慧眼如炬,传授一位得意弟子。这位弟子成为荀子最著名的徒孙——楚元王刘交。楚元王刘交为汉高祖刘邦的亲弟弟,乃刘姓皇族。《史记》曰“同母”;《汉书》曰:“同父”。可见此人与刘邦血缘之亲密。早在刘邦征战天下之时,刘交就被封为文信君,常侍刘邦左右,内外出入,传达内事密谋,深得刘邦信任倚重。刘邦擒拿韩信之后,将原属于韩信的楚王封号册封刘交,史称楚元王,土地有三十六县之广。汉高祖刘邦自己征战天下,将自己的亲弟弟托付给荀子的弟子浮丘伯,学习《诗经》。可见,刘邦对于荀子师徒极高的敬慕!刘邦成为大汉朝开国皇帝,经过鲁国,浮丘伯曾经率领弟子于鲁南宫朝见刘邦,足见刘邦对浮丘伯的重视。甚至到了吕太后时,浮丘伯在长安,授徒讲学。天下士人,不远千里,万人云集,蔚为壮观。当年荀子入秦的盛况,仿佛历历在目!这应是正史记载中,浮丘伯最后一次光彩夺目的亮相。浮丘伯当隐则隐,于茅屋修道,冷粥糊口,不与李斯攀比富贵;当现则现,于南宫论道,长安讲学,赢得汉高祖的召见与楚元王的师从。《永乐大典》评价:“楚之荀卿,齐之浮丘伯,一国之善士也。”老年浮丘伯,与老子归隐一样,成为千古之谜!《四库全书》收录:“浮丘伯,姓李,隠居嵩山,服黄精二十年,发自返黑,齿落更生,久之成道,白日飞升。”清代考据学者,浮丘伯与安期生,结为好友,同列仙班,成为中国道教著名的神仙。《西游记》里的道教神仙,大多骑着仙鹤,腾云驾雾,皆来源于浮丘伯养鹤的典故。电视剧《大明宫词》对于“浮丘伯”的演绎《旧唐书?昌宗列传》记载,一代女皇武则天召集文武百官齐聚大明宫,一起观看“神仙”!深得武则天宠爱的男宠张昌宗,穿羽衣,吹玉箫,乘木鹤,奏乐于庭,余音绕梁。武则天问:“这位神仙是谁?”文武百官茫然不知。唐代诗人崔融:“这就是荀子最有名的弟子——浮丘伯!”武则天非常高兴,令赋诗以赞美!崔融为其绝唱:“昔遇浮丘伯,今同丁令威。中郎才貌是,藏史姓名非。”《全唐诗》收录了此诗,其中“昔遇浮丘伯”一句,描绘了仙人乘鹤的情景。正是武则天心中最为追慕的神仙形象——浮丘伯。唐代李白也不甘落后,也题诗:“左浮丘伯乔以振衣,右安期羡门而正履。”宋代叶厘《爱日斋丛抄》录有:“浮丘伯《相鹤经》。”浮丘伯隐居之后,必以仙鹤为伴,并为之著书立说,流传后世。从此以后,无论道观壁画和神仙小说,道家神仙都乘鹤飞行了。浮丘伯,儒家圣贤,百岁成仙,成为古代祝寿的贺辞首选!与唐伯虎齐名的明代才子徐渭《奉寿马先生六十序》:“浮丘伯仙人也,遂能百岁云。”如今,我们庆贺高寿,常说:“寿比南山”!在古代,则常说:“寿比浮丘伯!”元明以来,庆贺儒门寿星,必用浮丘伯,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成为文人墨客为书香世家庆贺高寿的最佳范本。荀子弟子浮丘伯,百岁成仙,自由往来于儒家与道门、世俗与仙班,既为儒家《诗》学之传经功臣,又为道家养鹤之逍遥神仙,亦为恭贺寿星之民俗吉语,更为历代诗文之讴歌对象。真可谓荀子杏坛,以浮丘伯最为传奇。(范文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邯郸学院新媒体创作中心主任。)▼猜你喜欢▼集中学习邯山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学习会邯山区召开省委第十一巡视组巡视邯山区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动员会两延伸一覆盖
区委书记靳禄兵主持召开区委审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来源丨新邯山文化研究中心编辑丨李瑶初审丨卜丽芳终审丨王国庆王宪东
投稿邮箱丨hsx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