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打开经典荀子怎么读

发布时间:2020/2/22 1:02:36   点击数:

什么是《荀子》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最重要的著作。荀子,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汉时避汉宣帝刘询讳称为“孙卿”。《荀子》全书一共32篇,是他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文字,但其观点与荀子的一贯主张是一致的。

《荀子》智慧箴言

学不可以已。

释义

学习是不能够停止的,应该持之以恒。在这句话后,荀子就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的比喻,来说明学习的无止境。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释义

木材经过加工以后就能变直,刀剑在砺上磨过就会变得锋利,君子学习渊博的知识,并且能经常注意考察自己,那么他就会变得聪明,而行动上也不会犯错误。荀子用木与刀剑为例,来说明人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检验自己。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释义

不登上高山,就不知道天有多高;不亲临深涧,就不知道地有多厚。这与开头所说的“学不可以已”是一致的。学无止境,只有看到前人丰厚的知识成果,方才知道自己的浅薄与不足。因此要不断学习。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释义

君子定居时一定要谨慎地选择好地方,外出要和有学问有道德的人交往,以此防止受邪恶人的影响,而接近于正道。一定要注意外部环境对人的影响。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释义

没有刻苦钻研精神的人,在学习上就不会有显著的成绩;不能埋头苦干的人,在事业上就不能取得巨大的成就。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

释义

君子为学,听在耳里,记在心上,体现在仪表举止上,表现在一举一动间。即使是极细小的一言一行,都可以作为别人学习的榜样。

包头微学习郝秀娟、苏悦选编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你还可以查看以下文章:

这个男子天团,是怎么来的

《北上》:大河里的历史记忆

优秀







































元旦预防白癜风
治白癜风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jj/160995.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