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高考作文备考ll八大主题名句背诵之人

发布时间:2021/7/24 13:48:15   点击数:
治疗白癜风有什么新药 http://m.39.net/pf/a_4769966.html
1.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书经·夏书·五子之歌》祖先早就传下训诫,人民是用来亲近的,不能轻视与低看;人民才是国家的根基,根基牢固,国家才能安定。惟:唯独,只有。邦:国。本:根本。禹之孙太康,因为没有德行,长期在外田猎不归,招致百姓反感,被后羿侵占了国都。他的母亲和五个弟弟被赶到洛河边,追述大禹的告诫而作《五子之歌》,表达怨恨与哀悔。远古失国的叹息,充分表现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历数中国的王朝更迭可以看出,政治腐败、横征暴敛、民不聊生,往往是王朝更迭的主要原因。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是颠扑不破的历史真理。为政者更应认识到这一点,敬畏民众、敬畏民众赋予的权力。人民至上不忘初心《尚书》有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远古失国的叹息道出了一个颠覆不破的真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是国家的根基,根基牢固国家才能安定。党和国家之所以如此重视民生问题,因为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好民生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福祉是我国改革和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安邦固本的长远大计。民生问题得以解决,社会才会和谐稳定。年,遭遇百年不遇的灾难,在世界经济萎缩的大背景下,中国人民的生活丝毫没有收到影响,这是党和政府人民至上、立足民生的政策和努力的必然结果,也是制度优势的必然体现。2.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冉有道:“人口已经众多了,又该怎么办呢?”孔子道:“使他们富裕起来。”冉有道:“已经富裕了,又该怎么办呢?”孔子道:“教育他们”孔子所提倡的,首先是国家要颁布和实施惠民政策,使民众得以在一个宽松的政治环境中为获取财富和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奋斗。其次,国家还要施行确保民众通过自身努力奋斗能够得到富裕的生活政策和法令,达到富民的目标。再次,在实现富民目标之后,国家还负有教民的责任,通过有效的教育,使民众知耻而格,敬德守法,各尽其才,各尽其用。唯其此才能达到和谐的境界。富民扶贫贫困是存在于人类历史发展各阶段中的一个古老的社会现象。孔子和他的学生有过一段对话。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可见贫困早已有之,富民是当政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古今志士能人在富民实践也作出过许多努力,也取得过辉煌的成就,共产党人就是这些志士能人的杰出代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作出了一系列的决策与部署。现在,我们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帮助近一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为世界减贫进程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伟大的事业,前无古人,历史的壮举,世界有目共睹。3.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政事之所队兴盛,在于顺应民心;政事之所以废弛,在于违背民心。一种政令的顺利推行,就在于它合乎人民的愿望,得到人民的拥护,即使没有政权也能得到政权。反之,一种政令无法推行,就在于它违反了人民的意志,得不到人民的拥抗,即使有政权也会失去。说具体点,就是民心逆顺问题。管子的思想对今天仍具有启迪意义。管理者应明了,只有顺应民心,才能形成上下一心的良性循环的和谐工作环境。执政为民不忘初心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年的历史,新中国70多年的历史,是一部塑造初心、守护初心并为初心而奋斗的历史。回望过去,党和国家虽然历经了无数艰难险阻,但我们经受住了巨大的挑战和考验,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依靠的正是初心的力量、人民的力量。无数事实也一再证明“政之所兴,在顺民心”这个亘古不变的道理。我们党要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书写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坚决清除一切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因素,坚决割除一切滋生在党的肌体上的毒瘤,坚决防范一切违背初心和使命、动摇党的根基的危险。4.得人之道,莫如利之;利之之道,莫如教之。《管子·五辅》获取民心的法则,不如给人民利益;给人民利益,不如对人民进行教育。这里体现了管子在治理国家中的民本思想。给人民以足够的利益,人民就不会为利益而争夺;给人民以足够受教育的机会,人民就会知书达礼,遵守礼仪,这样才能做到万心归一,稳固统治。古今中外大凡有所作为的帝王将相,政治家,实业家都不会忽略政治秩序中“民本”思想,不会不重视管理过程中人的因素。利民教育国民素质一个领导者心中若有人民,就要考虑百姓的利益,同时注重引导和教育百姓,让他们成为有教养的公民。《管子》说:“得人之道,莫如利之;利之道,莫如教之。”得人的方法,就是要让人们有利益。而真正的利益,其实就是让人们受到好的教育,得到好的教育,百姓就能自强自立,自尊自爱。所以一个团体乃至一个国家的领导,应该同时具备三个职能,那就是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你要教导属下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原则,你的属下才能够理解你、认同你、跟从你,他做了错事,才知道反省自己。这才是真正的利人之道。5.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第四十九章》圣人没有私心,以百姓的心为心。常:恒,固定。心:私心。这段话核心意思是:顺乎民心是统治者取得成功的关键。圣人以百姓之心去治理天下,无偏无斜,大公无私。因“以百姓心为心”,以百姓的好恶为自己的好恶,所以百姓就不会刻意追求他人的思想,掩饰自己的想法,就不会出现权诈之人。圣人与百姓坦荡相处,大公无私,以不分彼此厚薄的浑然之心去治理天下,国家就会兴盛。传统文化立党为公我们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要求党员必须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已奉公,多做贡献。党的宗旨不是一时心血来潮,或人为的别出心裁,而是有深厚的文化传统的。老子曾经说过:“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理想的管理者,必须收敛自我的成见与意欲,不以主观厘定是非好恶的标准,破除自我中心去体认百姓的需求,倾听民众的声音,以百姓的苦乐为苦乐,民众的需求就是他的需求。这样的思想与党对党员的要求完全是一致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6.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百姓最为重要,国家其次,国君为轻。这是孟子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即民贵君轻。国家的一切政治权力与政治制度,都是人民赋予的,人民应当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与权力。“社稷”指的就是国家,而“君”指的就是国君。这句话的意思是,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接着是国家的利益,最后才是君王的利益。家和国个人和集体我们的干部应当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多做顾大局利全局的事,多做惠民生解民忧的事。作为一位为民服务的工作者,不论官至何位,不要认为自己地位是高于民众的,要清楚摆正好姿态,自己是人民群众中的一部分,与人民群众并没有什么不同。孟子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人民、国家、君主三者关系中,老百姓才是第一位的,我们不是老百姓的上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本分,老百姓才是我们的上帝。遗憾的是我们许多干部把自己的位置摆错了,虽然他们在口头上也承认人民至上,可在处理实际问题的时候,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把在人民之上。7.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君主就像是船,而老百姓则像是水,水可以把船托起来,也可以把船掀翻。荀子的这个比喻当中其实包含着民本思想,就是老百姓是重要的,老百姓是一个国家统治的根基。荀子用水和舟来比喻老百姓和君主之间的关系,这个比喻非常地形象。朝代更替的历史当中,我们一次又一次地看到了水是怎样载舟的,水又是怎样覆舟的。唐太宗亲眼目睹并亲身经历了隋朝灭亡的过程,他知道“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道理。而这番道理,他是从自己的生命经历当中体验出来的,所以他深信不疑,这才能够主动接受批评。民生优乐情怀荀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大唐帝国杰出“船长”李世民则干脆将其改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一改改得好,通俗易懂,更便于流传了。这句名言就水的作用、水的能量而言,并没有错。但是,换一个角度,反观水上之舟,全面细致地分析古今中外的水上覆舟事故及其成因,我们就会得出另外一些结论:载舟的义务全部由水履行,而覆舟的原因则可能是多方面的,覆舟的首要责任常常不在于水,而在于水手,在于船长。江河湖海之上,气象万千,风云变幻莫测,不辨风向,不识水性,不探究行舟之规律,覆舟又岂能怪水呢?8.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淮南子·汜论训》治理国家有不变的法则,但最根本的是让人民获利;政治教化也有固定的模式,但最紧要的是让政令畅通无阻。“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意思是非常明白,就是说治理国家的原则,最根本的就是要利民,要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这个道理特别地简单,但真正地把它实现好并不容易。让人民过上美好的生活绝不是一句抽象的空话,“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要落地,的确需要我们付出很多的努力。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做给老百姓看。只有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那么老百姓才能拥护你、支持你。公心忠诚廉政《淮南子》有言:“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利民为本在于重民生。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民而不扰民为本。政策好不好,要看老百姓是哭还是笑。利民之本在于兴民德。德有大小,核心价值观就是一种德。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最持久、最广泛、最深层的力量,就是全民共同认同、遵循和恪守的核心价值观。利民之本在于得民心。从古至今,每一个辉煌之中,都有着一个为后人歌颂的明君,他们告诉后人一个道理:得民心者得天下。利民为本,就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样我们的事业就能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xw/165070.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