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矩
一个汉语词汇,读音是(guīju),意思是规和矩,指的是礼法;法度,一定的标准和成规,有着老老实实,恪守本分的意思。《荀子·礼论》:“规矩诚设矣,则不可欺以方圆”。
现代社会中,我们不仅时时刻刻有着道德约束这种“隐规矩”来约束大家,更有“明规矩”来制约监督。
保险当中的“明规矩”是什么呢?
不错,就是今天我们文章的主题---保险合同!
保险的规矩
俗话说没规矩不成方圆,
保险作为保险人(保险公司)和被保险人(消费者)之间的衔接,必然要有一定的准绳约束,
这个时候保险合同就应运而生。
正常情况下,一旦投保人选择了保险产品,进行了投保的动作,保险公司会进行承保转而进行报销合同的签订。
标志着双方的契约正式生效!
但今天我们不讲简单的守规矩,讲讲如果契约后续不利于我们,我们可以“不守规矩”吗?
可以!
因为保险是特殊商品,所以保险也有了很多产品不具备的特殊属性。
比如因为保险多为长期险种,为了使保险合同能够在很长一个时期内适应被保险人实际状况的变化,
保险合同可以在原则内进行合理变更。即:
在原订保险合同有效期内,发生变化而同意签发批改单,变更合同内容的行为。
1.通知变更
保险合同的投保人根据自身需要而变更合同的某些条款,无需征得保险公司的同意,只需通知保险人即可发生合同变更,如投保人的联系信息的变更。
2.协议变更
保险合同变更必须经过投保人与保险人双方协商一致后,才发生保险合同变更的效力。
一定法定情况发生了变化,涉及到保费增多或减少,从而必须变更合同内容,
此时投保人必须将情况及时通知保险公司,并更改合同的某些条款,否则将产生相应的法律后果。
根据实际情况,原保险合同中的必要之点,如被保险人职业、危险程度、标的种类或数量、保险金额、保险期间等发生变化,均属于被保险人必须提出申请的情况。
保险合同变更有其特定程序,
必须采取书面形式,以对原保单进行批注、批单或书面协议形式进行变更。
被保险人提出的变更合同申请,经保险人审核同意后签发批注/批单。
批改单属于合同的组成部分,签发后即可生效。
原保险合同内容与批单有抵触的,以批单为准。
我们以寿险合同变更举例:
保险合同变更一般分为主体变更与合同内容变更。
主体变更:
保险内容变更:
保险合同的变更并非想变就能变,只有提前了解,心中有数并且及时操作才能保障保单的法律效力,维护被保险人的权益。
纠纷怎么处理?
说道合同就复杂,但再复杂没有比保险合同更准确的了。
很多伙伴买保险最头疼的事情,就是看那堪比天书一般的保险合同。
正因如此,很多伙伴买了保险后续出险,理赔就遇到了麻烦。
这就是没好好看保险合同的痛!
所以一旦遇到理赔不顺,自然就要磕一下保险公司,这就遇到了纠纷。
如果关于保险合同产生纠纷,该怎么处理呢?
1.先找代理人或客服等销售人员协商解决
一般保险的销售人员会和你协商。
提出你的要求,当然如果没有确切的证据,保险销售也不会轻易给出赔偿或更好的解释。
但这一步也非常关键,
直接确定到底是自己当时投保出现了问题还是当时销售人员误导等情况引起的纠纷,
对未来法律介入很有帮助!
2.打保险公司总部电话咨询相关事宜
如果你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当时是被业务员欺骗或误导,
那么保险公司可能会安排你所属地区的保险公司及时的和你联系。
这里也只是可能,
因为保险公司对这种合同纠纷已司空见惯,客服也只是做一下登记,也许并不能及时给予解决。
需要多次打保险公司总部电话联系。
遇到保险合同纠纷,如果没有切实的证据保险公司从上到下没有人愿意给你处理。
3.打保监会电话投诉处理
有人联系保险公司无果后,直接在保监会网站上投诉也没有任何反应。
最后只能打保监会电话投诉。
比如说保险公司的最后程序投保人签字确认并不是我本人的签字。
保监会人员会给处理投诉。
4.保监会投诉后,等待保险公司联系
保险公司有三个确认:
合同签字确认;电话确认;保险公司回单确认签字
如果以上三个都是你本人确认过的,那么后续想解决合同纠纷,基本没可能。保险公司会拿出所有证据让你无话可说。
最后保监会不及时处理的话,只能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维修权
说在最后
提醒大家,如果想要购买保险,一定要了解透彻之后再下决定。
可以通过网上的一些信息和反馈来鉴别是否适合自己。
如果一时冲动买了保险,也有15天或者20天的反悔期。
仔细读保险合同有问题后,不要犹豫直接换了就行。
这样能做到损失降到最低。
好啦,今天的合同纠纷及变更就结束了,想要学习掌握更多保险知识的小伙伴记得点我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xw/168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