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新闻 >> 作为中国哲学经典,韩非子的学术渊源,
关于《韩非子》的学术渊源,陈千钧先生早在20世纪30年代做过深入的思考,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方便。下面就跟着笔者一起来看看吧。
陈千钧先生将《韩非子》的思想来源分为两大部分:第一,各派之关系。认为韩非对百家之学,正者顺其说,反者因其说而反之也。比如他非仁爱,非教育,非孝悌,其说皆在儒家之反面。
对于老子,一方面继承他非仁义慧智孝慈忠臣,一面又主张法治,对于墨家,一面接受其尚利尚同,一面又反对其兼爱非攻,对于法家,则全面予以继承,如尚实派李悝、尚法派商鞅、尚术派申子、尚势派慎到,他们的思想都可以在《韩非子》中找到影响,因此,陈千钧称“韩非为法家的巨擎,集法家之大成”。
第二,韩非思想直接渊源于老、商、荀三家,“大抵韩非之思想以老子为根据,而参之以荀,用之以商,故其渊源于三家者为多”。
所谓以老子为根据,也就是司马迁所谓的源于道德之意,陈氏以为韩非《解老》,“尽纳于法术赏罚之中”。源于荀子的,除了性恶说等等外,非俭思想实受于荀子《富国》篇之影响。
说难本于《荀子非相》,君术源于《荀子君道》,赏罚来自《荀子王制》,参验则受《荀子大略》之启发。所谓用之以商,可知韩非《五蠹》的进化论本于《商君书更法》,其非《诗》《书》,尚农战,源于《商君书农战》篇,弱民思想来自《商君书弱民》篇等。
陈天启先生把韩非政治学的渊源分为两个层次:一为主要渊源,即法家,共有八派,管仲、子产、李悝、吴起、商鞅、申子、慎到及其他。二为次要渊源,共有四家,道、名、儒、墨。
总的来看,以与《韩非子》思想的关系远近为标准,其思想渊源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老子、管子、商君、申子、慎子为第一层,作为直接渊源;儒墨纵横为第二层,作为支流。
还有一层就是自黄帝、尧、舜、禹、夏桀、殷纣、经管仲、田成子、子罕,至李悝、吴起之流的传说和历史资料,他们构成了《韩非子》的丰厚的资源。
作为中国哲学经典,《韩非子》,中国思想史中命运最奇特的一部先秦典籍。它流传了两千年却依旧传承不衰,始终被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xw/168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