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金笔墨童初级楷书上册第十四课匡

发布时间:2022/6/14 14:14:57   点击数:
金笔墨童硬笔规范字练字中心

教·材·同·步·生·字·讲·解

每日一练

小学生规范汉字学习第14课--《匡》字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汉字笔顺

汉字解释

匡拼音kuāng

1.纠正:~谬。

2.救;帮助:~助。~我不逮(帮助我所做不到的)。

.粗略计算;估计:~计。~算。~一~。

4.料想(多见于早期白话):不~。

5.姓。

一、解释:

匡(拼音:kuāng)是汉语通用规范二级字,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匡本义是古代盛饭用具,这一含义后来写作“筐”。“匡”是方形的器具,故引出了方正、端正之义,引申为动词就是扶正、纠察。“匡”由“方形”这一义引申出轮廓的意义,框、眶等字就是在这一意义上分化出来的。现代汉语的“匡”主要用作姓氏。

传说殷周之际有个叫匡俗(一作裕)的人与其兄弟结庐隐居于南障山(即今庐山)。他们受道于此山的仙人,故世人便称庐山为“匡山”“匡岳”“匡庐”或“匡俗山”。

二、组词:匡正匡复匡救匡谬匡扶匡时匡助匡算匡庐匡廓匡佑

汉字讲解视频

轻击视频屏幕,点击右下角放大按键,可大屏观看。

字源演变

形声字。西周金文(图1-7)“匡”字多由两部分组成:外部的构件A(“匚”的早期写法)为形符,其字形像一种方形的容器;内部为“?”(huáng)字(构件B,一说为古文“往”字),于此作不表义的声旁。有的或加注“金”繁化(图5)。为书写方便,有的字形将容器形线条化写作“匚”,如图6,战国文字多采用这种写法。小篆由战国文字演变而来。汉代以后,声符改为“王”。

《说文解字·匚部》:“匡,饮器,筥(jǔ)也。”而桂馥《说文解字义证》认为“饮”当作“飤(饲)”,“筥”当作“??”(jǔ)。“匡,??也”并不是说匡和??完全相同,而是说二者是同一类器具。“??”字下说:“饲牛筐也。方曰筐,圜(圆)曰??。”可见,匡和??虽然都是盛饭食、饲料的器具,但??是圆的,匡是方的。

金文中有“匡”字,但其所指的器具实为“簠”(fǔ),簠也是古代一种方形的盛食物的器具。关于簠与匡的关系,方濬益认为,因为匡和簠都是方的,所以二者是同一种器皿的不同称呼。杨树达从语音上论证了匡、簠本为一物。刘心源则认为匡与簠是两种器具,因为都是方形,非常近似,后人已不能区别。

现代保留下来的“簠”(或写作匡)都见于青铜器,《说文》“匡”字下又有或体“筐”,从竹之意更明确。金文簠字有从“金”的,“匡”也有从“金”的,但多数从“匚”或“竹”;小篆簠从竹,从皿。这说明古代的匡与簠很可能有铜制的,也有竹制的,但因当时的竹器无法保留至今,所以只能看到青铜的簠(匡)。后来,方形的竹器则一律称作匡(筐)了。

古籍解释

说文解字

去王切(kuāng)

匡,饮(饭)①器,筥②也。从匚?③声。

筐,匡或从竹。

〖注释〗①饮器:当依徐锴《说文解字系传》“饮”作“饭”。②筥:王筠《说文解字句读》:“谓器方圆虽巽而名亦通呼。筥者,??之借字。竹部‘??,飤(饲)牛筐也’。方日筐,圆日??。方言即借筥为之。”③?声:邵瑛《群经正字》;“?与王迥别。?,艸木妄生也。从?在土上。读若皇,见之部。”

说文解字注

饭器。

段注:句。小徐有也字。

筥也。

段注:谓即筥也。《竹部》曰:筥,?也。?一曰饭器,容五升。?有三义,而筥匡取此一义耳。匡不专於盛饭,故《诗》采卷耳以顷匡,求桑以懿匡。匡之引申叚借为匡正。《小雅》:王于出征。以匡王国。传曰:匡,正也。盖正其不正为匡。凡小不平曰匡剌,革其匡剌亦曰匡也。《诗》有顷匡。谓匡之半浅半深不平者。故谓之顷。所谓匡剌也。匡剌见《考工记》注。

从匚,?声。

段注:去王切。十部。

筐,匩或从竹。

段注:今人亦分匡、筐为二义。

广韵

去王切,平阳溪‖王声阳部(kuāng)说文所从??声,甲文为从止王声字

匡,辅助也。正也。又姓,《风俗通》云:“匡,鲁邑也,句须为之宰,其後氏焉。”汉有匡衡。去王切。十三。

康熙字典

匡·康熙笔画:6 ·部外笔画:4

《唐韵》去王切。《集韵》《韵会》《正韵》曲王切,竝音劻。《说文》:饭器也,筥也。一曰正也。《论语》:一匡天下。《前汉·扬雄传》:匡雅颂。

又《玉篇》:方正也。《尔雅·释诂》:匡,方也。《诗·小雅》:既匡既敕。

又救也。《书·盘庚》:不能胥匡以生。《孝经·事君章》:匡救其恶。

又斜枉也。《周礼·冬官考工记》:轮虽敝,不匡。

又《广韵》:辅助也。《前汉·宣帝纪》:以匡朕之不逮。

又地名。《韵会》:陈留有匡城。

又姓。《风俗通》:匡,鲁邑也。句须为之宰,其後氏焉。汉有匡衡。

又与恇同。恐也。《礼·礼器》:年虽大,杀众不匡惧。

又与眶同。目匡也。《史记·淮南王安传》:涕满匡而横流。

又乌光切,音汪。与尩通。废疾也。《荀子·正论篇》:伛巫跂匡大。

金笔墨童硬笔规范字练字中心

金笔墨童硬笔规范字练字中心,专注书法练字培训领域,独创“状元格”硬笔书法教学专利,拥有齐全的教材课程、严谨的规范字教学、科学的教师培训管理、完善的加盟合作管理服务体系。

倾力打造国内以“中小学生练字专家”为定位的知名练字品牌,愿携手有识之士,让更多的中国人,写好中国字!

硬笔规范字系列教材

1、楷书启蒙教材上、下册(5-6岁)

(1)专业双姿纠正;

(2)线条控笔;

()基本笔画启蒙;

(4)基本独体字。

通过系统的定位控笔训练,正确引导幼儿写好线条的同时,自然的过度到汉字笔画的书写,提高书写的趣味性。对汉字的书写起到非常好的启蒙作用。

2、初级楷书教材上、下册(6-8岁)

(1)专业双姿纠正;

(2)基本笔画启蒙;

()独体字结构;

(4)章法训练。

初级楷书系列,遵循儿童认知的发展规律,循序渐进,通过“教方法、寻规律、悟技巧”的人性化教学方法,调动儿童主动练字的积极性,轻松提高练习效率。

、中级楷书教材上、下册(7-9岁)

(1)左右结构偏旁训练;

(2)左右结构结构梳理;

()上下、包围、半包围机构偏旁训练;

(4)合体字难点训练。

中级楷书系列,遵循儿童认知的发展规律,通过集中系统的偏旁部首书写训练,初步掌握汉字间架结构规律;循序渐进,夯实楷书基本功,为高级楷书打下坚实基础。

4、高级楷书教材上、下册(8-12岁)

(1)间架结构综合训练;

(2)间架结构难点梳理;

()脱格训练;

(4)横线格章法训练。

通过系统、集中的综合训练,帮助学生高效掌握汉字的书写规律;通过状元格、方格、横线格的书写训练,有效提高学生布局能力和应试书写能力。

5、楷书快写教材上、下册(9岁-成人)

通过楷书快写的牵丝、提按、变笔符号等训练,达到得心应手快速书写出优美灵动的一手好字。同时对书法内涵有更深刻的认知,便于日后长期研习书法打下基础。

★以上每套教材包含规范字教材、巩固练习本、状元格练习本,共计本。还配有教材配套字头临写卡、铅笔、垫板、作品练习纸。

课外硬笔书法练习

1、假期集训练习(寒假)(暑假);2、1—6年级教育部最新版语文生字;、传统节日作品纸。

授课工具

1、状元格公开课示范大磁贴;2、状元格板书授课小磁贴;、试听课测试用纸(一)(二);4、四格过度练字本;5、好习惯每日打卡本;6、试听课学员测试登记表;7、少儿硬笔书法课堂奖励存折;8、金笔墨童专用中性笔;9、金笔墨童专用铅笔。

教师教辅工具

1、教材配套逐课教师教案;2、课堂教学PPT;、教材配套逐课生字讲解视频。状元格专利号:ZL.7全国加盟-summerclasses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xw/16707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