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新闻 >> 遐园公开课荀子论修身ldquo学r
在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省图书馆尼山书院承办的“荀子公开课”上,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杨国荣围绕荀子的荣辱观及修身等内容举行了一场精彩讲座。他说,荀子延续了儒家修身与“学”相联系的传统。荀子之论“学”,主要通过何为学、为何学、如何学等问题的讨论而具体展开,其内在之旨则是“学”以成人、“积”以成“圣”。“积”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持续不断,不可一蹴而就。今天,如何从荀学中汲取智慧,通过不断学习明德修身,从中依然能获得诸多启发。
让思考超越单纯感性荀子重视学,因为学跟修身紧密联系在一起。《荀子》的第一篇是《劝学》。荀子论“学”的内在之旨,就是“学”以成人,“积”以成“圣”。
荀子认为,从具体的修身过程来看,首先涉及“性”和“情”之间的关系。情主要是指自然倾向。《荣辱》篇解释,“人之情: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也就是说,人生来都希望吃得好一点,有肉吃,穿得华丽一点,出门有车,财富有余,这是人之常情。按荀子理解,人都有这样的自然情感,但是在实际选择的时候,人却并不仅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