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作者 >> 第一届ldquo湾区语文杯rdqu
“学习之道”与“思辨阅读与表达”
——以统编版高中语文第六单元为例
郑雪晴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级研究生
一、设计依据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第六单元的主题核心是“学习之道”,本单元的文章从不同角度论述有关学习的问题,或阐述学习的意义,或讨论学习的态度与方法,或描述读书的经历和感受。本单元要求学生通过梳理、探究和反思,形成正确的学习观,改进学习方法,提升学习能力。
同时,本单元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三大教学单元的起始单元,选择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话题“学习之道”供其讨论。根据任务群、单元教学的要求,本次学习应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阅读与鉴赏中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和语言特点,理解作者阐述观点的方法和逻辑;在表达与交流中发表自己的对学习的体验与看法;在梳理与探究中发现认清事物(学习)的本质,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提高理性思维水平。
因此本教学设计拟从“学习之道”的话题出发,以单元为活动设计单位,由“学习与观点阐发”(5课时)“学习与说理方法”(6课时)“学习与论辩探究”(4课时)这三个方面来展开,先确定本单元的最终任务是探讨问题“未来在线学习会取代传统的课堂学习的地位吗”,接着引导学生自主梳理本单元关于学习的观点与经历,看看哪些观点经历可以用于探讨最终任务问题,加强自己的论证;总结归纳本单元用于说理学习观点的艺术表现手法,思考哪些手法也可以运用于最终的探讨任务;在最后在课堂上展开对“网络学习”与“传统课堂学习”之辩。
二、学习目标
1、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解,积累相关的语言知识与文学常识,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大意。
2、准确把握文本中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明确作者的写作思路与说理方法,学习作者思考问题的角度。
3、把握学习的价值、意义、原则和方法,形成正确的学习观。树立终身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理念,探索学习之道。
4、学会运用本单元的学习观点与说理方法来支持自己的说理过程,学会有针对性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三、学习资源
1、基本资源
课文《劝学》《师说》《反对党八股(节选)》《拿来主义》《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
2、拓展资源
(1)六篇课文的作者介绍和创作背景等材料;
(2)鲁迅的《青年必读书》;
(3)T·爱德华·戴默《好好讲道理——反击谬误的逻辑学训练》;
四、学习任务安排
1、单元学习概述;
必修上册第六单元指向“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它由《劝学》《师说》《反对党八股(节选)》《拿来主义》《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六篇课文组成,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论述有关学习的问题,或阐述学习的意义,或讨论学习的态度与方法,或描述读书的经历和感受。
《劝学》谈的是学习之道;
《师说》谈论的从师之道;
《反对党八股(节选)》谈的是写作文风的问题,要求放弃八股写法,转僵硬为活泼;《拿来主义》则讲的是“博拿”“约取”,对外来文化的批判选择创新;
《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则分享的是作者读书求学过程中的一些经历。
2、设置情境任务:
导语:疫情期间,为了保障教学工作的开展,教师们通过利用网络平台教学,实现教师们在网上教、学生们在网上学的网课、网络课程的居家学习方式。相信大家对网络教学都深有体会,请同学们看相关视频:
视频①《疫情期间你在家的真实上网课状态校园采访放学别走》
视频②《博雅英才学校,疫情网课期间,来自家长的心里话》
视频③《疫情期间,网课老师遭遇的各种搞笑情况,真是太难了》
视频④《防控疫情正能量:声乐教授的“网课”探索——在线教育显优势》
视频⑤《开讲了·未来教育·疫情下的网课》
过渡语:不少人认为,疫情期间的网络教学弊端横出,学校继续采用网络教学是迫于疫情的压力。也有一些老师、同学及家长反应难以适应这种教学方式。而另一部分的人认为,这预示了未来教学发展的方向,年轻人们也更能适应网络教学这一学习方式,为了适应时代发展、提高教学效率,未来网络学习迟早会成为取代传统学习的地位,对此同学们怎么看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去第六单元“学习之道”专题中寻找灵感吧!
3、学习任务框架:
总任务:探究“学习之道”的内涵,带着“未来在线学习会取代传统的课堂学习的地位吗”这一问题去寻找本单元可用的观点与论证手法,最后结合所学清楚有力地表达自己对于该问题的想法。
分任务:(1)把握本单元关于学习的观点阐发;(2)鉴赏本单元关于学习的说理手法;(3)学会将从本单元学到的观点与说理手法运用到辩题当中去,学会有针对性地表达观点。
根据以上学习任务将全班学生分为两个辩论方、六个小组(一组约6人),小组的具体任务如下:
(一)课前预习,疏通文意(1课时)
1、通读六篇课文,结合写作背景和作者生平材料理解文本,读懂每篇文本所表达的内容。
2、借助提示、注释和《古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翻译《劝学》《师说》两篇文言文课文,读准字音。
中绳(zhòng)槁暴(gǎo)(pù) 輮(róu)砺(lì)参省(cān)(xǐng)跂(qǐ)驽马(nú)螯(áo)跬步(kuǐ)骐骥(qí)(jì)锲而不舍(qiè)镂(lòu)蛇鳝(shàn)句读(dòu)近谀(yú)经传(zhuàn)郯子(tán)苌弘(cháng)老聃(dān)子蟠(pán)贻之(yí)
3、梳理文言知识,引导学生完成下列文言词句清单。将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以及特殊文言句式等纵横联系,触类旁通,做归类性梳理。在归类梳理过程中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由小组讨论解决。
《劝学》
《师说》
我的疑惑
通假字
例:輮以为轮
古今异义
例:蚓无爪牙之利
词类活用
例:非能水也
一词多义
例:于/而/…
虚词实词
例:于/利
特殊句式
例:状语/定语后置/…
知人论世
例:荀况《荀子》
(二)深入文本,品读鉴赏(1课时)
1、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归纳出关于学习的观点。
主要内容
主要观点
思考质疑
《劝学》
《师说》
《反对党八股》
《拿来主义》
《读书:目的和前提》
《上图书馆》
1、联系本单元的六篇文章,在相同的学习话题之下,作者的时代背景、身份、立场不同,读者不同,因此作者强调的侧重点、采用的论说方法也有差别,请将文本的观点与作者的时代背景、生活经历以及交流对象结合起来,理解作者表达自己“学习观”的理由。
时代背景
作者身份
作者立场
写作对象
写作理由
《劝学》
《师说》
《反对党八股》
《拿来主义》
《读书:目的和前提》
《上图书馆》
2、探究思考:
(1)荀子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他认为学习能够改变人的天性,所以学习很重要。而卢梭认为“大自然希望儿童在长大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我们要顺应天性地教育孩子”。对以上两个观点,你有什么看法?
(2)韩愈的“师道观”要求的是复学儒术,有人认为已经不适用于当今社会了,你如何评价韩愈的“师道观”在当今教育学习的意义吗?
(3)对比阅读黑塞的《读书:目的和前提》和鲁迅的《青年必读书》。在这两篇文章中,黑塞和鲁迅对中国的典籍、作品表现出相反的态度。对此你怎么理解,在查阅资料后分析并加以阐释。
(三)联系辩题,观点分析(3课时)
1、以《劝学》《师说》为例进行分六组进行合作探究。“在线学习队”主要探究这两篇文章有哪些可用于支持网络学习的文本观点;“传统学习队”主要探究这两篇文章有哪些可用于支持传统学习的文本观点。解释说明为什么这一观点可以适用,要怎么运用?六个小组分别就讨论结果进行课堂汇报,这一过程教师进行相应的指导、小组之间互相点评。(1课时)
2、课后学生继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对《反对党八股》《拿来主义》《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进行观点分析,再采用2课时进行课堂上的小组汇报与点评,最终汇总为以下表格:
第六单元观点分析表
原文句子
观点核心
与辩题的联系
在线学习队
例:《劝学》中的____。
表达了_____的学习观
例:与在线学习的_____观点不谋而合
传统学习队
表达了_____的学习观
例:与传统学习的_____观点不谋而合
(一)绘制论证思路图,归纳说理方法(3课时)
1、批注阅读本单元的六篇课文,摘录有关学习的名言警句,并写出摘录的理由。
2、与教师一起绘制《劝学》论证思路图。先画出观点句,抽取关键词;再理清脉络,用直观的方式绘制出各部分的逻辑关联。要求观点句明确,逻辑结构清楚,形式不拘一格,可选择思维导图、结构图、概念图等不同形式呈现绘制的结果。如《劝学》全文结构图:
3、仿照上面的例子,编制《反对党八股(节选)》《师说》《拿来主义》《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思路图,尝试归纳说理的一般思维规律。
写议论文包括五个基本步骤:研究问题,确定自己在该问题上的立场,为自己的立场进行论证,对反对自己立场的观点进行反驳,最后是解决问题。这样一篇文章的大纲大致如下:(1)对问题进行解释;(2)陈述你对该问题的立场;(3)对你所持的立场进行论证;(4)对预期中的批评进行反驳;(5)问题的解决。
——T·爱德华·戴默《好好讲道理——反击谬误的逻辑学训练》(浙江大学出版社,年9月版,P)
4、本单元前四篇文章以说理为主,运用了多种说理方式,语言也各有特色。《劝学》多以比喻阐发道理,生动形象;《师说》多用对比论证,重点突出;《反对党八股》为党八股画像,态度鲜明而又诙谐幽默;《拿来主义》先破后立,睿智犀利而又妙趣横生。阅读本单元课文,梳理作者的论述思路,体会其说理艺术,看看作者是如何阐释“学习之道”的。
(1)梳理单元前四篇文章的论述对象、论证方法、表达效果及论述中心,对比阅读赏析:
论述对象
论证方法
表达效果
论述中心
《劝学》
(1)青出于蓝
(2)…
(1)比喻论证
(2)…
(1)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
(1)学习有意义
(2)…
《师说》
《反对党八股》
《拿来主义》
(2)本单元的文章大都针对现实问题发表议论,往往先批判错误,然后有针对性性地提出自己的主张。阅读这些文章,看看文中列举了哪些错误现象,作者又是如何层层辩驳剖析,并给出“药方”的。
如:
5、《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分享了作者的学习经历,请同学们结合这两篇课文,说说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有相同的学习经历或情感体验?或者仿照这两篇课文的表达手法,尝试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经历或是采用的学习方法,用作文的形式写下来,不少于字。
(二)联系辩题任务,化用论证方法(3课时)
联系辩题任务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在线学习队”主要探究本单元文章有哪些可用于支持网络学习的说理方法;“传统学习队”主要探究本单元文章有哪些可用于支持传统学习的说理方法。教师给出如下模板,要求学生解释说明这一说理方法可以怎么论证自己的观点?有怎么样的表达效果?六个小组分别就讨论结果进行课堂汇报,这一过程教师进行相应的指导、小组之间互相点评。
例子:《xx》课文xx处采用了xxxx的论证手法/思路,将其运用于本组辩题,可以这样表达:_______________,具有_____________的表达效果。
(4课时)
1、回顾本单元课文所表达的学习观念及所运用的论证手法,结合学生个人的学习与生活经验,讨论“学习之道”的真正内涵是什么。(1课时)
2、教师再次在ppt上展示辩题,教师和受邀家长为主要评委,组织“在线学习队”与“传统学习队”进行当堂论辩,要求学生请结合本单元所学的“学习之道”以及说理手法表达自己的观点。(2课时)
3、教师、学生、家长就根据以下标准对本次辩论双方进行客观合理的表扬与指正。(1课时)
优秀
良好
待提高
观点的提出
紧扣材料,观点准确鲜明;能针对现实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揭示本质
观点准确,能针对现实有感而发
就事论事,针对性不强
说理的逻辑
符合说理的思维规律,思路清晰,说理有序
有条理阐述
条理不明,逻辑混乱
说理的方法
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说理透彻生动、有说服力
准确运用说理方法将观点阐述明白
简单罗列和堆砌材料,不能恰当使用说理方法
语言的运用
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
语言表述完整,准确表达观点
生搬硬套,缺少交际语境
4、作业:要求同学们课后就“网络学习”与“传统学习”的辩题写一篇字的议论文,要求思路清晰,结构完整,结合本单元的观点与论证手法进行完整写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