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简介 >> 九周年丨蔡莹乘风破浪,信念为锚
"多想要乘风破浪,这是心里最诚实的欲望。不甘失败,不愿碌碌无为,多期待可以认真的亮相。"
——蔡莹
时间只不过是考验
日复一日,闹铃带来新的一天,踏上熟悉的“打工路”,挤进拥挤的人潮。
我是一名TW,相对于技术文档工程师我更愿意这样介绍自己的职业,这个称呼听起来比较国(gao)际(da)化(shang)。00年,入行正好3年。当初选择技术文档工程师这个岗位,是主管看到我实习期表现出良好的文档整理和纠错能力后的善意安排,也是我内心对写作的热爱。今天回顾这一段历程,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成就,但于个人,相对于彼时的小白,现在的我在技术能力或是思维心态上终是有所成长。我也非常感谢这份工作给了我一个平台,让我的文字可以被需要、被阅读从而有了用户价值。“打工”的路要爬过一段上坡,而我的交通工具是一辆娇小的单车。第一年骑车的时候,我拼尽全力也无法征服这段坡路;现在驾轻就熟,气不喘心不跳,轻轻松松的超越一路堵得横七竖八的小汽车。原来,时间可以让肌肉形成记忆。即使是那些不需技能的事情,做的久了,熟练也算是一种能力吧。记得刚入职宇视时,导师让我整理平台产品族谱。我用了一周的时间从产品彩页摘抄出一张汇总表格,导师却一眼就发现错误。当我死记硬背什么//、什么-E/-F/-S时,导师竟然可以如数家珍并对各个产品了如指掌。我投去了崇拜的目光并诚恳请教,导师只说“等你工作和我一样长的时间你也可以”。现在,我可以对维护产品熟记于心,也可以亲手编写资料将新产品宣告于世。时间是一位耐心的老师,只要不轻易放弃,它会看着你渐渐成长。每天进步1%,一年就能收获1.01^=37.8。学海无涯
无论是公司还是国内,TW都是一个特殊的小众岗位。作为TW,往往是一个人对接一个产品部门。大多数时间,我们没有并肩作战的伙伴。缺少同行之间的交流,资料本身的技能提升常依赖于自我摸索。幸得在翘首以盼中,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资料团队,搭建起了日趋成熟的资料体系。然而这一年在机缘巧合下,我成为了小组内工号最靠前的。当新员工叫我导师的时候,我是茫然的,明明我也是来学师的。工作做不出成绩,很多计划不知道如何实施,我常常陷入自我怀疑和知识焦虑。和某同事聊天,她说我不过是眼界太低、人生浅薄。于是想起,荀子在《劝学》中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我为什么只想着等别人来指导我,而不自己主动去学习提升呢。图:UNV雪人信息时代,万物皆可学书城和网络学习平台是便捷的资源库。在图书馆可以宁心而坐,在读书APP可以分享评论,有问题上知乎,看教学去B站,看到好的UP主马上三连追更。刚工作时,我收到把Word誊抄为PPT的任务,加班加点完成后却得到评价:PPT写的还不如原来的Word美观。当时我连对齐文本框都是手动拖拽的,没效率且不精准。现在,PPT已成为我工作的一部分,我开始享受写PPT,公司没网下载模板时就自己排版,虽然不算专业,至少不会辣眼睛。学习工具起源是抖音,学着学着就上瘾了,学习的范围也逐渐扩大。我开始在组内开展小课堂,一开始有同事觉得没用,反正遇到问题时可以上网查询,但当他遇到问题半天也没解决时,我的小技巧分分钟搞定,他终于感叹内化的知识才是自己随时可用的。后来我卸载了抖音,加入了更为系统化的知识星球。网络学习有一个好处:一旦你开始搜索一类学习资源,系统会自动推荐同类或引申的内容。在茫茫的知识海洋中,有时候会收获意外的惊喜,比如今年我重点投入的模块化写作研究,点子来源于某篇