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院长每月一荐读后感院办器械科集锦

发布时间:2021/2/19 8:59:17   点击数:
中科治白癜风疗效更显著 http://m.39.net/pf/a_4325725.html

谈合作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我们的先人自古以来就懂得合作的重要性。读了成院长的《聚焦"四T",综合提升》一文,这正与古代圣人的观点不谋而合。类似的观点还有很多,最通俗的有"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就是力量",荀子说过"民齐者强"。这些名言都表达了合作的重要性。

中西方文化最大的差异之一,是我们中国一直推崇集体主义,也就是合作,而西方更强调个人英雄主义。因此,我们在西方各类作品中看到了很多英雄,从宙斯到雅典娜,从阿波罗到海伦。当今,我们了解最多的是科幻电影中的超级英雄,一个英雄的存在可以拯救整个人类群体,例如美国队长、蜘蛛侠、钢铁侠等。而我们则不同,我们的祖国是在祖先的合作中,从弱小一步步走向强大,变成了如今强大的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深刻印证了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无数的事例也表明了合作的重要性。其中,最具里程碑意义的合作应该非国共合作莫属。国共合作的实现,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从而使我们中国不再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从此一个独立的中国由此诞生。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些都为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其,在当今,加强党的团结,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团结等都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

赤壁之战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事例。在这个事件中,正是孙权、刘备联合抵抗强大的曹操阵营,才以少胜多,由此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正是合作让孙、刘两阵营得以存活,并名扬四海,使他们不再害怕曹操的"舳舻千里,旌旗蔽空"的阵势和气势,更是形成了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

正是合作让这些奇迹得以实现,合作让一切变得有可能。当然,因不合作失败的事例也比比皆是。

苏洵很出名的政论文《六国论》提到了秦能灭掉六国的原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战国时期的秦国虽然是强国,但六国的力量叠加起来已经超越秦国很多了。但六国各自打着小算盘,想要独完,从此有了很多悲剧,例如,历史上著名的荆轲刺秦,荆轲没有辜负燕太子丹,"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一位悲壮的英雄来了,但没有改变秦统一六国的意图,甚至没有减缓秦扫灭六国的步伐。而如果当时六国联合起来抵抗秦国,或许历史会被改写。不合作,使六国湮灭在了历史的尘埃里。

无独有偶,东汉末年,各路诸侯讨伐董卓,想要改变这种权臣专权的历史局面,但最终都失败了。失败原因还是在于各股势力没能联合起来。正是这种不合作导致了失败的局面。还有太平天国运动,如果统治阶级内部能够精诚合作,也许历史上太平天国运动以失败告终的结果会被改写。

以史为鉴,这是我们应有的态度。不合作的后果很严重,所以我们应该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尝试合作,从而受益于合作。合作的过程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过程;是博采众长的过程;是批判发展的过程。当今时代,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离不开合作,只有合作才能创造更好的自己,创造更好的现在和未来!

那如何合作才能得到期待的效果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首先,合作要摆正心态,相信"术业有专攻",能够有取人之长的胸怀,不能唯我独尊。其次,合作需要用整合的思维看问题,需要发挥高效的同时,又要避免累赘的重复。最后,合作需要“吾日三省吾身”的反思精神,在合作中不断找到不足,克服不足,通过努力,让不足改进成亮点!

(院办成文娟)

参与“四T”,共创未来

学习了院长的“每月一荐”《聚焦“四T”,综合提升》一文,受益匪浅,感触良多。随着医学学科的不断发展以及疾病治疗更为专业的细分,加之患者本身对于医疗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效果的预期有了更高的要求,医院门诊的主要诊疗模式,但专病化诊疗模式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有些病抢着看,有些疾病则没人看。医院更多接诊复杂、危重的患者,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体,所患疾病就会涉及到多种因素、多个脏器,由此涉及多个学科,病人从诊断到治疗一套疗程下来,往往需要往返于多个科室。大大减低了就医效率,会给病人及家属带来诸多不便,达不到最优的诊疗效果。

多学科协作的诊疗模式成为重要的诊疗模式之一,它使传统的个体模式、经验模式向协作模式转变。整合资源,整合思路,以患者为中心,整合一切条件创造最好的医疗效果。在此过程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医院大大小小的设备,每一个科室人员都奔走在科室与科室之间,设备与设备之间。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为临床的诊疗工作提供最好的设备条件。学习了《聚焦“四T”,综合提升》一文后,我们器械科也可以积极主动地加入“多学科协作的诊疗模式”,化被动为主动。在已有的维护、保养、维修的基础上,主动了解设备使用科室和使用人员的工作需求,主动了解设备检查或治疗的疾病。调试出每一台设备最合适的工作状态,显示最清晰的检查结果。

我们以工程师的身份参与到诊疗过程中,以前报修才去维修,现在可以主动去了解每一台设备的使用和运行情况,检查设备,询问科室使用人员,记录问题,总结出设备的故障规律,提前做好工作,由“维修变为预防”。了解科室需求,制定短期询问,长期巡检的工作模式,定期到科室集中了解设备的使用情况。设备是否有故障、是否结果准确、是否治疗效果明显。随时记录问题,综合分析,结合临床需要得出结论。

器械科亦要走向临床,我们要了解临床工作,参与临床工作,结合自身的工作为临床工作提供最优的设备条件。

(器械科马继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zz/162791.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