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价格 >>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出自哪里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是一种名词。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出自《荀子·天论》
原文是: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
原文的翻译:
上天的运行有一定的规律,不会因为圣君尧就存在,也不会因为暴君桀就灭亡了。用正确的治理措施适应大自然的规律,事情就办得好;用错误的治理措施对待大自然的规律,事情就会办糟。加强农业生产而又节约开支,那么天不可能使人贫穷;生活资料充足而又能适应天时变化进行生产活动,那么天也不可能使人生病;遵循规律而又不出差错,那么天也不可能使人遭祸。
《荀子·天论》的简介
其主旨是揭示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有其客观规律,和人事没有什么关系。其主要思想是,社会是清明富足还是动荡飘摇,也全是人事的结果,和自然界(所谓的“天”)也没有什么关系。荀子的这种思想,有力地否定了当时的各种迷信,强调了人力的作用,放到战国时期看,具有很强的进步意义。
《荀子·天论》的内容简介
第一段:本篇论述天人之间的关系。在这段文字中荀子指出,自然的运行是有规律的,它无所偏袒。
第二段:国家的治乱与自然界没有关系,天地自有其规律。君子也象自然界一样,有一定的行为准则,并时刻遵循;小人只计功利,变化无常。
读三段:作为国君应该重礼尊贤,这样才可以做天下之王。放弃人的作用而时刻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jg/167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