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作者 >>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常考的教育人物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弗洛伊德以身体不同部位获得性冲动的满足为标准,将人格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其人格发展理论又称性心理期发展论。
19.格赛尔心理学家,他认为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成熟机制。双生子爬楼梯的实验是格赛尔的著名实验。20.赫尔巴特他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学的形成,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规范的学科。他的教育思想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提出了传统教育的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知识中心主义课程理论代表人物。同时赫尔巴特第一次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21.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创立者,是现代教育理论的首要代表。其作品为《民本主义与教育》。教育的本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与改组”。提出了和传统教育三中心相对的“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的新三中心论。是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中经验主义课程论代表人物。22.奈勒是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中存在主义课程论代表人物。23.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4.克鲁普斯卡娅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一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问题的著作。25.加里宁他重视道德教育和劳动教育的作用,把教育论文和演说汇编成《论共产主义教育》和《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学》。26.马卡连柯提出的“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反映了德育“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27.凯洛夫出版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教育学》。他是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28.杨贤江以李浩物为化名写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29.赞科夫著有《教学与发展》一书,以一般发展为出发点,提出了“高难度教学”“高速度教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和“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五大教学原则。是知识中心主义课程论代表理论中发展主义课程论的代表人物。他的“教学与发展”研究推动了苏联学制与课程改革。30.布鲁姆认为教学应该以掌握学习为指导思想,以教育目标为导向,以教育评价为调控手段,形成了完整的掌握学习理论体系,著作《教育目标分类学》。31.瓦根舍因著作《范例教学原理》,创立了范例教学理论。是知识中心主义课程论代表理论中范例方式课程论的代表人物。32.苏霍姆林斯基著作《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中系统论述了他的全面和谐教育思想。被称为“活的教育学”。33.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创立了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使教育心理学从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因此,桑代克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其联结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尝试-错误说。著名实验:小猫“迷箱”实验。34.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者,认为“人力资本”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以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他认为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33%。35.斯金纳继承华生的观点,认为人的行为乃至复杂的人的人格都可以通过外在的强化或惩罚手段来加以塑造、改变、控制或矫正。在桑代克等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教育心理学影响巨大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著名实验:白鼠实验。36.维果斯基维果斯基比较强调自我中心的积极作用,认为它能帮助儿童解决问题。认为语言是认知发展理论的核心,并且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37.耶克里斯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终身教育专著《终身教育》。38.保罗·朗格郎《论终身教育》报告书的发表,提出了终身教育理论。使得终身教育概念化和体系化。出版《终身教育导论》。39.斯宾塞斯宾塞的教育核心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提倡科学教育,反对古典主义教育;提倡自主教育,反对灌输式教育;提倡快乐和兴趣教育,反对无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方式。简称:三提三反。40.柏克赫斯特创建了道尔顿制。道尔顿制在弥补班级教学制度的不足,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等方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并对程序教学、个别指导教育等曾发生过影响;但它偏重学习学科知识,过分强调个性差异,忽视了班集体作用以及德育,在推行时往往形成了教学上的放任自流。41.乌申斯基发表《认识教育的对象》,被称为“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42.卡普捷列夫年出版《教育心理学》,这是俄国第一步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43.奥苏贝尔从两个维度对于认知领域的学习进行分类。系统阐述了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提出有意义接收学习论。并且将陈述性知识学习进行分类。将学生所有指向学业的行为从三方面的内驱力加以解释。44.艾宾浩斯描述了人类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规律。并根据他的实验结果绘成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45.耶克斯、多德森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共同发现了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简称倒U曲线)。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指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的性质不同而不同:在比较简单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而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46.亚伯拉罕·马斯洛马斯洛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由需要引起,而需要系统又包括五种由低级到高级的不同层次的需要,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47.柯尔伯格柯尔伯格用道德两难故事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儿童道德判断可分为三种水平,每种水平又有两个阶段,总共分做三个水平六个阶段。48.埃里克森埃里克森认为,人要经历八个阶段的心理社会演变,这种演变成为心理社会发展(psycho-socialdevelopment)。这些阶段包括四个童年阶段、一个青春期阶段和三个成年阶段。每一个阶段有这些阶段应完成的任务,并且每个阶段都建立在前一阶段之上,这八个阶段紧密相连。49.加涅加涅根据学习水平不同,由简单到复杂,提出了八类学习: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原理(规则)学习、解决问题学习。人类学习由五个结果,变现为物种不同的能力: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运动技能、态度。50.加德纳
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在年出版的《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的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每个人都至少具备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关系智力和内省智力,后来,加德纳又添加了自然智力。这一理论被称为多元智力理论(MultipleIntelligences)。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获取教材资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