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君子文化的思想内涵及对从政者的滋养价值

发布时间:2021/7/28 11:04:33   点击数:
治愈白癜风要多少钱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30319.html

摘 要:君子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特有的概念。君子文化蕴含着以民为本、仁义担当的精神内核,以“民意”表达为根本志向,以“仁”和“义”为道德基石,以“智”和“勇”为行为表征,以“立德”“立心”“立魂”为最高标准,以“厚德载物”“和合中庸”为总体原则,以“和而不流”“和而不同”为独立品格的逻辑理路。发扬光大君子文化对于从政者从中汲取营养、提高自身修养、重塑自身的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滋养价值。

关键词:君子文化;民本思想;滋养价值

“君子”一词在西周时期已广为流传,其内涵主要是对贵族或执政者的专称,而较少涉及人格内容的道德意蕴。如《尚书》卷十三说:“君子勤道,不作无益害有益。”到了春秋末期,通过孔子从不同侧面的反复解说和阐发,成为一种理想人格模式的称谓。

君子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特有的概念,也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以民为本、仁义担当,自古以来一直是君子文化所倡导的精神内核。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选拔干部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提出“什么样的人该用,什么样的人不重用,都要把德放在首位”。准确把握君子文化的精神内核,正确理解君子文化的逻辑理路,对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执政为民”内化于心外化为行,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一、君子文化的精神内核

中国传统文化是依托“民本思想”建构起来的,“民本”即是“以民为本”。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元典,《尚书》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古训表达了鲜明的“民本思想”。早期中国民本思想的形成,不仅体现中华文明的特殊发展道路,而且深刻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尽管诸子百家的主张各有所重,但他们都十分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xw/16511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