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斑复色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6201576.html有时候,我也会对自己发问,中国历史上那么多文学家,那么多被称为先贤的大家,为什么单单最最喜欢庄子呢?
我也多次深深地思考过这个问题,除了百度百科上的正规答案之外,我觉得庄子这个人很特別,很有个性,很有魅力,这亦是庄先生区別与其它大贤的地方。
庄子不装。但其它的就有些装了。孔子早晚都是一幅正人君子状,要是可能的话,他一定是西装革履,一尘不染,象个大学教授,讲起道理来,义正辞严,不容置疑,他讲你听。
老子呢,讲的课很抽象,很玄妙,云天雾地,道德经,八十一节,言,真正弄懂的又有几人,但这不妨碍这本小册子成为全球发行量仅次于《圣经》,老子哲学思想的影响震古烁今,引得亿万人着迷研学。
庄子则不然,他是段子高手,故事大王,辩论铁嘴。他把智慧和道理形象化故事化,时而幽默,时而辛辣,时而风趣,他的著作虽与《易经》《道德经》被誉为“三玄”,但读他的《内篇》《外篇》以及《杂篇》,莫不痛快淋漓,酣畅通达,趣味盎然。
他的作品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据传庄子尝隐居南华山,卒葬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被诏封为南华真人,其书《庄子》被奉为《南华真经》。
一个人在历史上被皇帝封为“真人”,其文字被奉为“真经”,足见他的影响力该如何的如雷贯耳。
不单单是以上原因,自古以来,诸多名人大家也都把庄子奉为不可逾越的文学哲学思想的高峰,膜拜之,景仰之。这也是我成为庄粉的重要原因。
战国时期的哲学家荀子说,“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荀子·解蔽》)
西汉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称赞庄子,“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
唐朝诗魔白居易也是一名铁杆庄粉,有诗云:庄生齐物同归一,我道同中有不同。遂性逍遥中一致,鸾凤终较胜蛇虫。(《读〈庄子〉》)
北宋大政治家、大文豪王安石诗云:清燕新诗得自蒙,行吟如到此堂中。吏无田甲当时气,民有庄周后世风。庭下早知闲木索,坐间遥想御丝桐。飘然一往何时得,俯仰尘沙欲作翁。(《题蒙城清燕堂》)
明代的书画家文学家徐渭诗曰:庄周轻生死,旷达古无比。何为数论量,死生反大事?乃知无言者,莫得窥其际。身没名不传,此中有高士。(《读〈庄子〉》)
清代学者胡文英:庄子眼极冷,心肠最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感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庄子独见》) 竹林七贤,陶渊明,苏东坡,李白,等等,也都是庄老先生的高徒,不信?尽可去浏览他们的文章,诵读他们的诗词。
盘点了古代的,咱再把审视的目光放在近现代,看一看又有哪些大家是庄先生的忠实门生。
第一个出场的是鲁迅先生,他称“其文则汪洋捭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
第二个庄粉郭沫若先生:他称赞,“秦汉以来的每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是在他的影响之下发展的: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鲁迅与庄子》)
接着是闻一多先生,“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庄子的烙印。 ” 当代哲学家、美学家李泽厚先生断言:中国文人的外表是儒家,但内心永远是庄子。文学家王蒙先生谈及庄子,“庄子是一个非常有特点的、与众不同的哲学家,古今中外独此一人。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把非常深邃的思想变成了文学,变成了艺术,变成了神话、寓言、故事、传说。他的那些论述哲学问题的文字都是朗朗上口、比喻精当、辞藻华丽、文风开阔、见棱见角、妙不可言的,读起来你感到的是津津有味、心旷神怡。这就做到了深奥哲理的文学化与趣味化。”
其实,这儿遗漏了民国时期一个特殊的人物,缺了他,庄子也会感到孤独的,这个特别人物就是,敢顶撞老蒋的刘文典大师,老蒋骂他“学阀”,扇老刘两耳光,他怼老蒋是“新军阀”,猛踹了一脚,丝豪不吃亏。
他是赫赫有名的庄粉,自称对庄子最了解的人,他曾“狂言”,“古今以来,真懂《庄子》者,两个半人而已,第一个是我刘文典,另一个是庄子先生本人,那半个嘛,还不晓得。”
看到这里,对于庄周先生这样的好朋友,相信你也会喜欢的,那就请随手文未点个赞吧。三口壹品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zz/164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