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大秦国之李斯由老鼠带领的丞相之路

发布时间:2023/4/10 11:54:50   点击数:
成都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jiankang/131226/4317345.html

李斯也是秦国有名的丞相,秦国统一,李斯功不可没。可是,最后也是不得善终。他的故事,那得从老鼠开始说起。

李斯是楚国人,年轻的时候在楚国当一名小官。有一次,去上厕所的时候,发现厕所的老鼠,只会吃厕所的东西,看到人还四处逃窜。但是,李斯去到粮仓,发现这里的老鼠不怕人,而且还能吃粮仓的食物。他总结出一个道理:环境对人太重要了,如果生活在一个贫穷落后,看不到希望的国家,就会像厕所的老鼠一样。反之,到一个强大有希望的国家,就会像粮仓老鼠一样。

李斯决定离开故土,去秦国。到秦国之前,李斯现在的学识,还不足以在人才济济的秦国立足,要成为治国之才,要读一读“MBA”才行。于是来到了齐国的最高学府,做了荀子的学生。荀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可是李斯却是推崇法家思想,往后也成为法家学派的大家。

终于毕业了,来到了秦国,准备开干。这时候就遇上秦始皇老爸秦庄襄王驾崩,朝政由吕不韦掌权。李斯托关系找到吕不韦,还得吹嘘一下自己“一流大学”毕业,“名师学生”。后来,在相府谋得一份官职。

李斯终于迎来人生的第二个转折点,吕不韦也十分赏识李斯的才能,推荐他入宫做了郎官。这份工作,其实就是帮秦始皇看大门的,可是就有了接触秦始皇的机会。所以说,李斯的深谋远虑不比吕不韦差,他的目标一直是秦始皇。

李斯经常与秦始皇分析天下大势,让秦始皇要抓住机会,灭六国。秦始皇也赞同李斯的观点,于是提拔李斯为长史。而当时李斯的职责,就是负责制定一个完整的收买计划,拿着秦始皇给的钱,派间谍去收买六国的高层官员,减少未来秦灭六国的阻力。

在实行计划期间,李斯又升官为客卿。此时,有一位名为郑国的人,去帮助秦国修造水渠。这位郑国,其实就是韩国派来的间谍,以修水渠之名,挥霍秦国财力,拖延秦国灭韩。秦始皇知道后,大怒。要出“逐客令”,把在秦国的外国官员赶出去,而且永远不得入秦。

刚崭露头角的李斯,肯定不愿意。于是连夜奋笔疾书,写出了《谏逐客令》,流放百世。秦始皇一看,被书文说服了,不但废除《逐客令》,还释放了郑国,郑国感激不尽,留在秦国继续修渠,造福秦国。这就是“郑国渠”。

韩国“赔了夫人又折兵”,李斯却因祸得福,外国官员都以李斯马首为瞻,秦始皇更是将李斯升为廷尉一职,为三公九卿之一,负责管理司法,已然是“大佬级”人物。

自从吕不韦被流放后,这时的秦国的丞相叫作王绾。王绾主推分封制,而秦始皇与李斯,主张实行郡县制。周而亡,已有前车之鉴。李斯很明显就是能够为秦始皇说出实话之人,秦始皇与朝臣争吵的话,太没有风度了。

秦统一六国后,实行了郡县制,成为中国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以“秦律”治国。李斯成为廷尉后,更是完善了秦国的发度。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等都是有李斯的身影。此时的李斯已官拜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相传,传国玉玺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正是李斯的手笔。

公元前年,李斯的戏剧人生也才刚开始。这时候秦始皇第五次出巡却病倒了。李斯与赵高谋划沙丘之变。这让老许,百思不得其解:李斯已掌握朝政大权,他儿子李由也掌握军政大权。为什么还要“谋反”。

李斯推崇的法治,当时候也是严刑酷法,与“接班人”公子扶苏的政见大为不同,如果扶苏成了皇帝,李斯这个丞相还能当否?出于这个考虑,本是利益主义的李斯,想着扶持胡亥,自己还能继续当丞相,胡亥肯定不会忘记自己的。于是,李斯和赵高封锁了秦始皇驾崩的消息,假立遗诏,逼死公子扶苏,拥立胡亥为皇。

本能名垂青史,却晚节不保。现实是残酷的,胡亥继位后,秦国日渐衰落,“二世祖”只会吃喝玩乐,赵高本是胡亥的老师,于是狼狈为奸。李斯越发觉得不对劲,再这样下去国家完蛋了,那自己还做什么丞相。于是,李斯带领百官向胡亥施压,让他干点正事,不要荒废朝政。但是,此举却被赵高所利用,不但扣留朝臣的奏折,还让胡亥玩的兴奋的时候,再让群臣进去劝谏。胡亥当然不乐意,只会越来越讨厌李斯。

后来,赵高无中生有,诬陷李斯谋反。此时李斯之子,还在外镇压农民起义。李斯在狱中,屈打成招,最终当街斩首,灭三族。李斯的死无疑是压垮秦朝的最后一根稻草。如果李斯不死的话,秦朝中枢还能正常运转,不至于亡国。#大秦帝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zz/16829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