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作者 >> 周六上午省图见,清华教授廖名春为您讲荀子
为促进传统文化教育,5月11日,山东省图书馆尼山书院正式推出“荀子公开课”。荀子公开课的首场讲座,尼山书院有幸邀请到清华大学教授廖名春先生,为大家讲解《荀子其人其书》。讲座时间为5月11日上午9:30,地点是在山东省图书馆国学分馆(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大明湖路号)奎虚书藏明伦堂内,欢迎广大读者积极参加。
荀子,名况,战国后期人,时人尊称为荀卿,汉时称为孙卿。年五十,始游学于齐国,曾在齐国首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的稷下学宫任祭酒。因遭谗而适楚国,任兰陵(今山东兰陵县)令。以后失官家居,著书立说,死后葬于兰陵。著名学者韩非、李斯均是他的学生。
荀子是一位儒学大师,在吸收法家学说的同时发展了儒家思想。他尊王道,也称霸力;崇礼义,又讲法治;在“法先王”的同时,又主张“法后王”。孟子创“性善”论,强调养性;荀子主“性恶”论,强调后天的学习。这些都说明他与嫡传的儒学有所不同。他还提出了人定胜天,反对宿命论,万物都循着自然规律运行变化等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廖名春,年生,湖南武冈人。清华大学历史系、思想文化研究所、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韩国成均馆大学、台北东吴大学、高雄中山大学、台南成功大学客座教授,湖北大学楚天学者特聘教授。主要从事中国思想史、先秦典籍和出土简帛文献的研究和教学。著有《周易研究史》、《周易经传与易学史新论》、《周易经传与易学史续论》、《周易经传十五讲》、《帛书周易论集》等书。
据了解“尼山书院系列国学公开课”是由山东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光明日报国学版策划,山东省图书馆尼山书院具体承办,面向社会群众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公益性优秀传统文化普及课程。公开课自年开始,已成功举办孔子公开课、孟子公开课、阳明学公开课和朱子学公开课四个系列。
(《风华齐鲁》出品,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张九龙通讯员任蒙)
齐鲁壹点客户端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