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学贵有恒,恒心是学有所成的保证

发布时间:2023/3/28 13:00:09   点击数:
白癜风的症状 http://baidianfeng.39.net/a_xcyy/140321/4358301.html

与恒心比起来,为做某件事情而下决心简直是太容易了。下决心虽然也要经过一个甚至有些痛苦的决策过程,但再艰难也只在那一瞬间。而为一个决定所付出的行动却是一个持久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是一年、两年或者再长一些,甚至会是一辈子的事。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坚持理想、实现理想便是人一生的执着追求。理想对人的要求是苛刻的,对于有恒心的人来说,这种苛刻并不是阻碍,而对于意志薄弱的人来说,就算为理想坚持很短的时间也是天大的难事。

这也正是有些人虽然有理想,也懂得学习,却一事无成的原因。执着的人,是有恒心的人,是有非凡毅力的人,这种人无视一切困难和挫折,甘于从小事、平凡事做起,就算是再枯燥的事情,也能当成最有意义的事情去做。

积累小事,成就大事;积累小知识,成就大学识,成功的道理正在于此。清代诗人袁枚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心人必是全心投入事业或学业之人,有心人的所有行为只有一个指向,那就是自己的目标。

做一个有心人,就没有不成功的命运。法国作家拉罗什富科说过:“取得成就时坚持不懈,要比遭到失败时顽强不屈更重要”。这就说明了人无论在何时,哪怕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也要不懈地追求,一如既往地坚持,这其实是人性中最美的一种品质。

坚持是有恒心的表现,也是毅力的内在成分。对于每一个有志向的人来说,完成一项目标,特别是远大的目标,是无比浩大的,甚至是穷其一生的时光去追求的工程。

在追求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失败迷茫、烦琐、枯燥、艰苦或者困难,这个时候,恰是成功与否的关键阶段。如果你对成功势在必得,你就得学会怎样用毅力去克服枯燥,用坚制去对抗困难,用耐心去消灭烦恼,用信心去扫荡迷茫,用智慧去打败困难……你只有对一切不利的因素作了充分的准备,并努力地去实践,才有可能取得别人难以

取得的成功。古罗马诗人奥维德说:“忍耐和坚持虽是痛苦的事情,但能渐渐地为你带来好处。”忍耐和坚持过后,就是一片崭新的天地,就是精彩,就是辉煌。

人的本性都有软弱的一面,怕吃苦,怕受累,怕困难,贪恋享乐是人的本性,与自己的一切缺点作斗争,只有战胜了自己,才能战胜困难,这样的人才是最了不起的人。高斯是18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

高斯学习既刻苦又主动。白天在学校里,除了上课时专心听讲之外,他还利用课外的时间钻研数学,阅读了很多数学专著。

晚上为了节省灯油,父亲让小高斯天一黑就睡觉,但高斯太喜欢读书了,他把一个大萝卜挖去了心,塞进油脂,插上灯芯,做了一盏小灯,一个人躲在顶楼上,在微弱的灯光下,专心致志地看书,

上学期间,高斯还写了很多“数学日记”,记录了他解题时的新发现,有了这些坚实的基础,高斯在17岁时就发现了好几个定理,成了小数学家。

有人问高斯:“你为什么能在数学上有这么多发现?”他回答:“假如别人和我一样专心和持久地思考数学真理,他也会有同样的发现。”由此看来,“专心致志,持之以恒”是高斯成功的秘诀。

王国维说过: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银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有境界的人生是最有魄力的人生,追求人生的境界是奋斗者永恒的精神主题。唯有境界,才显卓越;唯有境界,才为不凡。

居里夫人的一生不知道经受过多少磨难和艰辛,可是她爱科学的心却无比坚定。正是有那份顽强的执着之心,才成就了伟大的事业。她说:“我们应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天赋是要用来做某种事情的。”

正如她所说的,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天赋,有天赋是好事,树立目标是大事,而自信心和恒心绝对可以帮你成事。前人的经验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相信真理,执着奋斗,总有一天你会成功的。

积累知识,为个人发展铺路我们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都来自于前人的积累。如果没有积累,人类不可能进步,今天的我们也不可能踩在巨人的肩膀上过着幸福的生活。

对于年轻人来说,积累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前提。重视积累,才会丰富自己,才能做到厚积薄发,游刃有余。“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只有做一个有心人,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浏览众多的书籍,才能自然而然地写得得心应手,写得妙笔生花。

正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积累,其实也是自然界的一种普遍现象,以小窥大,能见真理。战国时期,秦国宰相李斯曾说过:“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泰山之所以高大在于有积累的胸怀;大海之所以广阔,在于有收纳涓涓细流的耐心。所以说,积累是先导,知识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能达到厚积薄发的境界。就像朱熹所说的那句名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爱迪生从小学习就非常勤奋,特别注重积累,每天要读三本书,而且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一有什么新的灵感,就马上拿出本子记下来。这给他的实验帮了许多忙。

有一个关于积累的小故事:两个和尚同时住在山上的一所寺院里,一个住在前院,一个住在后院。每天他们两个都会到山下挑水,从不间断。

五年后的一天,前院的和尚发现后院的和尚没到山下挑水,他沉不住气了,以为出了什么事。等他赶到后院一看,发现后院的和尚正在那打太极拳。

听完前院的和尚的疑问,后院的和尚笑着说:我用五年的时间,已经为自己挖了一口井,每天挖一点,现在我不用下山打水了。后院的和尚用五年的时间挖了一口井,利用的不是整天整天的时间,而是茶余饭后的时间,一天天,一点点,这就是积累。

前院的和尚没有这方面的积累,每天还得往返于山上山下。周恩来小时候学习很努力,他的作文写得又快又好,每次写作文,总是在其他同学刚写了一半时,他就早早地交了卷,到阅览室看书去了。

在一次作文课上,他像往常一样,又早早交了卷子去看书了。同学们忍不住问老师这是什么原因,老师没有回答,从周恩来的书包里拿出一个本子交给同学们看。

大家翻开本子,都吃了一惊,本子里每一页都工工整整地写满了字,是他写的读书笔记和摘抄下来的好词句。

同学们看了都赞不绝口地说:“周恩来是个会学习的有心人,”这时,老师语重心长地说:“知识在于积累,周恩来做得很好,我希望你们像他那样,一点一滴地积累知识,将来成为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

由此可见,人生需要积累,知识需要积累,经验需要积累,生活需要积累,哪怕失败也需要积累,这些都是我们人生之中的宝贵财富。如果你累积得多,在未来你收获的也多;如果你累积得少,在未来你可能还是停滞不前,原地踏步。学会养成积累的好习惯,就会改变自己,从而获得不平凡的人生!

年轻人,事业或许才刚刚开始,人生漫漫,奋斗之路漫长而充满艰辛。可要明白,没有一件事情是可以一帆风顺地完成的。

所以,正像爱迪生说的那样:“无论什么时候,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我决不允许自己有一点点灰心丧气。”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也说:“一个人只要强烈地、坚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目的。”

有了这种信念的支撑,你就一定会强大,一定会傲视一切的不幸和挫折,一定会披荆斩棘,勇往直前。荀子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这句经过无数前辈用毕生经历检验过的人生真理,应成为有志者奋斗的座右铭。只有将恒心变成利刃,将知识进行积累并让它成为事业的基石,才能在基石上雕刻出最美好的人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jg/16815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