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中的顿悟成佛,并不是说顿悟之前就不需要参学和修炼的功夫。恰恰相反,每一个真正顿悟的禅师都是要经过多年打磨,一天天、一年年、一步步,熏染道气、清明道心,直待有所悟入,还会有多年保任的功夫,才可以、才能够、也才敢于“出世为人”。释迦牟尼雪山六年苦行、六祖惠能埋没猎人堆里十六年,赵州八十还在江湖上行脚,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都希望和羡慕一朝成名,却不见十年寒窗辛酸辛苦。每一样职业、行业,要做好了,都需要日积月累的经验,“没有天生的弥勒、自然的释迦”,这是佛教中的一句警示语。
因此,荀子在文中继续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不停地雕刻,金石也能刻透。因此没有专一的志向就没有显著的成就,没有敬业精神就没有显著的功绩。所以矢志不渝、坚持不懈、专心致志是学习乃至修行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