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作者 >> 每日一练教师资格证考试
1、(单选题)以下观点中,属于荀子对教师的态度的是()。
A.问难与距师
B.师道尊严
C.师云亦云
D.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正确答案:C在先秦儒家诸子中,荀子是最为提倡尊师的,把教师与天地、祖宗的地位并列,提出“师云亦云”,学生对教师要绝对服从。故选C。
A项:“问难与距师”是王充的观点,提倡怀疑的学习态度。与题干表述不符,故不选。
B项:“师道尊严”出自于《学记》,强调师之道尊贵、庄严。与题干表述不符,故不选。
D项:“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出自于《论语》。与题干表述不符,故不选。
拓展荀子从强调教育的作用角度出发强调尊师。“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
2、(单选题)读书时要有客观的态度,还古书的本来面目,并不执着旧见,接受简明平正的解说,而不好高务奇、穿凿立异。这体现了朱子读书法中的()。
A.循序渐进
B.虚心涵泳
C.切己体察
D.居敬持志
正确答案:B朱子读书法包括:循序渐进、虚心涵泳、切己体察、居敬持志、熟读精思、着紧用力。题干中是对虚心涵泳读书法的解释,故选B。
A项:循序渐进是指遵循教材的客观顺序与学生的主观能力去规定学习的课程或进度,不求速度。与题干表述无关,故不选。
C项:切己体察是指读书时,使书中道理与自己经验或生活结合起来,并以书中道理去指导自己的实践。与题干表述无关,故不选。
D项:居敬持志是指收放心,严肃认真与精神专一的态度。树立一个具体目标或根据一个特殊问题去书中搜集及整理有关资料。与题干表述无关,故不选。拓展熟读精思是指要把书本背得烂熟,反复寻绎文义。着紧用力是指以刚毅勇猛的精神去读书,以坚持到底而不懈怠的精神去读书。
3、(单选题)年2月,蔡元培发表了著名的教育论文《对于新教育之意见》,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思想,即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
A.美感教育
B.伦理教育
C.健康教育
D.心理教育
正确答案:A年2月,蔡元培发表了著名的教育论文《对于新教育之意见》,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思想,即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故选A。
BCD项:均为干扰选项,故不选。拓展蔡元培提出了“以美育代替宗教”方针。
4、(单选题)以下不属于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对于班主任作用表述的是()。
A.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主要实施者
B.班主任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
C.班主任是中小学生心灵的维护者
D.班主任是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
正确答案:C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指出:“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C项为错误表述,符合题意,故选C。
ABD项:均出自《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但不符合题意,故不选。拓展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是学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
5、(单选题)事先经过设计,规定好观察项目,选定观察对象,采用观察工具,在观察中填写观察量表等方式是()。
A.结构性观察
B.非结构性观察
C.参与观察
D.自然观察
正确答案:A结构性观察有明确的目标、问题和范围,有详细的观察计划、步骤和合理设计的可控制性观察,能获得真实的材料,并能对观察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和对比研究,题干的表述符合结构性观察的概念,故选A。
B项:非结构性观察是对研究问题的范围目标采取弹性态度,观察内容项目与观察步骤没有预先确定,亦无具体记录要求的非控制性观察。与题干表述不符,故不选。
C项:参与观察是指研究者直接参加到所观察的群体和活动中去,不暴露研究者真正身份,在参与活动中进行隐蔽性的研究观察。与题干表述不符,故不选。
D项:自然观察包括自然行为的偶然现象观察和系统的现象观察,与题干表述不符,故不选。
拓展根据是否对观察活动进行严格的控制来划分,观察分为结构性观察和非结构性观察。
6、(单选题)某教师在进行教育研究时,未经学生同意,将与学生谈话的内容告诉了其他老师,这违背了教育研究的()。
A.客观性原则
B.伦理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创新性原则
正确答案:B伦理性原则要求被研究者有要求研究者对测得的有关自己的数据资料保密的权利。研究者可以匿名登记所有被研究者的资料,可以在研究结束后销毁测验的原始材料,不将研究结果告诉未经被研究者同意的任何其他人。题干中老师未经学生同意将与学生的谈话内容告知他人,违背了伦理性原则。故选B。
A项:客观性原则是指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应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排除因研究者自身价值观、好恶、愿望等各种主观因素所致偏差的影响,力求了解事实真相。为干扰选项,故不选。
C项: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育研究应当从客观现实以及实际需要出发,在客观现象的复杂联系中,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得出符合实际规律的认识,以此作为相关领域实践活动的指南,并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检验、修正、完善已有认识。为干扰选项,故不选。
D项:创新性原则是指教育研究应当具有高度的创造性。无论是研究课题,还是研究的视角、研究的方法、得到的结论都应当是新颖的、前人未曾探讨和未曾获得的新发现。为干扰选项,故不选。
拓展伦理性原则是指在教育研究中,研究者必须尊重研究对象享有的一切权利,必须承担保护研究对象的责任,使其免受教育研究活动的侵害,必须保证研究结果被合法、正当的加以利用。包括:自愿原则、匿名原则、保密原则、无害原则。
7、(单选题)学校组织了英语竞赛活动,小明因为不感兴趣,所以就没有报名参加。这体现了课外、校外教育的()。
A.灵活性
B.自愿性
C.实践性
D.自主性
正确答案:B自愿性是指在课外、校外教育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现有知识水平选择参加不同的活动。题中小明对活动不感兴趣所以不参加,体现了自愿性,故选B。
A项:灵活性是指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具体内容是根据课外、校外活动的目的,从现有设备条件、辅导教师的特点、能力以及学生的不同需要出发确定的。与题干表述不符,故不选。
C项:实践性是指课外、校外教育活动注重学生的实践环节。与题干表述不符,故不选。
D项:自主性是指学生是课外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指导者、辅导者,对学生活动的组织起辅助作用。与题干表述不符,故不选。
拓展课外、校外教育的活动是列在课程计划和标准之外的,所以不具有强制性,因而具备自愿性。
8、(单选题)读书指导属于以下德育方法中的()。
A.说服法
B.锻炼法
C.陶冶法
D.自我修养法
正确答案:A语言说服法就是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向学生讲述道理,使学生明辨是非的方法。主要包括有:讲解、谈话、报告、讨论、辩论、读书指导等。故选A。
B项:锻炼法是教师有目的地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使其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培养优良的思想和行为习惯的德育方法。与题干表述不符,故不选。
C项: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德育方法。与题干表述不符,故不选。
D项:自我修养法是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品德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的方法。与题干表述不符,故不选。
拓展说服法的基本方式有两种,语言说服法和事实说服法。事实说服法就是组织学生接触社会实际,用各种生动具体得事实来说服学生,以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形成正确认识的方法。主要包括有:参观、访问和调查等形式。
9、(单选题)()在上海公办“南洋公学”,使教师的培养走上专门化道路。
A.盛宣怀
B.廖世成
C.房东岳
D.蔡元培
正确答案:A年,盛宣怀在上海公办“南洋公学”,分设上院、中院、师范院和外院,其中的师范院即中国最早的师范教育,使教师的培养走上专门化道路。故选A。
B项:廖世成出版了我国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与题干表述无关,故排除。
C项:房东岳翻译了《教育实用心理学》,是我国出版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与题干表述无关,故排除。
D项:蔡元培被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与题干表述无关,故排除。
拓展教师职业的专门化以专门培养教师的教育机构的出现为标志,世界上最早的师范教育机构诞生于法国。年,法国拉萨尔神父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师资培训学校,标志着独立师范教育的开始。
10、(单选题)关于素质教育的表述,正确的是()。
A.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
B.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C.素质教育是要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
D.素质教育会影响升学率
正确答案:B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B项表述正确,故选B。
A项:素质教育观认为,考试包括百分制考试本身没有错,只是在应试教育中使用者将其看成了学习目的而不是评价手段。考试作为评价的手段,是衡量学生发展的尺度之一,也是激励学生发展的手段之一。A项理念错误,故不选。
C项:素质教育认为教师首先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个性的塑造者、人生的引路人、潜能的开发者,其次才是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C项理念错误,故不选。
D项:素质教育观认为,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宗旨是提高国民素质,升学率只是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之一。真正意义的素质教育不会影响升学率,反而有助于升学率的提高。D项理念错误,故不选。
拓展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之所在。
距离教招考试还有6天,
你真的备考好了吗?
没关系,还有时间,跟着老师再把重难考点复习一遍,
只要努力了就有上岸机会。
联系我免费试听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