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韩非子之死的凶手,司马迁冤枉了李斯,原来

发布时间:2025/1/18 12:02:17   点击数:
北京白癜风的权威专家 http://baidianfeng.39.net/bdfcs/jiankang/

战国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子死了,一直以来,大家都觉得主谋是李斯。为啥呢?因为李斯嫉妒韩非子有才,怕自己在秦始皇那儿不受宠,就把韩非子给毒杀了。

《史记·韩非列传》里讲:秦始皇读了韩非子的作品,感叹道“我要是能见到这个人并跟他交往,死了都不遗憾”。后来李斯和姚贾说坏话诋毁,秦始皇就把韩非子关进监狱。“李斯派人给韩非送毒药,让他自杀。韩非想为自己辩解,却见不到人。秦王后悔了,派人去赦免他,可韩非已经死了。”

据司马迁的说法,李斯嫉妒秦始皇看重韩非子,怕他受重用,就把韩非子陷害还毒死了。在沙丘之变的时候,李斯为保住自己的丞相之位,竟然跟赵国勾结,篡改诏书不让扶苏当皇帝,让胡亥当,这么一来,李斯嫉妒韩非子好像就很说得通了。

不过,要是李斯害怕秦始皇重视韩非子,让自己失宠,那为啥不阻拦韩非子到秦国来?实际上,好多迹象都能说明,是李斯促使韩非子入秦去见秦始皇的!

李斯是师兄,韩非子是师弟,他俩师父是荀子。可韩非子特别有才华,一来就让李斯觉得自己比不上。毕业以后,李斯去了秦国,把学到的本事使出来,慢慢就身居高位了。但韩非子一直没被韩王重视,只能靠写东西来发泄,写出了《孤愤》《五蠹》这样的经典作品。

《孤愤》《五蠹》传到了秦国,秦始皇读过后心里特别有感触,就讲“哎呀,我要是能见到这个人并和他交往,死了也没啥遗憾!”这时李斯在旁边回应道“这是韩非写的书。”韩非子能被秦始皇注意到是因为《孤愤》《五蠹》,而这两篇文章能传到秦国,还正巧被秦始皇读到,明显是李斯在后面使劲促成的。

公元前年,秦国攻打韩国,向来不受重用的韩非子,这回竟被韩王派去当出秦的使者,使命是削弱秦国保住韩国。可有意思的是,使者通常得能言善辩,口才要好,可韩非子“说话结巴,没法流利表达,不过擅长写书”。让一个“不会说话”的结巴去当使者,恐怕从古到今就这一个吧,那到底是谁促使韩非子当这个使者的呢?

另外啊,在那个靠嘴皮子出名的战国时期,韩非子口吃这可是个要命的缺点,这就导致他很难被重视;就算秦始皇不把韩非子口吃当回事,但李斯是当官多年的政客,执行能力特别强,而韩非子没当过官,就只是个政治思想家……既然这样,李斯为啥要嫉妒韩非子,害怕韩非子动摇他的地位呢?

以上这些都能说明,韩非子入秦,能被秦始皇注意到,大概是李斯促成的,这可不是因为嫉妒,不是那种“把韩非子骗到秦国,再加以陷害毒死”的低级做法,而是希望韩非子来秦国,做李斯的政治盟友,这样师兄弟相互支持,一起干出一番大事业。

韩非子到了秦国以后,这段时间的情况,司马迁在《韩非列传》里把一些事给藏起来了,但是《战国策·四国为一》记载得挺详细,这才让韩非子死亡的真相被揭开了。

秦始皇见到韩非子的时候,一开始那是满怀期待,激动得就跟见着偶像似的。可韩非子却上书《存韩》,劝秦始皇别灭韩国,这给秦始皇泼了一头冷水,还跟李斯给秦始皇出的主意对着干。在秦始皇和李斯的统一战略里,头一个要灭的就是韩国,毕竟那时候韩国在战国七雄里最弱小,还挨着秦国近。韩非子上这《存韩》,就等于跟秦始皇说“你错啦”,得改战略计划,这样一来,秦始皇对他的初印象能好才怪。

没多久,韩非子又弄出麻烦了,他想把姚贾除掉来削弱秦国保护韩国,就在秦始皇跟前说姚贾“用大王您的权力,为国家考虑,在外私自和诸侯结交”,这就是韩非子在挑拨君臣关系。随后,韩非子还搞人身攻击,说姚贾是“世代看管城门监门卒的后代,大梁的大盗,赵国被赶走的臣子”,觉得重用姚贾这样的人对朝廷稳定没好处。

要说姚贾这个人,那时候是秦国的上卿,负责各国之间的交往。他老是出使六国,就是为了把六国合纵给弄散,实行远交近攻的策略。从当时秦国的状况来讲,姚贾这活儿干得挺好。面对韩非子的数落,秦始皇让姚贾回应,姚贾回答得特别顺溜,把韩非子的指责挨个给驳回去了。

要留意哈,韩非子去秦国一开始的身份是使者,不过《战国策·四国为一》表明韩非子参与了秦国战略的讨论,估计已经投靠秦国,变成秦始皇的臣子啦。

对姚贾来讲,韩非子诬陷他,这事儿可严重了,要是回答不好,秦始皇可能就把他杀了,或者让他丢了官,所以他有充分的理由对韩非子使狠招。司马迁说姚贾“害之,毁之曰”,可从韩非子的所做所为来说,司马迁讲姚贾“陷害诋毁”肯定是不对的。

关键是,秦始皇这辈子遭遇过好多背叛:他爹离开赵国时没带上他,差点把他丢在赵国给害死;他娘赵姬背叛了,跟嫪毐弄出个嫪毐之乱;一直很信任的吕不韦,牵扯一堆事,也背叛了他……秦始皇的心估计都麻了,根本没个能信的人。所以,姚贾反击韩非子的时候必须果断坚决,一点余地不能留,好证明自己没啥问题,要不然很可能被秦始皇怀疑。

于是,姚贾讲了明主不能被忽悠,忠臣不能遭诋毁,提议把韩非子杀了。曾经特别赏识的韩非子一直骗秦始皇,他心里的失望和愤怒不难想象,接着就说了“然”,然后“乃可复使姚贾而诛韩非”。

《战国策》里既没讲李斯毒杀韩非子,也没提及秦始皇后悔这些,而是表示秦始皇让姚贾把韩非子杀了,所以杀韩非子的直接动手的是姚贾,可真正的主谋是秦始皇。

问题是,韩非子死这件事,《史记》和《战国策》谁记录得更靠谱呢?实际上,按正常情况来讲,《战国策》的记录肯定更靠谱,《史记》倒更像是有点真实成分的传闻。

比如说《史记》里写的“秦王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这跟影视剧中“生死就差五分钟”差不多,秦始皇早不反悔晚不反悔,恰好大概在李斯毒杀韩非子的时候反悔了。而且,李斯毒杀韩非子这是大事,难道不应该先跟秦始皇汇报吗?所以,这样的记载怎么看都像是小说,不是历史。

实际上,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里早就讲得明明白白:“太史公一直父子相继编撰,搜罗天下散失的旧闻,帝王事迹兴起的情况,探究起源观察终结,看到兴盛观察衰败,讨论考察过往的行事,用来弥补缺失,成就自家的学说”。说不定,韩非子的死就是司马迁搜罗来的“天下散失的旧闻”,至于真不真只是“一家之言”而已。

从《战国策》和《史记》来分析,韩非子死的实情是这样:李斯把韩非子弄进秦国,本来是想推荐他,盼着师兄弟能联手。可韩非子跟秦始皇的战略不一样,还挑拨了姚贾和秦始皇的关系,这不但惹得姚贾狠狠回击,也让秦始皇很不高兴。韩非子被关进监狱后,李斯给他创造过机会,然而韩非子没能让秦始皇改变想法,最后见没办法了,李斯就给韩非子留了个全尸。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xw/16967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