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新闻 >> 有了党的好政策,我更不会放弃宋天一老人的
生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平凡的,在平凡的日子里,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然而有的人却在平凡的角色中演绎着不平凡的一生。
在昌吉市佃坝镇佃坝村有一个清瘦而平凡的老人宋天一,十四年来,他佝偻医院的窗口,是什么让这个本该早早安享晚年的86岁老人如此奔波?
▲老人背影
老人养有6个子女,原本幸福的家庭却突遭变故,“年10月,三子宋振友被查出患有尿毒症,我知道这病很厉害,听到这个消息后我的脑子里一片空白,”宋天一一边回忆一边说道,“听医院治疗,于是我便带着儿子前往北京、山东等地求医看病。”
就这样,宋天一带着儿子四处求医看病,前前后后花费了近两年的时间,眼看着病情逐渐得到了控制,新的问题又摆在了老人的面前。
宋天一说:“将近两年的时间医院看病,仅就医吃药就差不多花掉了我的所有积蓄,后来医生告诉我,儿子的病情暂时得到了控制,建议我们回来继续做透析。”
“我们是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要想继续医治儿子的病,那就意味着要有足够的看病钱。”无奈之下,老人带着儿子回到了村里,当天夜里躺在床上,老人彻夜难眠。第二天一大早,简单吃了早饭,老人便急匆匆出了门。原来,他是要到其他儿子、儿媳及邻居家里“寻出路”。
“老爹那段时间不光跑遍了村上的亲戚和邻居家,还自己乘中巴车前往乌鲁木齐的亲戚家里借钱,”父亲的一举一动宋振佰几个兄弟都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还记得老爹来找我的时候,一进门便说起了弟弟看病的事,他老人家操了太多的心,我就觉得作为家里的老大,更应该扛起责任,帮助家人渡过这个难关。”
“那些年父亲吃了不少苦头,自打从外地看完病回村后,父亲省吃俭用,每天花费5毛钱坐公交车到镇上买饼吃,一张饼1元钱,每次买6个,每顿他和弟弟各吃一个,一天在吃饭方面就花这么多钱。”女儿宋艳芳一边抹着眼泪一边说道。
▲为了儿子的病,老人家经常这样奔波
宋家几兄弟虽自己艰辛但也想替父亲和兄弟分担,你三千我五千地将钱送到父亲手中,望着手中那沉甸甸的来自孩子们的血汗钱,宋天一的眼中瞬间噙满了泪水。
▲虽然年纪大了,但老人也会在天气较好的时候帮助家人干些简单的农活
宋天一说:“我知道这都是娃儿们辛辛苦苦赚来的钱,我知道这都是他们赶早下地、傍晚归来换来的,可这也是为了救三娃儿的命呐。”
十几年的时间里,医院看病,宋医院出现,排队挂号、寻医就医、付钱买药,几乎都是老人家全程操办。有一年,宋振友的病情逐渐恶化,通过治疗手段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医生不忍心看老人家这么辛苦下去了,便建议老人放弃对儿子的治疗,可医生话还没说完,老人家便挥了挥手,拒绝了放弃治疗的建议。
“这病是不好治,说白了也很难治好,但现在国家对我们老百姓这么好,出台了一系列好政策,我和儿子也享受到了,我就觉得自己更有力量了,只要我还能走得动,我就不会放弃,因为他是我的儿子。”说这话的时候,宋天一的表情很平静,但通过眼神不难看出老人身上的那股顽强的毅力和永不放弃的决心。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惠民政策相继出台,就拿昌吉市惠民政策中的一项来说,凡是被定为昌吉市精准扶贫户的家庭,由政府出面做担保,收集每户精准扶贫户的个人信息,政府再向银行贷款,之后贷款资金由政府统一安排部署,投资给规模较大、经济效益好、信誉好的企业和合作社,每年由企业和合作社给每户精准扶贫户返利。
“其实这项政策最大的好处是贷款利息和本金完全不用精准扶贫户个人偿还,都是由企业和合作社进行偿还,”佃坝村村委会副主任王秀玲说道,“政策实施的第一年也就是从年开始,市政府就为每户精准扶贫户贷了5万元的钱,企业和合作社每年都给精准扶贫户返元的利,切切实实为生活比较困难的家庭减轻了很多负担。”
▲帮扶单位和驻村工作队队员为宋天一送去捐款
是的,这些年来宋天一一家也深切感受到了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巨大成果。
1年,宋振友在户口所在地社区和昌吉市民政局的帮助下,成功享受到了“城镇低保”,每季度通过国家补助能为他减轻一定的生活负担。
2年,宋天一被列为昌吉市精准扶贫户,并在驻村工作队和镇村领导干部的帮助下,成功申请了精准扶贫户危房改造项目,该项目于年下半年开工建设,预计于年上半年完工并投入使用。
3年,宋天一又被列为昌吉市解困户,驻村派出单位昌吉市纪检委和精准扶贫户帮扶单位昌吉市项目代建局主要领导经常都会来看望老人家,在对老人进行物质帮扶的同时,从思想上、精神上帮助老人渡过难关。
4今年10月上旬,昌吉市项目代建局还组织全体干部职工为宋天一进行捐款,活动采取自愿捐款的形式共收到元捐款,并很快将全部捐款送到了宋天一手中。国家出台的相关惠民政策以及社会各行各业、各个层面的关心帮助,都是为了让宋天一以及像宋天一一样生活比较困难的家庭能够发生改变,让他们的生活水平能够越来越高。
▲看着明年就能入住的新房,老人心里非常开心
“这些年的日子过得可比儿子刚患病的那几年好太多了,”宋天一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会议中说了,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我相信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大家的帮助下,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老人还说,儿子是在他70多岁的时候患病的,现在86岁了,他还是要继续照看儿子,等到儿子的病情真的稳定了、让他觉得没事了,他就不跑了。
▲宋天一与三子宋振友通过电视收看十九大新闻报道
也许生活就是这样,它像是一条小路,一眼望不到尽头,在路上行走时会遇到许多坎坷,但宋天一老人的步伐是坚定的,从他对生活的态度可以看得出来,那并不是被困难压倒的灰暗与失落,而是在简单与平凡的生活中,用真情点亮儿子的未来,带给儿子生的希望。十四年的坚守和付出,我们看到了一位父亲最纯朴、最伟大的爱。
作者:俞晓明,昌吉市纪检委驻佃坝村工作队队员。
大家都在看
八旬老党员用独特方式演绎“小城大爱”
老党员、老干部热比汗·塔基奶奶的幸福生活
呼和托哈种畜场嘎扎布呼队的周阿姨和她的“中国梦”
温宿古勒阿瓦提乡巴格其村老党员买提尼亚孜的“特殊党费”
现正式向广大读者征稿
征稿方向:参照本平台以往发布稿件类型;
征稿形式:可包括文字、图片、视频、音频、h5、直播等。按稿取酬。
投稿邮箱:xj_shuohu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