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谢老师讲国学荀子和他的弟子们

发布时间:2020/10/27 8:25:01   点击数: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则寒于水。

这样富有文采和哲理的箴言来自《荀子》,任何时候读这句话,都是有益和深刻的。就让我们怀着“学不可以已”的心态,一起来走进荀子。

荀子其人

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是战国末年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

荀子所处的时代,正当楚、燕、韩、赵、魏、齐、秦七国争雄最激烈的时代,是我国封建社会逐步趋向深化进而进入高级阶段急遽变革的动荡时代。

齐威王、齐宣王当政时期,招贤纳士,学者云集,是齐国最繁荣的时期,儒、道、法、阴阳、五行等重要学术流派的著名学者都曾汇聚于此。他们在此讨论学术问题,或各自著书立说,或为齐王提供治国安邦的建议,其中有七十多人被尊为齐国的“上大夫”。齐王很赏识他们,为他们在人来人往的通衢大道旁建造住宅,高门大屋,以示对他们的尊崇和偏爱。以此招揽各诸侯国的宾客,宣扬齐国最能招纳天下的贤才。

十五岁时,荀子曾来到齐国来游说讲学。齐湣王末年,稷下学宫开始衰落。学者们纷纷离去,荀子也离开了。

到齐襄王时,稷下又再度兴盛,这时邹衍、邹奭、淳于髡、田骈等人都已去世,荀子返回稷下的时候,是年龄最长,资历最深的宗师。于是,荀子被尊为列大夫,先后三次担任稷下学宫的祭酒主持学宫的工作,成为了齐国最有名望的学者。

后来,齐国有人毁谤荀卿,荀卿就到了楚国,春申君让他担任兰陵令。春申君死后,荀卿被罢官,便在兰陵安了家。荀子也曾经向秦昭王和赵孝成王推荐他的政治主张,但都没有被采纳。以后一直著书立说,教学授徒,直至去世。

荀子学说

从荀子的经历看,仕途上并不得志。担任过稷下学宫的祭酒只享受待遇,并没有政治权利。除此之外就是担任兰陵令了,施展执政的空间不大。和孔子一样,他成就最大的还是著书授徒。荀子继承的是儒家思想,他推崇孔孟“仁义之政”的学说理念,尤其注重孔子的内圣外王之说。同时,荀子又力辩百家,总结归纳了其他大家显学的优劣不同。

采众家之所长形成了荀子特色的儒家学派,在道德思想方面提出了“化性起伪”,在政治思想方面提出了“礼仪之治”,在哲学思想方面提出了“明于天人之分”。

荀子的道德思想主张就是他最著名的“性恶论”,荀子认为人的自然本性就是“饥欲饱,寒欲暖,劳欲休”,饥饿的时候想要食饱,寒冷的时候想要穿暖,辛劳的时候想要休息。这种人性的本能欲望是与礼仪道德相违背的。所以人性本恶,必须通过教育“化性起伪”,使人克服本能的欲望遵守道德礼仪。与孟子的“性善论”相比,荀子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荀子的政治主张是“隆礼重法”,礼法并重,荀子认为人的本性就是对利欲的追求,礼仪之治则能限制人们对利欲不可遏制的追求,使人明理节欲。为了保证礼制能够平稳的实行,就要保证推行过程中有一种强制力量,这种力量就是法。正是吸收了荀子的这种思想,他的弟子韩非子、李斯成了法家的代表人物。

荀子的自然哲学思想反对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荀子提出“明于天人之分”“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认为天是客观存在的自然之道,它没有善恶,没有理性。天地万物是自身演化而来,并没有主宰主神。荀子主张天有其自然运行的规律,天是天,人是人,天不能对人干预。我们无须畏惧于天,而应该理解利用天的自然规律为我们所使用。从这点来看,荀子人定胜天的思想到现在仍有进步意义。

荀子弟子

除了著书,荀子最有成就的还是授徒,他的弟子都是名副其实的牛人。秦始皇焚书事件,导致中国大量的典籍失传,西汉开禁后,很多学术的开端,只能依靠老儒生的回忆,默写经典,为了将儒家经典传承下去,找出有名的儒者传授五经。而代传授五经的儒者多数自认出自荀子门下。如解释《诗经》的三家,《鲁诗》传自浮丘伯,《韩诗》传自韩婴,《毛诗》传自毛亨。《礼》传自后苍,《春秋左氏传》传自张苍,《春秋谷梁传》传自申公。这些儒者的师承,都可以上溯自荀子或荀子的弟子。

可见,荀子授徒对文化的延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荀子,恐怕儒家文脉在奉始皇焚书坑儒后将一断了之。

荀子最有名的三个弟子,可是一个比一个厉害,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其中一个叫张苍,因为帮助刘邦清除燕王臧荼叛乱有功,被晋封为北平侯,汉文帝时期灌婴去世后接任丞相一职。这个人在秦汉时期活到了岁,80岁开始做宰相,还做了十五年,熬死了秦始皇、汉高祖、汉文帝等一大批帝国君王,更难得的是在学术上成就非凡。张苍是古文经学研究的代表人物,他是《春秋左氏传》的大家,《春秋》古文学派的后世弟子,大多出自张苍及其弟子贾谊门下。

张苍是《九章算术》最重要的编撰修订人,《九章算术》中引入的个数学概念,让我们今天的人为之惊叹:平面几何面积计算、最大公约数、衰分术、开平方开立方、反比例、方程、盈亏平衡问题、勾股定律、正负数等等。这些概念,比西方早了三百至两千年。

张苍还是西汉音律和历法的奠基人。汉朝皇帝和大臣大多穿黑色服装,根据就是张苍的五德终始推演,认定汉朝五德属水,尚黑。张苍还重新整理修订流传了千年的《颛顼历》,编订了音律。

张苍的学术,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贯通人文和艺术,跨度之大,成就之高,令人瞠目结舌,让人敬仰膜拜。

一个叫韩非子,同样是“先秦七子”之一,后来成为法家学说的创始人,他创立的法家学说,为中国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韩非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集于一身,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还将老子的辩证法、朴素唯物主义与法融为一体。《韩非子》为韩非所著,共五十五篇,十万余字,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呈现出韩非极为重视唯物主义与效益主义思想,积极倡导君主专制主义理论,其目的是为专制君主提供富国强兵的思想。

秦王政读到了韩非子的书,读得爱不释手,废寝忘食,一口气读完才拍着桌子连连叫好。秦王感慨地说:“我要是能见到这些文章的作者,跟他交流攀谈,那就是死了也心甘情愿了!”李斯告知这是他同学,是韩国的公子。秦王为了得到韩非出兵攻打韩国。韩非入秦后陈书秦王弱秦保韩之策,终不能为秦王所用。韩非子因弹劾上卿姚贾,而招致姚贾报复,入狱后被嫉妒他的同学李斯毒死。韩非子人虽然死了,但是其法家思想却被秦王嬴政所重用,秦王奉《韩非子》为秦国治国经要,帮助秦国富国强兵,最终统一六国。

另外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李斯,秦始皇大一统的政策,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废分封,实行郡县制、修驰道、销毁民间的兵器、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等百家语,禁止私学等都是李斯制定的政策。李斯政治主张的实施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从荀子的弟子来看,荀子的学问除了儒家以外,吸收了众家之所长为己用,政治、经济、科学、人文无所不包,是真正实用济世的学问。没有荀子,秦汉之间历史将改写,后世的政治体制也不知将往何处去。

荀子地位

荀子的学说和别人不同,尤其又出了两个法家的弟子,后世对荀子评价一直不太公正。即使在儒家门墙内,他提出的“性恶论”和孟子的“性善论”完全对立,这就有站队问题了。

由于汉初五经博士大多出自荀子门下,所以荀子这个时候地位在孟子之上。汉代的儒者董仲舒、扬雄、王充等至少没有偏颇,认为人性有善有恶。

由汉至唐,五经作注的人很多,《孟子》和《荀子》半斤八两,而《孟子》只有赵岐一人作注,《荀子》也只有杨倞一人作注。唐代的韩愈赞扬孟子,稍微贬抑荀子。

到了宋代,苏轼把李斯焚书坑儒的事归结到荀子的“性恶论”,二程认为荀子“只一句性恶,大本已失”。从宋代到明代,学者们认为孟子是孔子嫡传,荀子只能算是杂学。

到了民国,学者用荀子主张的正名,和关于心与天的解释和西方哲学相比较,荀子学说的价值才慢慢上来。

我觉得,我们一直不重视荀子,还是因为不了解。当然,我们也未必了解孔孟,不过是别人说得多了,好像我们就了解一样。我的朋友说不谈政治,但政治是无处不在的。在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之际,中国人需要根据自己的思想,贯通国家、社会组织和个人的观念,配合中国的人文精神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而荀子是最重视人文精神的,我们当然要学习别人的理念,但首先要有自己文化的根。自己都站不住,盲目跟风,最后只能是邯郸学步。

纵是无情也动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jj/162133.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