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情缘
文/张恩勇
人生就是这样的奇妙!原以为今生不可能见面的人和事,偏偏在适当的时候,屡屡相遇。
就说我与临沂的交往,就是很好的明证。最初的印象还深深地刻在中学时代,一部《高山下的花环》,感动了很多人,梁三喜,靳开来,梁大娘的形象,仿佛还在眼前。还有李存葆先生的报告文学,题目是《沂蒙九章》,反映了革命老区的生活情况,至今还记得,“大干部,小干部,一人一条尼龙裤,前面是日本,后面是尿素。”那个年代,老百姓种地,盛行买“日本尿素”施肥。用化肥袋子做条裤子的奢侈,也只有大小干部才能享受。那是一段想起来令人心酸的历史……这与“革命老区”“沂蒙山小调”“千秋五贤”“羲之故里”等概念联系起来,总觉得不相匹配。
沂蒙山依旧沉默寡言,沂河水还是静静流淌。四十年在日出日落,花开花谢之中度过,真是弹指一挥间。当年的中学生,现在也是满头白发,几十年来就有梦想,去临沂看看,轻轻地去看看苍山,欣赏山坡上的花草,瞻仰山顶上的青松,寻找山路上当年老区人民支援前线的足迹。
就像“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一样,我的梦终于来了。就是己亥岁末,一个月的时间里,就来临沂讲学四次,分别到三十四中,半程中学,九中,十中,十一中,国际学校等进行讲座,看到了革命老区发展很快,特别是领导老师和青少年的精神抖擞,斗志昂扬,我也受到很大鼓舞,精神了许多。至今想起了,还是一片海洋般的热情,表现出的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几千双求知若渴的眼睛,做为老师,还有比“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更幸福的吗?
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就不得不说,这是一方宝地。资料记载:“临沂因临沂河得名,古为琅琊、沂州,是东夷文化的核心发祥地。虞夏时禹划九州,沂蒙为徐州。西周并入青州,建城鄅都。春秋时筑启阳城。秦属琅琊郡。西汉设徐州刺史部,治郯县。东汉琅琊国迁都开阳。北周改置北徐州为沂州。隋置临沂县。清为沂州府。”从东夷文化开始,至今也该有一两万年的历史,这里蕴含着的博大精深,只有这沉默的沂蒙山知道,只有这方的母亲河-----沂水知道,这里的先民创造的文明,形成了特有的文化营养,流淌在后人的血液里,铸就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世界!
中华上下五千年,上古三代夏商周开始。然而,走进临沂,有一组数据,是不能不看的,现列举如下:
50万年以前,人类的祖先就栖息在临沂北部的鲁中山区中,创造出了远古文明。
20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遗存在境内有多处发现使用文字符号。旧石器晚期,远古先民逐日南下,定居沂沭河大平原。现沂河和沭河流域发现的近百处细石器文化遗存,是1-2万年前的人类所创造。
1万年前的细石器时代,远古先民在沂沭河流域建立了密集的聚落群,开始了最初的原始农业活动。沂沭河流域成为我国原始农业的发源地之一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绿色革命的摇篮之一。
年以前,这里的人类就开始掌握了酿酒技术,使用砭石治病。
人生百年已长,相对于千万年的历史,可谓是昙花一现!
就是这朵“昙花”,盛开在丰厚的历史文化的土壤之中!这是血战前行的历史,这是电光野火的历史,这是聪明智慧的历史,这个厚重的历史文化,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并发扬光大,才给后人带来了享受不尽的福祉。细细想来,人们每一个生存的小小常识,不知道要有多少万年的探索实践而来。因此,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天地的敬畏,和对先人的感恩!这个原始洪荒的时代,人类对大自然的认知和利用,经过了一个漫长的阶段。在于狼叉虎豹、毒蛇猛兽的殊死搏斗中,成为这方土地的主人,进而成为地球的主人,这是一大奇迹!这使地球焕然一新!只要是天马行空的向更远的历史想想,那种波澜壮阔,会让你兴奋得彻夜难眠。
地灵人杰,在临沂这块悠久的历史的天空,闪烁着几颗明星,永远放着耀眼的光芒!曾子、荀子、诸葛亮、王羲之、颜真卿、萧道成等历史名人,闪亮登场。作为万世师表孔子的学生,并且得到先生的褒扬,这自然是万古荣幸,“吾与点也”!夫子这句赞许的话,我想,曾参是永远不会忘记的。至于战国末期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荀子,一篇《劝学》,鼓励千秋万代的青少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我对诸葛亮的《诫子书》很感兴趣,大家熟知,不再赘述。这些都是临沂的骄傲!也是齐鲁的自豪!
是有意,还是巧合,我这几次去临沂讲学,就下榻在羲之宾馆。这是一次与“书圣”的对话。宾馆的后面就是“羲之故居”,“五贤祠庙”。书法艺术,作为传统文化经典,至东晋王家达到登峰造极!书圣的大旗一扛,我国的方块文字,在世界立于不败之地!
王羲之(—,一说—),字逸少,东晋时期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南渡后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北京大学教授李志敏评价:“王羲之的书法既表现以老庄哲学为基础的简淡玄远,又表现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基础的冲和。”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思想内容的深邃和书法艺术的极致融为一体,让人叹为观止!
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故居中,“鹅池”碑刻,一人一字,合二为一,难以辨别是父子两人所书。王羲之独爱鹅。他认为鹅的高贵和优雅,颇为绅士。鹅的超凡脱俗,正是自己的追求。入故居正门左转,一片墨色的水池,这就是传为佳话的“洗砚池”,从7岁就开始学书的王羲之,洗墨如此,足见功夫之深。蓝天白云之下,一片清澈的池塘,聆听大白鹅高亢的歌曲,举头南山盈目,此情此景,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墨儒道法,阴阳杂家,蕴含笔力之中,风雷雨电,日月星辰见于笔端。《兰亭序》脍炙人口,流芳百世!
羲之为人,为文,为书,孝冠古今,忠感天地。故居的青松翠竹,犹如书圣的笔画一样,优美致志,见证其人的浩然正气。不少参观者,屏息静气,慢步轻声,不敢打破故居的宁静,油然而生的景仰之情,融入了对其书法艺术的摩拜欣赏之中!心想,天下书家,谁还敢鲁班门前弄大斧!
这些天,我一直思考一个问题,这些思想家和艺术家的造诣,难道真的靠个人的努力吗?这难道与他们的出生地的灵山圣水没有关系吗?不然,这一代又一代的革命老区人民又如何创造出沂蒙精神?
又回到当年看《高山下的花环》《山间那十九座坟茔》的时代,又隐约传来悠扬的“沂蒙山小调”,这些时间和空间的绝妙,一定是冥冥之中的姻缘,不然,为什么会一趟又一趟地踏上这块宝地?为什么会在羲之故居旁边下榻?
新的一年,我还会再来临沂,欣赏满园的春色,聆听大鹅的歌唱,寻找英雄的足迹!
(年元月17日完稿于北京大学)
作者简介
张恩勇:
中国当代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教师书院专家、全国语文名师工作室创始人。
中国作文教学共同体秘书长、中国国学教育共同体副秘书长。
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北京昭熠语文教学专业研究院院长。
“全国语文名师高分语文、高效读写特训营”首席培训专家。
北京“千里眼双师课堂”首席培训专家。
★相关链接★1、似水流年,脚印一串串!---年张恩勇创作年表
2、似水流年,脚印一串串!---张恩勇创作年表
3、新书自序:年轮.脚印......
4、热烈祝贺张恩勇老师第二本散文集《就这么静静地倾听》问世!
联
系
我
们
北大校区: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资源楼
人大校区:北京市海淀区人大北路大行基业
---
李老师:(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jg/166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