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新闻 >> 经典常谈之诸子第十知识点习题及答案
诸子第十
1.末年,开始崩坏,的统治权,渐渐维持不住。社会上的阶级,有了紊乱的现象。到了,更看见解放,商人抬头。这时候一切制度,都起了根本的变化。
2.这些人也都根据他们自己的见解各说各的,都“,”。这便是,大部份可以称为。这是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也是一个思想发达的时代,在中国学术史里是稀有的。
3.诸子都出于职业的“”。“”本是封建制度里贵族的末一级;但到了春秋、战国之际,“”成了的通称。
4.这样发展了一些自由职业;靠这些自由职业为生的,渐渐形成了一个特殊阶级,便是“”的“”。这些“”,这些专家,后来居然开门授徒起来。徒弟多了,声势就大了,地位也高了。他们除掉执行自己的职业之外,不免根据他们专门的知识技能,研究起当时的文化和制度来了。这就有了种种看法和主张。各“”。便是这样兴起的。
5.第一个开门授徒发扬光大那非农非工非商非官的“士”的阶级的,是。他的教书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
6.他大招学生,不问身家,只要缴相当的学费就收;收来的学生,一律教他们读等名贵的古籍,并教他们等功课。这些从前是只有贵族才能够享受的,孔子是第一个将的人。
7.他又带着学生,周游列国,说;这也是从前没有的。他一个人开了的风气,是“”阶级的老祖宗。他是旧文化、旧制度的辩护人,以这种姿态创始了所谓家。
8.他自己说,“”;所述的,所信所好的,都是的文化和制度。等是周文化的代表,所以他拿来作学生的必修科目。。因此《诗》、《书》、《礼》、《乐》等便成为儒家的专有品了。
9.孔子教学生读各种书,学各种功课之外,更注重。他说,要有,能够,这所谓;一面还得合乎礼,就是遵守社会的规范。
10.孔子以后,儒家还出了两位大师,和。名,邹人;名,赵人。这两位大师代表家的两派。他们也都拥护周代的文化和制度,但更进一步的加以理论化和理想化。
11.孟子说人性是。人都有恻隐心、羞恶心、辞让心、是非心;这便是仁、义、、等善端,只要能够加以扩充,便成善人。这些善端,又总称为“”。圣王本于“不忍人之心”,发为“不忍人之政”,便是“”,“王政”。和王政相对的是。
12.荀子说人性是的。性是生之本然,里面不但没有,还有等恶端。所以善是的。
13.孟子反对功利,他却注重它。他论王霸的分别,也从功利着眼。孟子注重,他却注重。
14.墨家的创始者,鲁国人,后来做到宋国的大夫,但出身大概是很微贱的。“墨”原是作的意思,大概是个诨名;“翟”是名字。墨家本是贱者,也就不辞用那个诨名自称他们的学派。墨家是有团体组织的,他们的首领叫作“”;墨子大约就是第一任“钜子”。他们不但是打仗的专家,并且是制造的专家。
15.《》里只讲守的,攻的方面,特意不讲。这是他们的“”。他们说天下大害,在于人的互争;天下人都该视人如己,互相帮助,不但利他,而且利己。这是。
16.压根儿反对一切文化和制度的是家。道家出于。对于世事,取一种不闻不问的态度。他们讥评孔子“”,费力不讨好;他们自己便是知其不可而不为的、独善其身的聪明人。
17.后来有个,也是这一流人,他却将这种态度理论化了,建立“”的学说。他主张“”。所谓“”,便是。杨朱实在是家的先锋。
18.相传姓名,楚国。名,宋国人,他的思想却接近楚人。老学以为,都遵循一定的公律,在天然界如此,在人事界也如此。这叫作“”。顺应这些公律,便不须避害,自然能避害。
19.“无为而为,不治而治”。那就了。自然就是“”,就是的总原理。物得道而生,是道的具体表现。一物所以生的原理叫作“”,“德”是“得”的意思。所以都是自然的。这是的根本思想,也是的根本思想。两派,汉代总称为家。
20.,赵人。他这一派不重而重,他说概念有的存在。譬如一块坚而白的石头,看的时候只见白,没有坚;摸的时候只觉坚,不见白。所以两者是分离的。这种纯理论,在哲学上是有它的价值的。至于辩者对于社会政治的主张,却近于。
21.儒、墨、道各家有一个共通的态度,就是;他们都。孔子托于,墨子托于,孟子托于,老、庄托于传说中尧、舜以前的人物;一个比一个古,一个压一个。
22.不托古而变古的只有法家。法家出于“”,法术之士是以为职业的专家。法术之士便创一种新的政治方法帮助当时的君主整理国政,作他们的参谋。这就是。当时现实政治和各方面的趋势是变古——尊、禁、重。法术之士便拥护这种趋势,加以理论化。
23.他们中间有重、重、重三派,而集其大成。他本是韩国的贵族,学于。他采取荀学、老学和辩者的理论,创立他的一家言;他说三者都是“”,缺一不可。
24.势的表现是,赏罚严,才可以推行法和术。术是的技巧。法是,明主制下了法,庸主只要守着,也就可以治了。君主能够兼用法、术、势,就可以一驭万,以静制动,。
25.诸子都讲政治,但都是非职业的,多偏于。只有法家的学说,从政治出来,切于实用。中国后来的政治,大部份是受法家的学说支配的。
26.古代贵族养着、专家,也养着、专家。礼、乐原来的最大的用处在丧、祭。丧、祭用礼、乐专家,也用巫祝;巫祝固然是迷信的;礼、乐里原先也是有迷信成份的。礼、乐专家后来沦为;巫祝术数专家便沦为。汉代所称的便出于。
27.战国末期,秦相教许多门客合撰了一部《》。它是完整的书。到了汉武帝的时候,淮南王仿效吕不韦的故智,教门客编了一部《》,也以家为基调,也想来统一思想。但成功的不是他,是。
剩余53%未读立即解锁专栏,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